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
(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脑卒中后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功能性障碍、语言障碍、肢体偏瘫等[1]。笔者用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共120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神经科收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2~85岁,平均(75.56±2.15)岁;病程3~13周,平均(35.47±10.26)天。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63~86岁,平均(76.33±2.30)岁;病程2~12周,平均(34.95±10.41)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给予50%黏糊状食物观察患者的声音、咳嗽、吞咽情况,测试5次如若没有异常情况则可以记录4分;②进行液体评估,如若评估途中发生异常则立即停止;③吞咽面包进行固体食物评估,重复5次如若没有异常则开始实施相关治疗。
纳入标准[1]:①符合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筛查标准,且神志清楚,无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②经过CT或MRI证实;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脏、肾脏、心脏有严重疾病;②合并肿瘤,心衰。
对照组用康复训练[2-3]。①吞咽障碍训练:首先用棉签蘸适量得水对患者咽喉壁等部位进行吞咽锻炼,每日3次,每次10~15min;让患者进行咀嚼锻炼,早晚各1次,每次25~30min;②语言逻辑训练:定时定量的监督患者完成口腔操,并鼓励在清晨进行发音练习,循序渐进的改善患者的语言障碍;③肢体康复锻炼:根据肢体实际情况和意识状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表,如针对屈伸、翻身、肌力恢复等进行锻炼。在正式开始锻炼之前先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避免造成因为不熟悉锻炼方式而造成的自身损伤。
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4]。取廉泉穴、人迎穴、天突穴,常规消毒,选用1.5~1.8寸针,用捻转强刺激手法,进针后留针30min,15min行针1次,行针2min。
两组均治疗3个月。
显效:吞咽障碍完全消失,吞咽障碍评定检测为1级。有效:吞咽障碍基本消失,评定检测为2级。无效:吞咽障碍无明显改善,且障碍评定无变化。
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0~10分为吞吐严重障碍,10~12分为吞吐中度障碍,12~15分为吞吐轻微障碍,分数越高表示吞吐能力越好。
用SPSS21.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GUS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USS评分比较 (分,±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USS评分比较 (分,±s )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8.12±2.33 11.62±2.14观察组 60 8.85±2.01 14.98±2.88 t 1.8375 7.2536 P>0.05 <0.05
中风后吞咽障碍在咽,病位在脑,廉泉穴、人迎穴、天突穴可联系脑部及咽喉,针刺有通经活络、利咽开窍等功效。针刺可使体内产生微粒子流、电磁、红外辐射,从而增加过氧化氢酶含量,加快细胞新陈代谢,改善咽喉以及脑部的供血及咽喉部位肌肉状态,恢复咽喉吞咽功能[6-7]。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率,而且还能改善相关生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