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杨,刘 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高素质人力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紧密相连,有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对于农民收入增长作用明显,平均回报率约为27%(年平均回报率约为9%)[1]。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是整个教育过程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乡村职业教育能否有效实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归根结底依赖于各类课程的有效开发。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针对乡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国家和各地方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众多成果,但在开发的进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开发课程的成果上看存在着“离农”与“适农”两种现象。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深刻分析两者的实质,正视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正确的开发路径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乡村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乡村的文化习俗,凝聚着乡村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体现着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应重视课程开发,在乡村振兴中找准对接点,丰富其内涵。
1.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内涵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2],是实施培养目标的具体方案。在普通课程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严密的课程开发程序,由目标、内容、组织、评价等4个环节构成,并被誉为课程开发永恒的范畴。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指职业教育课程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4个环节。[3]任何一个环节的课程开发都必须回答,开发什么、由谁开发和如何开发。开发什么,即课程开发希望获得的产品,也就是乡村职业教育课程资源,这就必须搞清楚何谓乡村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由谁开发,即课程开发的主体;如何开发,即课程开发的方法,开发出来的载体及其实施应用的过程。[4]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离农”表现
“农”即农村,“离农”倾向的乡村教育主要表现为以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为主、以城市文化为向导。农村教育应该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生活而教,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贴近城市生活、传扬现代生活理念。有学者指出,我国乡村教育的问题长期以来被囿于“祛地方”“离土”“忘本”[5],表现为:(1)课程开发理念急功近利,过多关注职业与技术的需求,不能满足个人生活和情感的需要与发展,忽视了对农民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的引导。(2)课程目标背离乡村需求,传统轻农思想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热情,课程盲目“城市化”,乡村教育缺少底层关怀,教育观念落后。(3)课程开发内容强调书面知识,忽视动手实践操作,教学内容陈旧,忽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总体来看,“离农”课程开发没有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且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困难,导致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适农”表现
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正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转变,单一农业逐步被复合型农业所替代,这种转变需要适应当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乡村职业教育课程要对职业岗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课程开发要具有“适农性”特征。具体表现为:(1)学历层次和学习时间上,学历层次应包含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时间安排应较为灵活,包含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2)培养目标上,要求乡村教育贴近农村生产与生活实际,传授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培养一批热爱农村、留得住、干得好的扎根农村建设的人才,留在农村促进生产建设。(3)课程内容上,以农村生产生活为基础,开展适应本地农村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其他培训,融合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社区教育等教育方式和内容,依托现代农业产业链全方位开展各项职业性教育培训服务。(4)课程设置上,合理开发利用当地农村自有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制定出一系列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加强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建设,培养受教育者的自学能力,提升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
1.办学基础薄弱,贫困问题制约课程实施
一是乡村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教育振兴工作,各地在聚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以法规形式明确了教育及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出台了151项与乡村教育振兴的相关内容。[6]但长期以来,城乡发展差距巨大,乡村教育投入不足,且有限的经费更多投入义务教育,乡村职业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乡村职业学校的教学及生活设施配备不足且非常简陋。[7]同时,没有区域主导产业支撑,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缺乏市场依据,无法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无法发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缺乏持续动力,没有可持续性。二是经济落后、贫困问题制约着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3 046万人。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依旧严峻,除自然条件恶劣等客观因素之外,农民思想观念保守、文化素质不高、技能欠缺也是致贫的重要原因。目前各地建设了很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虽然培训免费,但接受培训所花费的食宿交通等产生的费用需自理,且不便照顾家庭。就业的不确定性和人力、精力、财力的投入,导致部分农民空有意愿,却无法参加职业培训。
2.课程内容远离乡村实际,供给与需求脱节
