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引导机制构建研究

2019-01-02 09:44景瑞蓉张晓丽樊瑞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

景瑞蓉 张晓丽 樊瑞丹

关键词:农村基层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实践;创新创业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课题项目:“地方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工作意愿调查及引导机制构建研究——以邢台市为例”(项目编号:JRS-2018-1118)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0月24日

自2003年始,国家陆续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多项举措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赴农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工作既能满足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又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然而,单一的政策激励收效甚微。当前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仍旧不高,甚至不少基层部门还呈现出“下得去、留不住”的尴尬,因此有效的引导机制必须从解决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现实问题出发。

一、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就业存在的现实障碍

基于对四所地方院校100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内、外两个层面分析可以得出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障碍:

(一)毕业生自我定位存在偏差。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传统观念是要从事所谓“体面”、“出息”的工作,因而在家庭、社会的无形压力下他们对城市、高薪趋之若鹜,甚至一些农村藉毕业生身上也存在着浓重的跳“农门”思想,“宁失业也不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占到23%。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大学生已不再是“香饽饽”,而大学生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偏差使其就业领域人为设限,造成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毕业生缺乏基层工作能力储备。农村基层工作环境较差、面临的问题颇为复杂,因而要求毕业生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对农村基层缺乏认识,鲜有农村基层实践机会,使其难以直接胜任基层工作。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观趋向功利化。33%的有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是将基层工作作为考研、考公务员的跳板或无法找到合适工作的临时替代品,功利化的就业观使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中缺乏内驱力,无法真正地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四)基层工作政策宣传不到位。调查中,45%的毕业生表示对基层工作相关项目与优惠政策不了解,政策因素关注度也是所有就业影响因素中最低的,仅23%,主要是由于毕业生缺乏获知相关政策解读的途径,且各省市在基层工作优惠政策落实上存在差异,也使得毕业生对政策的具体细则往往存在认识偏差。

(五)农村基层工作缺乏保障。受调查者中,38%的毕业生担忧农村基层单位的保障制度不建全。当前,农村地区基层单位安置毕业生的实效性配套措施欠缺,毕业生在基层特别是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其收入水平、保险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二、地方高校参与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必然性

地方高校是基层就业供需双方的联系纽带,地方高校积极参与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是其角色定位下的必然选择。

(一)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是地方高校人力资本劣势的现实需要。地方高校毕业生在学历层次、学业成绩、院校声誉等人力资本维度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大中城市就业岗位往往设置“高门槛”,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屡屡碰壁,到基层到农村去发展是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出路。

(二)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职能的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就“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的办学思想来看,在为地方基层输送人才方面有着天然的职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

(三)地方高校生源结构优势为基层人才输送创造有利条件。相对于部属高校及全国性重点院校,地方高校中本地生源占据着更高比重,本地生源对本地农村基层就业有着较高的意愿,其对地方基层的适应性、归属感、使命感也更强,是基层就业引导的重点对象。

(四)地方高校能够有效衔接基层就业政策。地方高校是地方政府传递基层就业政策的最有效媒介,也是政府获得政策反馈的重要渠道。地方高校通过就业指导对农村基层就业政策进行宣传与解读,有助于增进毕业生对政策的了解与认识,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地方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工作引导机制的核心思想

地方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工作引导机制的建立必须从当前实际出发,摆正地方高校的服务角色,充分调动地方高校的能动性,使其成为基层人才输送的有力保障。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引导机制。地方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工作引导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关注与纠偏,通过充分考虑并解决毕业生的现实顾虑,从而有效发挥其选择基层工作、投入基层工作的主动性。

(二)发挥地方高校的桥梁作用。地方高校的桥梁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它是政策的宣传队,使优惠政策为毕业生所熟知;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利益的代言人,除为其提供基层就业渠道之外,还应当努力为毕业生争取更完善的基层工作保障。

(三)切实调整职能,提供多维度引导。地方高校应结合基层发展需要,强化引导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工作的职能,转变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教学、实践、创业等多维度培养大学生基层工作能力,从而为农村输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

四、地方高校引导畢业生赴农村基层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确立面向基层的培养模式。地方高校的地缘特性使其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产生密切联系,为地方基层地区发展输送优秀人才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定位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地方基层需求为主导,加强横向联系,深入基层调研,发掘基层的知识人才需求类型、数量及能力要求。以此为依据,增设基层急需的技术、管理、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同时,调整招生规模实现面向基层的专业结构优化;将基层工作纳入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并相应调整课程结构以实现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现以基层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整体路径优化,达到为基层定制化培养人才的目标;地方高校还应建立与基层就业对接的服务机构,主导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并为基层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开展基层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人才,最重要的是要过大学生的心理关。将思政教育与职业指导相融合,使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摆正自身定位,引导毕業生摒弃偏见,正确看待基层工作岗位及其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将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向家庭传递就业形势及开展政策宣传,解开家长心结,从而有效解决毕业生基层就业面临的家庭压力;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化思政教育,通过树典型、重实践,使大学生耳濡目染、身体力行,感受基层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基层建设;深入解读现阶段农村发展战略,积极宣传基层就业项目及政策,帮助大学生认清基层发展机会,提升基层工作意愿的同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将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联系在一起,激发其投身基层的热情、扎根基层的信念。

(三)强化基层工作能力训练。毕业生往往经历单纯,社会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应对琐碎繁杂农村事务的思想及能力准备,与基层工作要求相去甚远,因而向农村基层输入实用性人才,就必须强化适应基层工作环境的能力训练。通过与基层的产学研对接,培养讲实效、重实操的教师队伍,将基层问题引入课堂,强化学生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的对接;充分利用“三下乡”、服务“三农”等实践活动机会,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农村,体验基层生活,培养对基层农村的情感认同;联系基层部门为在校生创造基层顶岗实习机会,在弥补基层工作空缺的同时,切实锻炼学生基层工作能力,积累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

(四)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农村基层就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三农”问题的新变化,农村新型人才输入重在发挥知识创新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地方高校应当支持和鼓励毕业生通过创新、创业的新途径实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杠杆效应。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跨学科的网络教学平台,形成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储备,实现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加强产学研的互动,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依托技术项目完成技术人才输送,有助于提升基层技术服务实效;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利用高校专业能力及优势资源,建设项目孵化基地,孵化成功的项目可利用基层招商优惠政策进行基层项目移植,高校亲缘项目在基层落地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极强的吸纳能力。

五、结语

地方高校在落实中央农村基层就业政策、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工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建立地方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工作引导机制,要以创设良好的培养环境为核心,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提升毕业生创新创业素质及基层工作能力。引导机制的建立为培养和输送适应农村新环境、新变化、新发展的新时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有力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慧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就业意愿培养中的作用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4).

[2]蒋承,张思思.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趋势分析:2003~2017[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