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琼,赵 锐,王爱萍,陈育林
(1.岷县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站,甘肃定西 748400;2.岷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甘肃定西 748400;3.岷县园艺指导站,甘肃定西 748400)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的美誉。该地属于高原性大陆气候,由于当地生态气候特殊,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种植以当归、黄芪、党参为主的各类中药材,其中以岷归最为著名,因此岷县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
首先,岷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种植面积逐步增大,2018年全县共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36.39万亩,其中当归17.05万亩、黄(红)芪10.68万亩、党参8.15万亩、其它0.51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1.98万亩,合作社建设集中连片中药材标准化基地96个7.76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4个0.12万亩。其次,随着三农问题的推进,关于中药材农业补贴越来越多,机械化程度同比上升。自2014-2017年县农机局在十里、清水、茶埠、梅川、西江、禾驮等乡镇每年引进不同类型的挖叉式、振动筛式的挖药机开展试验示范。截止目前,根据农机局系统初步统计,全县已拥有各种类型型号的中药材采挖机206台,机械化作业幅宽有60、70、80、120、160cm等类型,机械化作业深度可以根据药材种植深度灵活调制到40-70cm左右,机械化作业面积累计达到13.1万亩[1]。
岷县的中药材虽然负有盛名,但县内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尚达不到机械化普及的标准,中药材的生长非常依赖自然环境,与全县种植物相比,中药材的总面积比重仍然不高,且大多以农户零散种植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若想推广机械化技术必须在“中药材加工企业+农户+中药材生产基地”的模式下进行,换言之,目前中药材种植的零散化不利于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种植,间接影响中药材机械的充分利用。
由于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很多中草药的种植不符合农机作业的要求,中药材种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培养技术、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的差异,有时虽具有设备但实际发挥的效益低,且岷县尚未建立良好的农机、农艺联合研发机制,农民的种植技艺多半依赖自身种植经验,因此机械化设备的适应性不高,难以形成种植、植保、加工、采挖一体化的机械化模式。
岷县境内大型拖拉机较多,近几年受国家政策扶持,县内购进了一批专用于中药材采挖的机器,这些设备的作用不言而喻,不过从整体上看,机械装备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一方面,县内大多动力机械都集中在在18.4-33.1kW;另一方面,现有的中药材采挖机有接近七成需要与44.1kW以上的拖拉机配套使用。由此可知,农户所存有的动力机械设备无法与采挖机配套使用,因此存在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2]。
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要符合岷县中药材的生产种植,也要与国家政策相映照。
4.1.1 加大中药材生产和初加工机具的研发力度
领导人要具有长远发展意识,将中药材品种的生产和初加工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技术研发的主攻点,鼓励当地有能力的企业自主构建器具研发平台,使之形成规模带动初加工机具的研发,集合大众力量形成中药材机械研发联合体,针对当地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的发展模式研发具有岷县特色的机具,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主动向上申请研发资金,申报研究课题,以国内外市场为标准,引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知识,加快研制新型实用的中药材机械。
4.1.2 开展技术模式研究
岷县需要对中药材种植集中化处理,通过流转土地、“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全程机械化示范点,依托机械技术为媒介,针对薄弱环节展开优化设计,给予充分的机具帮助。总结以往中药材生产时机械化技术模式、装备配套模式的经验,将同种药材经验按区域复制,以当归、黄芪、党参为主,推广先进方案,以点到面扩大机械化的应用范围。
培养高质量中药材需要多部门配合,毕竟农机农艺问题关系到生产机械化程度,需要发挥多方力量才能真正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首先,从中药材种植角度看,应针对不同地形、不同品种、不同种植规模,必须使机械设备与不同种植区及这些种植区的境况相契合,例如当归覆膜移栽一体机、多功能黄芪种植机起垄栽苗机、党参种植培土机等。农机企业和农机科研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开发设备。除此之外,岷县在经济作物管理时最好按照机械设备的情况规范种植模式,比如对当归、黄芪、党参的种植统一株距、行距,某个种植区内统一种植一个当归、黄芪或党参品种,当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种植模式推广出来,为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其次,从中药材植保角度看,推广机械化刻不容缓。现代病害源复杂多变,很多地区的中药材深受其害,一方面由于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加剧了土壤酸化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不正常使用使中药材的种植土壤中有益菌群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面对病害必须以预防为主,在岷县的中药材植保中可推广引用新式除病害设备,如手推式喷雾器、无人植保机等,其中无人植保机的施药效果最佳,120亩当归育苗基地用无人机喷洒用时2.5h,每分钟可喷洒0.8-1.5亩,一天按照6-8h计算,一架无人植保机可喷洒300-500亩,相当于30-100个人的工效,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再次,从中药材加工的角度看,要建立清洗、压制、切片、烘干一体化机械操作机制,鼓励地方中药材公司引进机械化加工设备,如揉搓机、筛选机、清洗机、压片机、切片机等,以机械代替传统人工,据统计发现,机械化生产加工每天每台切片机可切片500-600kg,这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除了必要的技术手段,还应提高岷县中药材农机化公共服务组织的能力,加强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首先,扶持当地种植大户和农机大户,依托共有技术形成农机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单位展开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大户的牵引作用。其次,加强中药材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为农户的机械化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维修空间,强化对农机装备质量的监测。
综上,我们对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有了简单认识,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全面提高机械化程度,以先进、智能的设备代替传统人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模式,强化技术研究,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推动岷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为全面脱贫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