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白华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362000)
为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群众性体育运动,我国体育总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签发了《教体艺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直指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是高校新课程改革的有益补充,符合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1]。
本课题组对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5 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具体研究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观察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的课外活动开展模式和制约因素,寻找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以期推动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2007 年,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原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重新推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推行。本文收集了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泉州市5 所高职院校2016 级在校学生2016、2017 年的体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2016级学生身高和体重大多呈现上升态势,而800 米、1000米、跳远、仰卧起坐(女)、肺活量、引体向上(男)、柔韧性(坐位体前屈)等体测数据却呈下降趋势。由此得出结论,在新课改持续得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泉州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状况却在逐年下降。
针对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泉州市5 所高职院校2016级在校学生,笔者发放学生调查问卷420 份,回收有效问卷403 份,有效率为95.6%。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目的和参与形式等。
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这不仅是提升其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课堂之外的唯一有效路径。根据表1可以看到,5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状况不佳。
表1 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
泉州5 所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目的集中在强身健体、释放压力和学校要求三个方面。由表2 可知,泉州市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能理解参加体育锻炼对自身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只有13.4%的人是基于兴趣爱好出发而参与课外体育运动,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强身健体,还是释放压力,或者是学校要求和打发时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而非只是因为自身的兴趣参与某项体育运动。
表2 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目的
虽然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学生去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都达到了体育活动的目的,但是也要从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去分析。从心理层面来说,学生的体育动机推动着其自身参与的积极性,其中体育动机以意向、愿望、要求等形式存在;从生理层面来说,参与体育活动能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这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积极意义;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上对健身锻炼活动的热情与日俱增,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增强自身健康,这已成为时下所有人的共识。
经常参加集体项目,可以让学生不会感到体育活动的枯燥乏味,还能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自我修养。
表3 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形式表
调研发现(见表3),学生参与各级体育赛事的占比最低,这十分不利于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笔者认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应该以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为指向标。以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为例,该比赛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冰雪、水上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为重点,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作用十分明显,使得各体育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另外,应积极举办各级各类适合学生参与的体育运动赛事,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笔者建议各高职院校和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参与机制,大胆创新,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度,以适应学生的各项需求,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课堂之外学生进行健身锻炼活动的路径,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但是目前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常常被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忽略。尽管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关注体育、热衷于展现自我的阶段,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未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当前国家大力推广阳光体育运动,高校新课程改革也到了关键时期,体育教学课外与课内并重方是上策。
(1)内容多样化。目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以社团、自助锻炼、学院/系/专业组织的赛事为主,这些方式涉及面较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而从地理位置来说,泉州处于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侨乡,在校学生对新事物的接触较早,接受程度比较高,开放性也较强。所以,各高职院校应在课外体育项目中注重多样化与先进性并存,与时俱进,积极引入一些时下世界流行的体育项目,以满足学生需求,进而达到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目标。
(2)增加复合型赛事。目前,很多高校组织的体育赛事多是以单一传统项目(如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等)为主,缺乏综合性和观赏性的组织形式,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参与人数,也失去了欣赏兴趣。若能形成复合型比赛,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如在篮球比赛中,增加啦啦操、体育摄影、队服、团队文化等多种比赛,这样不仅可以让该赛事变得多元化,同时还赋予了其文化气质,扩大比赛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比赛,增强比赛氛围,提高比赛效果。
(3)关注社团发展。各高职院校应该增加对体育社团的关注度。学生社团是基于学生兴趣而成立的学生组织,各大体育社团则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是小众体育项目社团也聚集着一群爱好该项目的同道。所以各高职院校应该调动各体育社团组织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通过社团活动来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终身体育,提高身心健康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