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
患者,女,38岁,2013-07-29就诊。患者5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发作性鼻根部疼痛,曾多次在多家医院就诊,开始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经用氟桂利嗪等药治疗,仍经常发作。2个月前鼻根痛加重,又去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就诊,行鼻内局部麻醉试验阳性,改诊为鼻睫神经痛,经治疗后鼻根痛不能缓解。现经人介绍,来我院求助中医治疗。
来诊时症见:眉心痛呈发作性,发作时涉及左侧眼眶,以胀痛、重痛、刀割样痛为主,伴鼻塞、流涕,历时短暂,发作频繁,常因受凉而诱发或加重,夜间要戴厚帽子睡觉,手足冷,心不烦,口不干苦,纳食可,大小便正常,疲乏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浮细。检查头部CT:无明显异常。鼻科检查:中鼻甲肥大。辨证诊断为气虚风寒导致的鼻睫神经痛,治疗当以益气祛风,散寒通络为主。
2.1 初诊治疗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羌防汤加减。羌活6 g、防风6 g、黄芪30 g、党参10 g、白术10 g、当归10 g、升麻6 g、麸炒柴胡6 g、陈皮10 g、白芍30 g、细辛3 g、蔓荆子10 g、川芎15 g、吴茱萸3 g、全蝎3 g(冲服)、炙甘草6 g,1剂/d,水煎2次,取汤液约300 mL,分2次饭前温服。
2.2 复诊治疗 服药7剂以后,患者有5 d未发作鼻根痛,但停药后又感眉心痛,疼痛程度较轻,自觉头部热,疲乏,思睡,舌质淡、苔白,脉细。效不更方,守原方稍作加减。羌活6 g、防风6 g、黄芩10 g、黄芪30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白术10 g、当归10 g、升麻6 g、麸炒柴胡6 g、陈皮10 g、白芍30 g、细辛3 g、蔓荆子10 g、川芎15 g、炙甘草6 g,煎服法同上。
2.3 三诊治疗 服药7剂后,患者头痛一直未发作,但下肢冷感明显,脉细。上方去黄芩、法半夏,加威灵仙30 g。煎服法同上。药渣加制附片6 g、海桐皮30 g,水煎足浴,2次/d。
2.4 四诊治疗 服药14剂后,头痛一直未有发作,下肢冷感缓解,患者要求继续服药巩固疗效。处方:羌活6 g、防风6 g、黄芪30 g、党参10 g、白术10 g、当归10 g、升麻6 g、麸炒柴胡6 g、陈皮10 g、白芍30 g、细辛3 g、蔓荆子10 g、川芎15 g、吴茱萸3 g、法半夏10 g、炙甘草6 g,煎服法同上。
2.5 五诊治疗 服药7剂后,患者表示一切安好,要求停药,随访1年未再复发。
鼻睫神经痛又名Charlin征,也称筛前神经综合征或嗅裂综合征,是常见的鼻源性头痛的一种[1],因嗅裂和中鼻道狭窄,造成筛前神经末梢受压所致[2]。鼻睫神经痛会导致前额、眶部、鼻部疼痛,通常是由鼻部疾病、眼眶内感染或中毒引起的[3]。因症状与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相似,容易混淆,故极易误诊误治。
鼻睫神经痛属于中医头痛、头风、眉棱骨痛等病症范畴,乃内外邪或内外合邪,经脉痹阻所致。其病位在头面,与脾胃肝胆有关。《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也就是说,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两旁,向上行,左右相交于鼻根部,旁纳足太阳膀胱经,再沿鼻外侧下行。“脾合胃”《(灵枢·本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灵枢·厥论》)脾气健运,则胃脉充盈而运行流畅,脾气不足,则胃脉亏虚而运行无力。本案以鼻根痛为主诉,正属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区域,乃因脾虚气弱,失于温煦经脉,胃脉失养则卫外功能下降,风寒外袭,经输不利所致。《难经·二十二难》云:“气主煦之”,故脾胃虚弱,不能温养肌肤,故手足冷、疲乏无力、夜间要戴厚帽子睡觉;《灵枢·五癃津液别》云:“脾为之卫”,脾虚则卫外不足,故常因受凉而诱发或加重;《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其眉心痛者,乃因外感风寒所致;《素问·举痛论》云:“伤于寒者,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故其鼻塞流涕者,乃邪客于鼻,鼻气失宣所致。舌质淡、苔白、脉浮细,乃脾虚气弱兼感外寒之象。治疗用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升举清气;加白芍、川芎柔肝和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羌活、防风、细辛、吴茱萸疏风散寒;蔓荆子清利头目;全蝎熄风通络。全方以健脾升清为主,辅以散寒,佐以和血,符合此案病情,故取得良好疗效。目前,国内外对鼻睫神经痛认知欠清,对其概念尚无规范定义,对其临床表现无相关分型,因而未为临床提供一个明确诊断标准,在临床上仍较多误诊漏诊[4]。因此,希望临床医生能够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为鼻睫神经痛的诊断及治疗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