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帮助预测肿瘤患病风险

2019-01-04 22:32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疾病和肿瘤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同时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些相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例如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就是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作用的结果,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那么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肿瘤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呢?近日的一项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研究纳入了488例患者(平均年龄53岁),他们在2006年至2014年间在梅奥诊所接受了微血管内皮功能测试,以评估胸痛和/或心血管风险。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定义为RH-PAT(reactive hyperemia peripheral arterial tonometry)指数≤2.0,其中221例患者(45%)存在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长达12年(中位数为6年)的随访期间,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中9.5%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而无内皮功能障碍患者中3.7%被诊断为恶性肿瘤(P=0.009),前者是后者的2.5倍(HR=2.52,95%CI:1.17~5.45;P<0.019);最常见的肿瘤类型是皮肤癌(n=15)、乳腺癌(n=6)和肺癌(n=5)。

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者Amir Lerman博士表示:“这种异常的血管反应活性不仅应该提醒临床医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应该提醒他们恶性肿瘤的风险,”“这种风险预测似乎比疾病发展提前近5年多。”可以认为内皮功能障碍是全身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一种信号,是血管和身体整体健康状况不佳的一个信号,患者需要从饮食、锻炼、吸烟、压力等方面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Lerman博士也指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针对内皮功能障碍进行的治疗是否可以降低发生癌症的风险;这项研究的结果只是初步的,而且这些发现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猜你喜欢
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