目前临床中有多种可供选择的降压药物,欧美临床指南都一致认为在一线降压药物中(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欧洲指南还包括β受体阻滞剂),任意一种都可作为降压药物治疗的首选。而这几种一线治疗药物中究竟孰优孰劣却一直没有定论。近日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一项大型研究对比发现,噻嗪类利尿剂在预防心梗、心衰和卒中等方面优于ACEI类药物。
研究者们分析了从1996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近490万高血压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抗高血压单药治疗,平均随访2年,其中25%的患者随访超过5年。研究记录了包括3个主要终点: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治疗的心衰(HF)和中风、6种心血管疾病(CVD)结局(心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和46个安全性终点在内的55个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为:ACEI 48%,其次是噻嗪类利尿剂17%,二氢吡啶CCB 16%、ARB 15%和非二氢吡啶CCB 3%。
随访结果显示,不同类别的药物在血压控制方面的疗效大致相当。然而,在3个主要终点方面,噻嗪类利尿剂显示出比ACEI更好的有效性,发生率总体降低约15%,其中AMI风险降低16%(HR=0.84,95%CI:0.75~0.95),住院治疗的HF风险降低17%(HR=0.83,95%CI:0.74~0.95),卒中风险降低17%(HR=0.83,95%CI:0.74~0.95)。
研究者George Hripcsak博士表示:“用噻嗪类药物代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治疗的初始方案有可能避免许多主要心血管事件,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噻嗪类利尿剂比ACEI更有效和更安全的发现是一个全新的结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相关专家也指出:“许多临床医生低估了利尿剂的重要性,在这项研究中,只有17%的患者在高血压的初期治疗中使用了利尿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利尿剂增加患者排尿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