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经验

2019-01-03 02:00徐晓丽
科技风 2019年35期
关键词:新中国高校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鲜亮底色。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指导思想,但并不排斥多元信仰;二是在理论创新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是在实践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在教育中呈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创新成果,又注重创新信仰教育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

新中國成立7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及时总结既是在回望过去,也是在观照未来,因为经验是前进路上的对标。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强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竭精神源泉。新中国七十年的奋斗历程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方位融合的过程。

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也是对“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20世纪末,苏联和东欧由于“信仰塌方”导致了亡党亡国的悲剧。当时,有着两千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由于相当一部分党员丧失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西方和平演变的攻势下,不战而亡。面对前车之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是坚守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决不“改旗易帜”,才让中国社会主义大船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际始终平稳运行、乘风破浪直至独占鳌头。

高校是信仰之争的主要阵地。高校的信仰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占领,就会被别的信仰占领。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信仰状况关乎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多元信仰中的主导地位。这是新中国70年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首要经验。

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首先要对“主导”的内涵有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的彰显,意味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一段时间以来,在思想领域中关于指导思想问题存在着混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肆宣扬“多元论”,妄图通过搞多元指导思想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种言论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否定。

当然,我们坚持一元指导思想但并不排斥多元信仰。特别是在当下中国,信仰多元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和各种民间信仰并存,各种信仰形式之间界限分明,各自获得了特有的生存空间,使得当代中国的信仰生态欣欣向荣。在这一事实面前,试图达成大一统的一元信仰的目标是不现实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合理化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引导而非强制大学生倾向并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大学生自主信仰构建过程中的自觉选择,在此基础上力图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信仰,实现主导信仰与主流信仰重合。

基于对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的深刻总结,从底线思维出发,我们需要把握的一点是:信仰可以多元,但指导思想必须一元;大学生信仰有自由,但教育者也决不能放弃主导权。

二、在理论创新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信仰对象,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创新型政党,始终致力于基于时代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新中国70年间产生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先后回答了如何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如何建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完成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性抉择。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2]我们党在不同时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概括起来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形式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始终将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在第一时间输送到教材、课堂和学生头脑之中,及时完成对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效性。

三、在实践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恰恰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运用的产物,反过来也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通过生动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果,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帮助大学生体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实践创新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第一层涵义是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主渠道中全面、深刻地展现,以情景体验的形式向大学生呈现新中国70年的苦难辉煌,或者让大学生亲临各行各业的前沿,直观了解祖国建设的成果,宏观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此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此,高校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基地,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各种新媒体形式,抢占各种信仰教育阵地。

“在实践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另一层涵义是,高校注重创新信仰教育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在这里实践创新是指教育实践的创新,具体指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历来重视方式方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为高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3:62.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3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新时代我国青少年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WJC20191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晓丽(1978),女,辽宁营口人,博士,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猜你喜欢
新中国高校
还原真实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