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帅,张 卿,田 盼,王跃华,李 燕
(1.河北省辛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2360;2.河北省辛集市社会保险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360;3.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360)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发病因素包括消化吸收障碍、神经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临床以往常用西药治疗,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是达不到根治效果。中医疏肝法可改善患者机体整体状况,达到根治目的[2-3]。为探讨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本研究选取84例胃炎患者,通过分组对比法探讨胃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汇报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对的84例胃炎患者,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42例,中医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6~59岁,平均(36.42±2.09)岁;病程2~12年,平均(5.09±1.03)年。西医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7~58岁,平均(36.50±2.11)岁;病程1.5~11年,平均(5.12±1.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组患者采取中医疏肝法治疗,药方:麦芽30 g,厚朴15 g,党参15 g,延胡索10 g,柴胡10 g,谷芽10 g,郁金10 g,青皮10 g,木香6 g,砂仁6 g,甘草3 g,将上述药方加水煎熬,每天1剂,分早晚温服。
西医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多潘立酮片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剂型:片剂,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枸橼酸铋钾生产企业: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185,剂型:胶囊剂,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4次。
显效:体征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显示正常;有效:体征及临床症状改善,胃镜检查显示病变减少;无效:体征及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
中医组中,显效患者29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3例,总有效率92.9%;西医组中,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14例,无效患者12例,总有效率71.4%。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例,表现为轻度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2.4%;西医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患者8例,分别是顽固性便秘患者3例,轻度腹泻患者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0%。中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一旦发病,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西医角度分析,胃炎主要是感染幽门螺杆菌、饮食不节所导致的[5]。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胃炎属于胃脘痛范畴,中医治疗主要是调节调节情志,肝主疏泄,胃脾运化,食物聚集在胃肠,引发痰湿,损伤胃黏膜,加重胃炎病情。中医疏肝法可调节患者机体全身功能,促使胃黏膜病变修复。本研究中药方具有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效果,可改善患者的食欲及精神状态,促使患者病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较西医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中医组较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此说明,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