一是乡村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单一重复,远离乡村实际。目前乡村职业院校过多地追求城市化,忽略了乡村中固有的优秀乡土资源;加之农业分工与专业化不发达、城乡二元结构失调等原因,很多乡村职业院校不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能力,盲目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课程,导致同一地区同类职业院校存在专业设置单一和重复的问题。课程内容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度不高,造成低质量教育资源重复投入,职业院校之间“内耗”现象严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背景下对“新农人”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二是乡村职业院校教育课程内容供给脱节、培训周期短。乡村职业教育涵盖诸多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知识,以及涉农专业等实操技能内容,但目前课程设置多为理论课程知识,实践课程较少,课程内容以城市取向为主,不能很好地满足乡村学校的现实状况,尤其是课程内容脱离乡村生产生活,造成乡村学员接受困难,学习兴趣不高;课程门类无法针对不同的工种进行细分,致使参加培训的农民对从事的工种缺乏深入细致的系统学习,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终端站稳脚跟;同时,目前乡村职业教育培训周期短,若赶上农忙,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都无法保证。
3.课程开发能力不足,教学手段单一
一是乡村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低,且开发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素质整体不高、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特别是,乡村职业院校教师所处地域偏僻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他们对课程基本理论认识模糊、知识结构陈旧,缺乏课程开发基础和开发意识,对课程资源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收集相关课程资源的自觉性,片面地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此外,乡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资源支持力度不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需要政校企之间密切配合,但实践中三者之间更多是基于自身利益进行的合作,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虽然有些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但是由于它们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致使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差、水平不高,课程缺少内在的逻辑和系统,难以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二是乡村职业院校教师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手段单一。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职业技能的高低。与理论知识不同,职业技能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技能的熟悉和掌握必须依靠大量练习才能获得。由于乡村职业院校实训设施不足,培训教师示范实操的技能项目有限,导致教学形式多为讲授法,缺乏实操练习,学员无法反复练习,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捉襟见肘。
4.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特色,脱离农民及乡村职业院校实际
一是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偏重理论知识。由于我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加上近年来对城市化的过度追求,教育的评价标准以城市学校作为参照,没有立足乡村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现状,评价标准陈旧,没有及时进行课程评价标准的重构;评价体系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没有考虑到农民学以致用的实际需求。此外,课程评价缺乏针对性,脱离农民及乡村职业院校实际。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学习者的学历、年龄、基础等各不相同,统一性的课程评价标准容易造成被评价者墨守成规,严重影响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发挥,不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二是评价方式忽略农民及乡村职业院校实际情况,学习效果欠佳。目前,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但大部分考评体系不适用于乡村学校,造成乡村职业院校发展定位缺失。此外,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缺乏相应约束机制,“政府包揽”教育标准的制定,导致教育标准制定主体单一、效率不高,造成部分乡村职业学校职责不清,达不到预期效果。
1.把握“适农性”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一是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诉求,把握“适农性”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我国乡村地域辽阔,工业基础薄弱,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潜力亟待开发。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需要一大批乡村专业人才,亟须通过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应成为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因此,乡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把握“适农性”,坚持标准具体化、内容生活化、学习活动化和评价多元化的目标定位,坚持把服务农村农业现代化作为新时期乡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把握知识的学习情景化,让农民在体验中学习,充分利用乡村(田园)资源,改变学习方式,促进课程理念向生活教育的转化,使乡村学校更加充满生活气息,更加符合乡村实际。二是立足区域特色,提升“适农性”职业教育课程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制约教育发展重要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因地制宜,突破狭窄的功能视野,促进学校与乡土社会的紧密联系。应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积极的教育支持,使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各级各类职业人才的需求,并从培育“新农人”基本原则、教育对象、服务功能入手,清晰界定自己“适农性”的使命定位,形成“教育—科研—实验—示范—推广—服务”六位一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围绕职业能力,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分项目、分步骤完成乡村振兴推广模式,培育具有现代职业情怀、职业素养的农民领军人,培养宽基础、厚能力的“新农人”。
2.合理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以人为本制定课程计划
一是合理选择与优化课程内容,打造适合乡村生活的“活教育”。乡村学校应成为鲜活生命的载体,变成可以创造的资源。让学习者走进乡村课程之后,开展适合乡村生活的“活教育”,以农民的生活经验、兴趣与需求为中心,开发出具备本区域内农民需要、想学、易学的职业课程,激发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并结合职业院校所处的区域特征和本校实情,开发出具备本地、本校、本学科特色的课程,在特色中创建自己的品牌。二是以人为本制定课程计划,优化课程内容。乡村职业课程的制定与执行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报名意愿制定培训计划。对于年轻、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可重点开展农业专业知识等培训项目;对于年龄大、文化偏低的,可重点开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的培训项目。培训课程设置除严格执行职业培训教学大纲外,还应结合当地特点和村民的日常生活增加内容。例如,根据当地的特色农业,增加农业种植、饲养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还可采用“案例+理论”的教学方法增加家风家训、自立自强、科学育儿、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村民个体综合素质。
3.提升乡村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合理选择课程开发方法
