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2019-01-02 08:24朱学强
社会科学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花费旅游业景区

朱学强

(1.北京体育大学 竞技体育学院,北京 100084;2.山东体育学院 教务处,山东 济南 2501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收入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2018年,无论是国内游客数量还是国内旅游总收入都会突破历史新高,旅游业的增长速度越快越快。文明出行、绿色旅游、文化旅游等理念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广阔。各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很大的比重,政府部门乐意发展旅游业,出台很多措施鼓励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管,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很多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深远影响,在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很多措施,鼓励旅游企业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进行日常管理。我们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增长很快,对当地经济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人口就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缩小了收入差距。旅游业对当地的食、住、行、娱、购等方面贡献很大,黄金周、节假日的时候,游客络绎不绝。2.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当地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全国旅游市场迅速推广。[1]最近几年,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深度逐步加深,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很多景区的运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景区的环境持续改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顾客的旅游体验感越来越好。3.很多景区到处张贴绿色环保标志,引导顾客增强绿色旅游理念,在顾客整个旅游过程中,食、住、行、娱、购等环节处处体现环保意识,顾客的绿色旅游理念不断增强。广大顾客环保意识增强,会进一步促进景区环境的改善。4.景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人们对景区的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源和环境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吸引顾客前来参观,增加景区收入。

二、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前主要集中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005年之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采用定量分析对景点进行研究。近几年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GIS、大数据、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和手段在研究中逐渐开始应用,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指明了方向。

国外研究重点包括:1.学者对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能满足游客的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的发展模式,这种理论界定太笼统,没有考虑各种需求之间的矛盾。Swage认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旅游的全面性进行考虑,其核心观点是旅游目的地要保持环境的原生态,避免过度开发造成景区商业化气氛过浓,主张用生态旅游吸引顾客。Lansing认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从环境、经济、文化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旅游业的发展要兼顾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Butler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环境容量、生态旅游等进行了详细描述,认为要想真正保护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应该把这些遗产隔离起来,不允许游客参观,才能起到真正保护的目的。Munt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发达国家强调环境优先的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强调经济优先的旅游发展模式,因为不同的国家处在旅游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Newton采用量化方法对旅游的竞争力进行研究,认为要通过旅游品牌提高景区的竞争力。Warnken认为旅游业要想长远发展,政府必须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政府要鼓励旅游可持续的发展,兴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淡季对企业进行帮助。在环境容量研究方面,Butle研究成果较多,他认为旅游目的地首先要确定一个容量标准,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容量指标进行考核,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度量。Murphy通过模型对生态旅游进行研究,对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需求进行平衡,对资源保护和游客需求进行综合协调。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稍晚于国外,他们的研究思想及研究领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国内学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各人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许涛提出旅游的目的是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通过旅游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峰等人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保护监测、道德伦理、污染付费等方面,对环境限制提出可行性建议。2.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吴净认为在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范围内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对环境污染进行限制,限制生态环境容量和社会承载力,提出具体的控制指标和控制方法,保证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楚义芳对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详细研究,通过模型的构建提出具体的测量方式。汪嘉熙等人从区域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某个具体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模型计算出景区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大小,为景区战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3.评价指标体系。牛亚菲具体研究了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具体分为四个层次,构建了每个层次的评价指标。4.生态旅游的研究。文军在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法制化手段对景区环境进行监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环境的污染。陈保平以某个景区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景区生态环境的详细研究,分析景区生态破坏的具体原因,并制定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出境人数、入境人数逐年增多,旅游收入稳步增长,旅游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收集了我国2001年至2017年国内游客数量、国内旅游收入、人均消费等有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下同)。

(一)国内游客数量稳步增长

2001年和2017年我国国内游客数量分别为7.44亿人次、50亿人次,17年增长了近7倍。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增长迅速,2001年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达到3.75亿人次,2017年达到36.76亿人次,17年增长了近10倍。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2001年为4.09亿人次,2017年达到13.24亿人次,17年增长了3倍。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其中城镇化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是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2]图1是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变化趋势图:

图1

由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出,2001年至2009年,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多于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2010年二者基本持平。从2011年开始,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迅速增长,与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17年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是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的三倍。

(二)国内旅游花费逐年增多

1.国内游客总花费和国内旅游人均花费

2001年和2017年我国国内游客总花费分别为3522.4亿元和45661亿元,17年增长了近13倍,其中2009年以后国内游客总花费增长迅速。2001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449.5元,2017年达到913元,17年增长了两倍多,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增长速度较慢。我国国内游客总花费的大量增加主要依靠国内游客数量的增加来实现,人均旅游消费增长缓慢,远远落后于我国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3]我国旅游业今后除了增加国内游客数量实现规模效应外,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是今后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图2是我国历年国内旅游总花费趋势图:

图2

图3是我国历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趋势图:

图3

2.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对比

200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651.7亿元,2017年达到37673亿元,17年增长了14倍。2001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为870.7亿元,2017年达到7987.7亿元,17年增长了9倍。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对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的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图4是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变化趋势图:

图4

由上图可知,2009年之前,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国内旅游总花费之间的差距不大,从2011年开始,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17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是农村居民的4.7倍。

3.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对比

2001年和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分别为708.3元、1024.6元,17年增长了1.45倍。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远远落后于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4]2001年、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分别为212.7元和603.3元,17年增长了2.84倍,增长速度也非常缓慢。我国主要依靠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来实现旅游收入的增加,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通过增加人均消费可以迅速增加我国国内旅游的总收入,也可以减轻旅游业的环境压力。图5是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变化趋势图:

图5

由上图可知,2001年至2017年的17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用在国内旅游方面的消费变化不大,二者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2001年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是农村的3.33倍,到2017年降为的1.7倍。

(三)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10863.1亿元,2017年达到827122亿元,17年增长了近7.46倍,其中2003年至2007年的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GDP的增长速度降为9.7%,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对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复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表1是我国历年国内旅游总花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数据:

表1

续表1

图6是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图:

图6

由上图可知,2010年之前基本维持在3%左右,2011年之后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稳步增长,2017年达到最高的5.5%。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四、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旅游经济增长主要靠规模效应,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缺乏长远规划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不注重长远规划,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这种旅游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没有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旅游过程中环境保护力度不够。在旅游过程管理中,为了节约成本,忽视了景区的长远发展,基础服务不到位,顾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大大降低,并通过口碑相传对景区形象起到负面影响。整个景区管理不规范,导游素质参差不齐,强迫购物的情况时有发生,每到旅游旺季经常发生顾客投诉事件,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影响景区形象,逐步丧失景区的竞争力。许多景区管理模式落后,粗放式的管理不能适应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区域环境污染总体规划思路如图7:

图7

(二)环保意识不强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环保意识缺失。有些政府部门缺乏长远发展眼光,认为旅游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没有起到监督作用,旅游企业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不强,造成环境污染较重。[5]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严重,旅游企业没有担负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旅游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也不够,在顾客的食、住、行、娱、购等方面没有灌输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旅游做得不到位。顾客的环保意识不强,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垃圾、塑料瓶、食物残渣随手丢弃,景区每天需要大量的人力清理顾客留下的垃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简单

我国近几年的旅游人数、旅游规模居全球首位,庞大的旅游市场对景区环境造成不小的压力。各个景区在黄金周期间人山人海,景区超负荷运营,降低顾客的满意度,对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靠增加游客数量扩大旅游收入的方式不可持续,我们要转变旅游发展思维,由规模经济向质量经济进行转变。虽然我国人均收入增长较快,但人均旅游消费增长速度较慢,我们要在提高人均旅游消费上多下功夫,提高人均旅游消费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减少对景区资源和环境的影响。[6]表2是我国历年国内旅游总花费、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数据:

表2

(四)缺少旅游相关法律

旅游法律法规可以规范旅游企业的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缺失,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缺乏对应的参考标准,造成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对当地景区的监督管理不到位。[7]个别景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淡薄,连旅游法中有关环保的规定也不执行,造成当地旅游资源野蛮开发,浪费情况较为严重,废水废气随意排放,对当地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来说明。这是一篇小说,常规的教法是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讲起,笔者选择的是将小说的标题切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小说标题可以切片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个元素,既交代了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形象),高度概括了林冲风雪之日在山神庙手刃仇人的主要事件(情节),又渲染了环境气氛,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从标题切片分析,切口小,可供挖掘的意义却深。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中西部和东部相比,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近几年中西部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差距依然存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在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等方面差别明显,由于中西部地区的GDP收入较少,城镇居民旅游人数、农民居民旅游人数和东部相比差别很大,人均旅游消费也没法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提并论。中西部游客喜欢到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旅游,进一步加剧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旅游收入差距。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指数分别为0.56、0.47、0.23,表3是2016年国内各省份的旅游产业发展指数:[8]

表3

五、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一)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之前,应充分论证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达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时时对环境进行检测,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评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时收集相关环境数据,利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建设过程中资源使用情况和环境污染情况,注意建设过程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把各种污染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景区的饭店建设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用低碳的标准进行建设。酒店的装修采用低碳环保材料,选择节能型空调、灯具、电器,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将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考核指标。[9]广西在开发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过程中,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较好,避免了旅游企业的短视行为,游客对风景区的原生态赞叹不止。

