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军,李玉玮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600)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临床中发药、注射、输液、手术都离不开护士的参与。长期以来,我们的医疗护理过分的强调了躯体治疗与健康,却忽视了病人的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生物医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建立一种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仅重视躯体疾病的护理,也注重了病人的心理问题,能帮助病人较好的适应社会。由此可见,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中的一个中心环节,没有心理护理护理就不完整。心理护理可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1]。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2]。其内容包括:①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利于恢复身心健康的住院环境。②注意护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如医生与病人,护士与病人,病人与病人及病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③针对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用正确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能提高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提高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信任,利于疾病的恢复。
心理护理的目的是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通过心理护理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于治疗的最佳状态。
1.3.1 广泛性和连续性
心理护理非常广泛,它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
1.3.2 复杂性和个体性
每个病人都有每个病人的特点和需求,心理护理要根据每个人的特殊需求和共同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
1.3.3 社会性
心理护理不能忽视社会因素对病人造成的影响,注重病房环境的心理效应,主动帮助病人调整环境,改善人际关系,争取社会人员的关心和帮助。
心理社会因素和个体行为方式,是诱发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和人际关系紧张,受挫后强烈的情结反应或焦虑反应,使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颅内压改变和脑循环障碍,最终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脑血管病来得快,且来势凶险,病人无思想准备,易出现心理问题。根据病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因躯体功能障碍,病人失语,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病人易出现心烦意乱,对别人的要求非常高,或担心对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容易激惹,对待这种病人,我们应采用主动向病人介绍住院环境,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细心耐心的帮助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与护士一起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征求病人意见时,应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降低病人的烦躁程度,配合护理计划的落实。
脑血管病人因病变部位和程度不同,病人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容易产生悲观抑郁情绪,不愿与人交谈,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针对其特点,应关心爱护病人,提供必需的生活护理,保护其安全。与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让病人尽情的发泄心中的不满,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护士应认真倾听,同时鼓励教育病人,让病人感觉生活是美好的,减轻病人的孤独感,积极配合治疗。
脑出血的病人尤为突出,病人感到病情危重,生命受到威胁,从而惊恐不安,不敢睡觉,害怕自己一睡不起,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向病人解释病情,让病人了解病情,知道自己病的预后情况,减少紧张情绪,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老年恢复期的病人占多数,病人过多依赖家人和护士,缺乏独立性,护士应主动向病人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让病人了解这样做的好处,取得病人和家属的认可,然后和病人一起讨论制定护理计划。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护士和家属应在旁协助,让病人有安全感,锻炼的时间也应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进行,对病人取得成绩,护士应该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鼓励病人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康复。
总之,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态促进疾病的恢复,相反,心理状态不佳起反作用,我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懂得利用心理护理方法,能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保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早日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