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恋
摘 要:注意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学习能力,一直以来被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所关注。从小学生注意力训练及培养的实践研究前期准备、具体实施以及实践成果与不足之处三部分内容进行阐述和总结,以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注意力;训练及培养
注意是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把注意形象地比喻为我们心灵“唯一的天窗”,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从事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师都了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普遍存在:做作业不专心、效率低、无法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考试粗心大意,课堂做小动作、说话、开小差,行为丢三落四、犯错等。然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各科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倾听的习惯则是学习习惯的首要条件。学生注意力程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生注意力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见,良好的注意力是优异学业成绩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保障和前提。
从国内近年的研究来看,专家学者对注意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心理学、特殊教育领域,对小学阶段正常学龄儿童的注意力提升训练及培养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现状和语文教学实际,提出适合小学生注意力品质提升的训练和培养方法,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前期准备
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目前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小学生注意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选取了来自惠州市某小学中、低年段,即年龄6~11岁的小学生作为被试者,每个年段抽取两个语文成绩相近的班级,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班采用注意力训练的方案设计嵌入教学,控制班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依据北京师范大学殷恒婵老师编制的《青少年注意力测验》这一具有良好效度的测量工具对被试者的注意力水平进行前后测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
经过前期的调研,在对小学生注意力现状有了了解和认识之后,笔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设计了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注意力训练课程,开展实践和研究。
二、小学生注意力训练及培养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创新和构建培养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模式
小学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广泛存在“不专心”“坐不住”“上课走神”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很难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解决,学生的“老毛病”总是“戒不掉”。笔者在仔细观察和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后,发现要捕捉到学生的注意力是有“诀窍”的,并非“无计可施”。一堂课是否有巧妙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正是决定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的关键因素。“铃声一响,教师开讲”“从头到尾一张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唯有巧妙的课堂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才能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持续更长时间。
1.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重视课前准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在人的意识里事先没有跟教材挂起来的思想,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还比较弱,一上课往往注意力还停留在课间或者上节课的内容上,未能够及时做好准备。这时,教师不妨带学生做个“收心”小练习。笔者利用国际注意力训练中公认的操作简单的“舒尔特方格”训练法,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时间内完成一首古诗词的复习和巩固,越快速完成的学生说明注意力集中程度越高。舒尔特方格可以通过短时间内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分配、控制,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的稳定性、辨别力和定向搜索能力。这种游戏式的训练颇受学生喜爱,以此类推,还可以衍生出成语、词语、汉字舒尔特方格等等训练。(如下图所示)
(2)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当老师或者同学在发言时,学生应仔细听,认真思考、理解问题,做出判断。一边倾听还可以一边做笔记,对重要的内容进行“圈点勾画”,做好标注。倾听完毕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使倾听更有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通过“听口令”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插入一些注意力小练习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如“词语找不同”“听写词语”“你听到了吗”等等。学生只有懂得如何倾听,才能真正高效地学习。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注意力
(1)激趣导入
善用导入环节,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有利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开课就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导入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故事、图画、小游戏、设置悬念等等。笔者在教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时,导入环节采用了猜字谜:一位小姑娘,身穿绿衣裳。划船不用桨,坐在水中央。生动的图画和有趣的字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由此顺势牵引出本节课的“主角”——荷叶。
(2)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识,教师常用一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生动的情境创设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视频、图片、文字融为一体呈现,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仿佛身临其境,乐于倾听,更快地进入文本的世界,更准确地感受文本内容。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一课时,通过播放作者个人简介影像资料,创设直面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及作品的环境,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杏林子身残志坚、坚持写作的意志力和精神。学生无不为之触动,将课堂的教学气氛推至了最高潮。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
(3)游戏式教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步衰减。前半课时完成了教学的重难点之后,接下来不妨用游戏式训练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古对今》一课,在认识了生字和课文的基础上,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配以轻快活泼的伴奏展开背诵课文的竞赛。此外,还可以结合注意力训练中的“我说你做”“火眼金睛”“神耳训练”视听记忆训练,对所学内容巩固深化。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将注意力分散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获得最佳的效果。
3.利用教师的语言艺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学科。抑扬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富有感染力的言语将学生“无意注意”凝聚起来,营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情感得到熏陶,产生“共鸣”。此外,教师课堂的激励、评价的语言艺术也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以及表现给予及时、具体、客观的评价,能让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正确地认识和改进自我。
(二)初步设计和实践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校本课程
心理学研究表示,一个人的注意力主要体现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四个方面。在设计《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手册》校本课程内容时,笔者紧紧围绕中低年段学生的语文课程,以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四个基本品质为方向,使训练内容根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时因注意力缺失所造成的问题,并以习得技能与常规学习相辅相成,以期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手册》主要选择文字、数字、图片、声音材料形式的训练题,包含了视觉注意、听觉注意、感统行为训练等内容。分为五大主题板块,即说一说,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让学生做到“五动”:动口、动耳、动眼、动手、动脑,与语文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行为训练相对应。每一个内容的活动形式不少于两种。为了让学生更熟练掌握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技巧,课程设置上每周安排一节基础注意力训练课和一节注意力兴趣训练课来进行训练。此外,基于以课堂作为训练的主要阵地,训练课程的设计应与日常学习的知识紧密结合,力求做到切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在难易程度、训练形式上充分呈现出递进性,保证训练课程的可操作性。部分课程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小学生注意力训练及培养研究的实践成果与不足之处
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小学生注意力训练和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后,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注意力的训练提高了课堂效率
据科任教师综合评价反馈,通过日常课堂教学以及注意力训练校本课程的训练,被试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积极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敏捷性日渐增长。相比之前,课堂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注意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实施训练方案后,对被试学生进行追踪发现,学生整体的班风、学风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通过训练,低年級学生的作业、听课质量稳步提升,视觉、听觉、行为协调能力有所进步。而中年级学生的书写慢、阅读效率低、丢字、漏字等不良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注意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业成绩得到进一步提升
研究中将注意力训练方法融入日常学生的识字、听写词语当中,使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检测正确率大大提高,学业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四)注意力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落地的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训练涵盖了视觉、听觉、感统方面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感官及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更好地发展。
由于笔者个人经验和学识的局限,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过程处理难免存在不妥之处;其次,因为条件限制,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为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检验和改进。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如果今后条件允许,希望能对小学生注意力问题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殷恒婵.青少年注意力测验与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51-53.
[2]陈蔓莉.六年级小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程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3]司琪.小学生注意力品质现状调查与提升练习[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