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1-03 02:00李锐
科技风 2019年35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

李锐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为“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教育目标做出了贡献,而实际运作中的大学生还款违约行为已影响到该政策它的可持续性。针对此问题,文章从政府、银行、家庭、高校、学生五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违约还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探究,并从这五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助学贷款;还贷违约;原因;对策分析

1 高职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基本概况

(1)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今年国家计划高职教育扩招一百万,高职院校在校人数越来越庞大。高职生大多来自广大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经济困难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一个因素。能否帮助高职学生克服物质贫困顺利完成学业,直接关系到高职办学的成功与否。

(2)国家助学贷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开办的、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助学贷款。该制度启动于1999年,2000年资助范围由八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2004年《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助学贷款迎来了新机制,受到学校和广大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欢迎。高职院校学生用助学贷款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的学生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可见这一政策在高职生资助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随着高职院校连年扩招和贷款政策配套措施不力等原因,助学贷款实施情况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学子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现象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3)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首先贷款办理时间发生变化,以前多为学生入校后的秋季进行,现改为生源地贷款,即学生在开学前的暑期,在自己户籍所在县、区进行助学贷款手续的办理;其次助学贷款的方式也多样化,从申请贷款、确认还款、还款方式都信息化、网络化,手续也简化很多。这两年助学贷款的覆盖面和人数也越来越庞大,虽说经过改革,但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的现象还是不可避免。

2 高职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违约、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社会法律体系不健全。十八大以来,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法治国家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关于社会人员诚信的相关法律体系保障不到位,基本没有相关的防范机制,只有处罚机制,而处罚力度还是不够大,给失信留下可乘之机,容易钻空子。这些不良的社会环境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大学生不诚信意识产生和诚信缺失行为发生的社会土壤。

(2)银行审批和跟踪管理程序都不严格。助学贷款虽说也是贷款,但因为它的特殊性质,银行不能对贷款人进行全方面的审核,对于贷后的跟踪管理也不能到位,都是依靠中间机构——高校进行。而高校在贷款过程中并不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对于那些未能及时还款的学生,银行也是束手无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贷款的发生。

(3)家庭环境中示范作用发挥不够、缺乏诚信教育。第一,高职院校的学子生源大多来自农村或者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较低,子女教育水平也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家长门们大多要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自己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更是缺少父母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家长相对文化素质水平低,生活环境复杂,部分家长在平时生活会出现失信行为,这容易使子女们效仿。第二,在子女教育方面,由于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等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家长注重孩子智力的开发、学业的进步;特别是有留守经历的学生,没有父母在身邊言传身教,他们优良品德的培养更是欠缺,在成长过程总容易出现不良意识,习惯和行为,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这为他们的诚信意识的缺失埋下了种子。

(4)高校诚信教育的方式单一、成效不足,相关保障体制不到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把立德树人体现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但在实际教育实施过程中成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高职教育要突出工学交替,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时间被压缩,岗位实习实践的时间被延长,学生在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被缩短;同时大学生相关素质教育课程仅作为必修学分科目,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第二课堂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相关活动也是停留在热闹层次上,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获得有效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诚信意识、感恩意识仍然是当代大学生缺失的品质;同时大多数高校没有关于学生诚信缺失相关的约束机制,未建立个人诚信档案,无法对诚信缺失的人进行处罚,更没有防范诚信缺失的政策和制度,只靠单纯的教育作用甚微,这也会造成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现象的发生。

(5)贷款学子自身原因。助学贷款是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子一系列资助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针对的群体是贫困学子。贫困学子是高职院校中一个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部分贫困生因为生活贫困,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负担,性格会变得更加脆弱、孤僻和敏感。大多贫困生性格内向,不愿参加文体活动,也不愿主动表现自己,容易有逃避、退缩的心态。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与其他非贫困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弱,这些都不利于这一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和发展,进而影响他们按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3 高职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还贷违约及诚信缺失的防范及应对措施分析

(1)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弘扬,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规章意识,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2)放贷银行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多样的还款方式。第一,放贷银行联合高校,利用走访、调查、网络共享的资源,对于借贷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同时在放贷成功后,建立借贷学生信息资源库,及时更新学生信息、督促学生按期还款;第二,开展多样的还款方式;最早国家助学贷款要求学生到贷款银行进行现金偿还,很多毕业学生在外地不方便,或忘了截止日期就会造成违约还贷。随着网络信息化发展,现在采取网上确认还款,虽说便捷很多,但程序也很繁琐还会受到网络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银行现在针对学生的还款方式和年限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学子们实际工作的收入和开支情况。建议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者根据学生收入及开支情况自主选择还款年限及还款额度,更有利于贷款学子积极还贷。

(3)高校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并协同银行做好学子们贷款、还款的系列工作。高校要针对受资助的学生,长期不间断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诚信”教育,主题宣讲、榜样故事宣传、主题视频拍摄和评比、主题话剧、情景剧的创作,把国家资助的相关政策和“感恩诚信”主题教育,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开来,真正让学生了解国家资助大学生的初衷和目的,让受到资助和贷款的受益学子,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加心怀感恩之情,并立志成才,回报国家和社会。

学校作为学生与银行之间的中间方,起着桥梁的作用,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做好相关工作。学校要在助学贷款的各个环节(贷前、贷中、贷后)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助学贷款前相关政策的普及,特别让学生了解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偿还、违约后果;在助学贷款的实施后,要关注学生助学贷款的使用情况,及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在学生毕业后,学校要建立贷款毕业生资料库,与用人单位配合,记录就业单位和个人的联系方式,明确每个毕业生的去向,共同督促生还款情况。

(4)家庭家长发挥诚信示范作用,与孩子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家庭是我们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睦、诚信、稳定和发展是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家庭是和学生最直接相关的利益主体,学生得到助学贷款,家庭的担子轻了,但学生的不偿还贷款,银行催缴也让家长背上沉重的负担。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树立诚信、有责任和担当的意识,在孩子毕业后共同和孩子承担起还贷的责任。

(5)助学贷款的学生本身就是贫困生群体,除了获得贷款外,一般还会有其他的补助,例如国家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等,这些都为他们解决了物质方面的“后顾之忧”,贷款学子在校期间要着重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同时多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参与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后劲,为较好地就业,偿还贷款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
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与对策分析
非思政专业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