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娜,李 敏,代 英,周立娜,高 吉*
(1.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3)
肝硬化是慢性进展性肝脏病变,主要与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或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腹水是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1]。积极治疗肝硬化、严格卧床休息、给予饮食调节是治疗腹水主要方法。本文就清热利湿膏贴敷对肝硬化腹水治疗效果探讨,内容如下。
选取2018年07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9~75岁,平均(39.3±2.9)岁,病程1~9年,平均(3.5±1.2)年;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8~75岁,平均(40.0±2.8)岁,病程1~8年,平均(3.6±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低盐高蛋白饮食;复方氨基酸15AA注射液(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9465)250 mL,每日1次静点;螺内酯片(海南海神同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6020690)100 mg,每日1次口服,呋噻米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074)20 mg,每日1次口服。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利湿膏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组成:茵陈15 g、金钱草15 g、茯苓10 g、栀子10 g、白术10 g、厚朴10 g、大腹皮30 g、车前子30 g、泽泻15 g、大黄10 g,烘干研末,用醋100 mL、蜂蜜50 mL调至膏状,取左侧卧位,敷于肝俞穴、期门穴、肝炎穴,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治疗30天。观察组两组24 h排尿量、腹水改善情况。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24 h尿量为(885.2±283.1)mL明显低于治疗组(1411.3±42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53,P<0.05);治疗组腹水基本消失24例,部分消失12例,对照组腹水基本消失20例,部分消失16例;治疗组腹水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肝硬化是慢性进展性肝脏病变,主要与病毒性肝炎、工业毒物、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或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腹水是终末期肝硬化患者一种常见并发症,肝细胞反复损伤导致其功能、形态异常,不能维持正常代谢,液体在腹腔内积聚,难以自行排除,形成腹水。容易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肾衰竭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2]。
中医将肝硬化腹水称为“臌胀”,因肝肾亏虚、感染蛊毒、脾失健运、嗜酒过度、饮食不节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水道壅堵,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青筋暴露、皮肤苍黄、腹大如鼓,为本虚标实之症,以湿热内阻证为主。目前尚未研发出特效中西治疗药物,西药毒不良反应多,中药汤剂口服辨证用药疗效较好,但煎煮程序复杂、味苦,服用后容易引起腹胀,存在明显不足。中药贴敷属于中医外治法,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治疗原则,将药物贴敷于期门、肝俞、肝炎穴等穴位,肝炎穴是临床治疗肝病的经验穴,属于近端取穴法,药物贴敷经皮肤细胞、表皮细胞间隙吸收,药物直达病所。同时对穴位产生的良性刺激,调节经络,改善肝脏功能,尽快恢复机体正常功能[3]。期门穴是肝经募穴,脏腑之气聚集于胸腹部的经穴,水气经此处运往肝经,俞募配穴,根据实则泻之排除水湿。背俞穴是脏腑气血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归于足太阳经,与期门穴配合一阴一阳,一背一腹,激发肝气,专治肝病。药物通过皮肤、穴位吸收发挥治疗作用。中药贴敷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快。
综上,清热利湿膏贴敷治疗渗透性强,皮肤表皮细胞吸收性好,避免口服药物引起的腹胀、味苦等缺点,无毒副作用,疗效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