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一种发生在低体重早产儿的视网膜疾病[1],主要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完善引起的,病情较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因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2]。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低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也导致RO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有效防止视网膜脱离发生[3],显著改善患儿的视力预后[4]。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Ⅱ期和Ⅲ期ROP的首选治疗方式[5]。然而,低体重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身体各项机能代偿能力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很大,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帮助患儿平稳渡过围手术期非常重要。我院自2015年3月-2018年10月对39例ROP患儿于全身麻醉下行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给予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15年3月-2018年10月在我院眼科门诊检查发现阈值期ROP或Ⅱ区2或3期附加病变的ROP患儿共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视网膜病变均为双眼,其中阈值期ROP 7例,Ⅱ区2或3期伴附加病变的ROP 32例。患儿出生胎龄27~33周,平均(29.5±0.5)周;出生体质量0.9~1.8 kg,平均体质量(1.3±0.2)kg;手术时矫正胎龄38~50周,平均矫正胎龄(42.3±3.6)周;手术时体质量2.6~4.5kg,平均体质量(3.5±0.6)kg。所有患儿都在发现视网膜病变后72 h内进行手术。本组39例患儿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39例患儿手术过程均顺利,5例患儿术中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至90%以下,其中3例发生在进行气管插管时,2例发生在刚刚拔除气管插管后,经紧急处理后血氧饱和度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儿未出现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出院后复诊病情稳定,所有患儿眼底未见明显激光遗漏区。
2.1.1 家属心理护理
由于ROP患儿一般都是低体重早产儿,家属往往为患儿能否耐受麻醉、手术,以及患儿视力能否恢复而担忧。护士根据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减轻或消除患儿家长的紧张情绪。做好健康宣教,针对性的讲解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介绍、手术目的、基本流程,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用药方法等,使患儿家属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术前准备
准确称量患儿体质量,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特别要注意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4次/d,每次1滴,预防术后眼部感染。
术前2 h开始禁食、禁水。术前30~60 min开始散瞳,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5~6次,5~10min/次,散瞳时注意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情况。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道。
2.1.3 手术环境和设备的准备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自我调节能力差,极易受环境的影响。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在24~28℃,湿度50%~60%,备好暖风机、吸痰器、儿童专用开睑器、双目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仪、心电监护仪及其他各种急救物品和手术物品,并确保其处于功能状态。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代偿功能差,麻醉风险极大,在麻醉诱导,特别是气管插管时容易出现气道痉挛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失常等危险情况。因此,在麻醉诱导前协助麻醉医生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患儿进入手术室后迅速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如果欠通畅,迅速重新建立静脉通道。术中在患儿体表衣物外盖上双层治疗单,将暖风机出风口放在两治疗单中间,调至合适温度送风。在进行各种操作时注意保暖,操作完成后及时盖上被子。各种管道不要扭曲,并进行适当固定,防止脱落。配合麻醉师观察患儿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手术及麻醉医生,并配合进行相关处理。术中关闭手术间主要光源,以便手术者能更好的看清眼底,手术中给患儿角膜滴0.9%的氯化钠溶液,以保证角膜湿润,防止角膜干燥及水肿,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度避免暴露性角膜炎。给角膜滴氯化钠溶液时注意在患儿眼部外眦处放1块纱布,防止流出的液体进入耳道及淋湿患儿头部,不利保暖。
2.3.1 密切观察患儿情况
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情况,重点观察面色、体温、心率、呼吸以及囟门的情况,如果发生前囟隆起,张力高提示可能有颅内压升高,需及时与医生联系。
2.3.2 眼部护理
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晚上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1次。注意观察是否有结膜充血、水肿,以及有无分泌物等情况。
2.3.3 饮食护理
麻醉清醒后2 h开始给患儿喂奶。根据患儿的情况先给予少量多次喂食。由于患儿禁食时间较长,一般都超过5 h,患儿比较饥饿,术后首次喂养时往往表现为吸吮过快,容易发生呛奶,因此术后第1次喂养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喂奶速度,防止患儿过快吸吮,避免呛奶。喂完后要用空心掌轻拍患儿背部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奶及呕吐物进入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完善,视网膜出现无血管区,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诱导产生过量的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最后新生血管的渗漏和纤维化引起ROP。早产儿出生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血管发育不完善的情况越严重,视网膜无血管区越大,越容易发生ROP,病情也越严重[6-7]。通过激光破坏视网膜无血管区,可以消除和减少视网膜缺血的情况和代谢需氧量,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并使已有的新生血管消退,进而终止ROP的进展[8]。因此激光是临床上治疗ROP的主要方法之一[5,9-10]。
虽然本组39例患儿手术时矫正胎龄都已达到38周,但与正常足月儿相比,各器官的发育仍然不成熟,功能不全,代偿能力低下,因此对麻醉、手术及护理的要求很高。术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及时发现和纠正患儿可能存在的呼吸、循环等方面的问题。手术前1日,护士要和眼科医生、麻醉医生充分沟通,确定手术开始的准确时间,尽量缩短患儿禁食时间。术中密切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护士术中要配合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生命体征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尽早进行干预及抢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极易因外界环境温度较低而出现体温下降,导致术后麻醉苏醒延迟及其他并发症,因此术中保暖特别重要。
综上所述,对于在全身麻醉下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早产儿,护理人员需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护理技能,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手术期保暖措施、输液管理和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及预防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