一是提升乡村教师课程开发能力。遴选一批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好的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组建骨干乡村教师队伍。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乡村教育经验,开发适合本地区乡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及资源,促进区域特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应对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进行自觉收集、归纳、整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排、组织、设计、实施。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其专业性和实践性,构建共享、共赢课程资源,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岗位需求,促进乡村职业教育优质发展,助推内容深度融合、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的课程资源的产生,重构教学内容,开发利用民间技能,打造富有新意的区域活动,选择教育内容,把农村生活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将职业技术教育和学习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到学习技术是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大事,激发学习自觉性。二是合理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按模块化思路进行任务分工,具体指:(1)观念模块:对新农村、农业、农民、城镇化、农村电商、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等的再认知;(2)知识储备模块:理解创业与经营者理念和能力要求,理解农村合作社内涵、管理模式、投资与收益管理的开发设计与项目管理、乡村产品的品牌管理和网络营销等。(3)能力素养模块: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等。应充分利用乡村职业教育的优势,各模块间相互配合,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教育合力。职业教育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4]以职业行动任务或职业能力模块为逻辑开发教育教学内容,以职业任务的活动顺序为逻辑对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增加乡村振兴战略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突出多元化与实用性,通过课程模块设计满足农民需求。
4.以农广校为依托,借助校企合作为课程开发注入新动力
一是以农广校为依托,开发乡村职业教育课程。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我国唯一一所具有从中央到省、市、县完整办学体系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机构,且专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其已成为承担职业农民培训的主阵地。以农广校为依托,以县为单位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机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农业类职业学校办好“农民中专班”“短期培训班”等,实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课程内容要根据区域产业水平、企业文化、学校特色及学生特点等进行选择和组织,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确立“二、三、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导师跟踪服务学员课堂学习与现场观摩学习“两互补”;农场主素质提升、企业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三结合”;现代农业知识培训、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农业科技技能掌握“四突出”,构建符合乡村振兴的职业性教育培训发展制度。二是加强校企合作,为课程开发注入新动力。课程实施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应结合不同技能需求、个人兴趣、学历、年龄等构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以乡土资源为依托的实用性职业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有效性和经验性,建立农村特色教育资源库。通过校企合作向内挖掘农村资源,并结合农村地域特色,拟定主要的课程类别,交由行业专家与课程专家共同讨论确定农村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乡村振兴急需的专业,架设起农民和企业之间互惠互通的桥梁,对农民脱贫致富和企业良性经济链的形成,都起到了坚实的支撑作用。
5.加强课程开发评价体系建设,强化课程开发督导
一是扭转单一指标评价乡村职业教育的倾向,加强课程开发体系建设。我国农村教育不可盲目追赶城市教育,而应制定一套符合当地社会实际的、切实满足农村教育需求的“农村教育标准”。[8]农村教育应该面向农村,人们只有扎根于其本土文化之中,才能实现个体价值。扭转单一指标评价乡村职业教育的倾向,准确把握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1)关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要基于不同时期回应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需要,通过科学评价机制的确定实现乡村职业教育收益增值;(2)实现实践主体与实践结果的有效衔接,坚持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增强评价的民主性;(3)评价内容做到共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把握城市与乡村职业教育的共性与差异性特点,准确认识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形成差异化的评价体系。二是加强乡村职业教育课程的督导,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学校所处城乡差别、规模大小等自身实际制定出更加完善具体的目标,一校一方案,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评相结合、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团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过程性评价,主要涉及两方面:(1)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审查、公示和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乡村职业院校要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将本学期学校的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教学活动上报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并公示,学校要建立包括各个层面学生的征求意见制度,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征求意见会议,听取意见;(2)完善以评价为抓手的乡村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制度,并将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及结果与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人才培养”“职级改革”“评优定级”及“绩效考核”等工作相结合,形成以评价促发展的乡村职业教育新生态。
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乡村教育既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要服务农业、服务乡村、服务农民,乡村职业教育应充分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求,高度重视课程开发,因地制宜调整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开发带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使农民更好地把握市场和技术方向,推动乡村振兴,补齐“人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