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新伟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点应在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突出评价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综合素质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分数式量化评价,而是促进学生研究,展现儿童想法,体现儿童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质性评价。
关键词:质性评价;激励性;过程性;多元性
《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一书首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这是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培养新世纪学生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素养的需要。纲要中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进行了重点描述:“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点应在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标准应是‘自我参照标准,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突出评价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段话凸显了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它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综合素质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分数式量化评价,而是促进学生研究,展现儿童想法,体现儿童发展的综合性、整体性的质性评价。
在学生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评价因其独有的促进作用而被广泛运用——或是引导学生明确研究主题,或是点拨学生明确研究方向,或是引领学生深入主题研究,或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随着课改的深入,新纲要的实施,表现性评价往往成为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评价方式。
一、促进学生转变——激励性评价
【案例1】我和“龙”的故事
被同学们戏称为“虫”的“龙同学”,白白胖胖,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可是他却时常做些恶作剧,而且还很邋遢,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学科学习上更是让老师头疼,时常因为懒惰而不完成作业,课堂有时都能成为他做美梦的场所。就是这样一位边缘学生,因为一次契机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开展“科技种植”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第一次开题分组时,他没有把自己推销出去。看着他脸上略显落寞的样子,我知道他内心受到了一些触动。在我的干预下,终于有一小组愿意接受他成为小组一分子。可是在小组中,他如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又如何让小组成员能够真心诚意地接受他呢?在我的鼓励帮助下,利用他出身农村,还有一定的种植经验的优势,在实验种植环节展现了他的价值。“龙同学”主动承担了小组内的种植研究任务,并悉心呵护,还积极参与同学的观察记录。我适时激励他,他干劲更足,在小组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再趁热打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小组成员认识到“龙同学”所做的贡献。研究结束,小组同学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以下我摘录了部分小组成员对“龙同学”的评价。
郑×:其实在教室里大部分同学都不喜欢“龙同学”,他爱惹事,又不爱干净。可是经过一起研究,我们发现他其实还是有闪光点的,他种植知识特别丰富,在小组研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许×:“龙同学”是一个连作业都不愿意完成的人,可没想到在研究中,他每天能够精心呵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匡××:我只能说之前小看了“龙同学”,小组观察中,他认真记录点滴变化,使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案例中的“龙同学”按照传统评价观来看,不是“优秀学生”,然而用“多元智能”的评价眼光发现“龙同学”的特长,用“发展性”的评价语言挖掘出他的潜能,使“龙同学”也能体验成功,建立起学习信心。多元智能的学习评价观有助于教师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学生进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激励性的话语,不仅达到了沟通师生情感的目的,而且这种情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在需要教师激励性评价时,及时恰当地进行鼓励,使学生能追求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龙同学”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寻找特长,并使之放大,在小组中发挥出来。这就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评价更起到了激发和放大育人价值的作用。同时通过活动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再通过组内互评,得到大家的认可,促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同学的悦纳。
二、促进研究成效一过程性评价
【案例2】以“科技种植”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已经结束。这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特色的有机整合。学生在参与科技种植技术研究、科技种植实验等活动中懂得了用观察比较、实验分析、采访调
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实践研究。学生研究的就是学校生活中可观、可感、可用的事物,研究热情极其高涨,这都是源于研究主题的选择贴近他们的生活。
本次以“科技种植”为主题的考察探究式的实践活动开展较为成功,这首先源于学生的兴趣,一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有趣的研究会激起学生实践探究的愿望,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成员的协作和小组之间的互相影响,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协同发展。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通过研究活动评价表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跟踪评价,以作为对学生的研究量化记录的依据,同时又能及时反馈,使学生能有机调整研究过程,便于整个研究有序、有向、有效开展。具体如下表所示。
自我评价完善学习习惯,促进研究过程。学生的自我评价包括“参与程度”“合作品质”“研究过程”“成果展示”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各有三条细则要求。学生根据细则要求进行自评,全面反思自己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从而逐步完善自身学习习惯。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过程、探究过程、交流合作的过程等都纳入评价的视野,形成评价体系。而这份研究评价表,就体现了关注过程、兼顾结果的评价理念。
更重要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求把课程、教学、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除了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更要开展组内评价,通过开展交流、鉴赏、反思等活动,把评价作为提升小组研究能力、凝聚团队精神的有力措施。
三、促进活动深入——多元性评价
【案例3】要对自主研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效果做出价值判断,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指明改进的方向。并根据以上认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实验探索。
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而且更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角度多元化,可以有自评、组评、伙伴评、教师评,乃至家长评、专家评。在开展“科技种植”主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采访了校负责人龚老师、省劳模周老师,两位专家都及时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孩子們研究的积极性。在家庭中开展科技种植实验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家长资源,请家长也来参与评价。这既能了解学生在家的研究状态,也能通过评价使研究向更深处漫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形式都具有多元的特性,而活动评价渗透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以它的评价方式也具有灵活性、多元性。在实地考察、访问、实验等活动展开过程中,评价也伴随着这些方式出现,再通过交流、书面等方式展现出来。评价的多元性,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随时学会随时反思自我,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的多元性,是在肯定学生多元价值取向的同时,还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这是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评价的探索”。
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研究是调整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策略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讨论来看,树立评价理念、确立评价目标、了解评价内容、掌握评价方法、解决评价问题,对克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对促进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在不断前行、不断壮大,因此对它的评价研究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逐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