(二)加强旅游过程管理

旅游过程的管理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过程管理中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旅游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在顾客旅游的全过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景区饭店食材采用绿色食品,景区车辆选择无污染的新能源汽车,住宿过程中尽量避免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整个旅游过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0]2.游客自身也要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尽量采用徒步旅行的方式,旅行过程中,塑料瓶、垃圾袋、食物残渣尽量分类整理,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景区尽量做到精细化管理,使顾客在旅游的各个时期都能做到环境保护。3.我国目前的旅游购物在整个旅游消费中的比重还不高,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尽量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来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激发顾客的购物欲望,增加旅游收入。景区要杜绝包装奢侈的纪念品,倡导绿色购物,发现可能对景区环境污染的物品,坚决予以取缔。4.坚持旅游过程中对导游的监督,树立导游的良好形象。除了用旅游法加强对导游的规范管理之外,各地政府要出台符合本地情况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导游的约束,让导游的阳光、文明形象伴随顾客整个旅游过程。导游的形象对景区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有助于景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2011年购置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通过运营发现平均每位游客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原来的132g降为48g,效果非常明显。

(三)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由传统资源型增长方式转变为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景区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都是当地农民,从业人员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从业人员的行为与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要不小差距。通过对全体人员的培训,实现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知识、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面提高,降低旅游业的经营成本,减少旅游资源的消耗。对景区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把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执行。浙江省特别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了浙江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人民网对全国5A级旅游景区综合影响力进行排名,西湖、千岛湖等六家景区进入全国50强,占比达到12%。

(四)突出旅游品牌推广

在景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突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培育原生态旅游项目。结合本地特色,对景区进行准确定位,切记相互模仿、相互抄袭,开发出独居特色的旅游品牌,并进行推广和使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改变旅游经济增长模式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收入主要靠旅游人数的增加,景区旅游人数增加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节假日景区游客爆满,人山人海,降低顾客的旅游体验感。人数增加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垃圾增多,资源破坏严重,这种靠旅游规模增加带来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我国人均旅游花费和发达国家相比非常少,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速度落后于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今后旅游经济增长应在游客人均花费上多下功夫,提高人均花费增加旅游收入。

(六)制定完善的旅游法律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在旅游法的基础上,加大对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11]制定全国旅游的战略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提升区域旅游的竞争力,各个区域要做到优势互补,特色鲜明,注重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景区建设、日常运营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旅游企业的日常行为符合有关法律的要求。

(七)加大旅游的宣传促销

旅游宣传可以提高景区的旅游收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通过宣传扩大景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做好旅游宣传策划,针对旅游资源优势,制定合适的宣传口号,通过广告、宣传画、旅游图、明信片、网络等多种媒介积极宣传景区形象,扩大景区的吸引力。除了对景区进行整体形象宣传之外,还要注意旅游产品的推广,景区饭店、景点、购物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大宣传力度,使旅游企业的食、住、行、娱、购等各个方面融为一体,树立旅游企业的良好形象。[12]加强旅游各个环节的管理,在食、住、行、娱、购等方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顾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让顾客口口相传,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VR/AR技术在宋城、上海迪士尼、华侨城等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上海迪士尼和华侨城欢乐谷利用这种互动体验技术为景区增加了人气,促进了当地景区的收入。通过新技术的宣传,使顾客对景区有更多的认知,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13]

(八)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期、某一区域的环境承受力,承载力对于景区环境的作用巨大,加强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景区的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进行综合评价,找到适合景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阈值范围。[14]充分利用大数据、GIS等软件优势,对景区环境承载力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深度挖掘,通过模型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景区的战略规划做好数据支撑。重点研究景区环境承载力的时间动态影响、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不同区域之间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承载力的时空耦合等,通过环境的前沿科技促进景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游客承载量控制较好的是厦门鼓浪屿,鼓浪屿景区确定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为6.5万人次,对景区游客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取得较好的效果。鼓浪屿各个景点人流分布均匀,顾客的满意度很高。轮渡实行游客与市民航线分离,减轻早班、晚班人流上下岛的压力。

(九)加大环境容量的研究

线性优化法是将环境容量变为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以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目标函数进行求解。

目标函数:Max f(Q)=∑DTQ

约束条件:∑AQ≤Cs-Ca

Q≥0

其中:Q=(q1,q2,q3……qm)T

m-污染源总数

n-空气质量控制点总数

qi-第i个污染源的排放量

csj-第j个空气质量控制点的标准限制caj-第j个空气质量控制点的现状浓度

aij-第i个污染源单位污染物第j个空气质量控制点的浓度贡献

di-第i个污染源的权重系数

六、小结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靠旅游规模提高旅游收入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改变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显得极其重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促进旅游收入的增加。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旅游相关法律欠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带来收入的增长,人均旅游消费增长缓慢。旅游人数的增加带来很多问题,环境保护压力巨大、景区污染严重、顾客的旅游体验感下降等。我们要加大旅游相关法律的制定,从法律层面促使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使企业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管理。政府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旅游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奖优罚劣,对于资源和环境保护不力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对景区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用低碳环保增强景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参观。我国要在增加旅游人均消费上下功夫,提高人均消费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购物消费所占比重较小,今后要加强引导,改变景区的商品供给结构,增加顾客的购物热情。分别对东、中、西部区域的旅游业进行研究,研究各个区域的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加大对区域旅游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收集相关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适合当地情况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花费旅游业景区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春开拍小礼物
情况不同,“花费”不一样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