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劳模精神”进校园:价值蕴涵、育人资源开发与推进路径

2018-12-31 03:53任少平任少伟
关键词:劳模进校园育人

任少平 ,任少伟

(1.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2;2.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一、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劳模精神”进校园的价值蕴涵

劳模是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楷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讲话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1]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高校深入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也是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让劳模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讲述自己的成才故事和亲身经历,用真情真事真话感染感动感化学生,促使劳模精神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导向在大学校园中蔚然成风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深度跟进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劳模精神”进校园育人资源挖掘开发、转化应用与实践路径研究,对于进一步集聚丰富高校劳模精神育人理论和实践,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德育功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二、新形势下高校“劳模精神”进校园育人资源开发与推进路径

(一) 培育“新智库”:集聚优势研究资源,组建“劳模精神”学科交叉协同研究团队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推进实施,“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研究热起来,组建“劳模精神”学科交叉协同研究团队,跟进加强“劳模精神”理论研究,将“劳模精神”研究成果转化为劳动创造力量,充分彰显高校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重要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积极整合高校工会和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主要部门或机构资源,以劳模文化研究为牵引,吸引不同学科背景专家学者、研究者组建“劳模精神”学科交叉协同研究团队,聚集优质研究资源,试着从多学科视角开展劳模价值文化、劳模精神文化、劳模制度文化、劳模品牌文化研究系统性深度研究,深入挖掘劳模崇高品格和育人价值,丰富累积一批“劳模精神”研究成果,打造劳模文化研究与决策咨询智库,为指导引领高校“劳模精神”进校园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二)聚焦“主渠道”:开发“校本教材”,让“劳模精神”进课堂

全面检索、收集梳理高校所在省区域内“劳模”群体事迹材料基础上,依托“劳模精神”学科交叉协同研究团队,研究加工、集中编写“劳模精神导读”“劳模教学案例”等校本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深入诠释劳模价值,反映劳模精神内涵。推进“劳模精神”进课堂,把“劳模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针对专业课程难点或学生现实思想困惑,邀请在技术、业务上有专长,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行业劳模组建劳模讲师团,建立劳模讲师团数据库。走进校园,讲述发生在劳模身上的精彩故事,用劳模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与学生面对面研读劳模,分享劳模感人事迹,传承劳模高贵品质,让“劳模精神”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劳模心心相印,脉脉相通,同频共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象化,使广大学生可知、易感、能学。同时,积极编写劳模专题简报,让本土化劳模读物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网站等学生公共学习场所传播,用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引导学生、启迪学生、鼓舞学生。

(三)建好“主阵地”:开展“走进劳模”系列主题活动,建立“弘扬劳模精神名师工作室”

伟大的民族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劳模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主动契合时代需求,为我们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高校应主动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基本功能,主动融入,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劳模精神”进校园协同机制建设。积极整合校地资源,争取地方支持,集成资源优势,建立校地“劳模精神”进校园联席会商制度。“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人格化和现实化。共建一批“新时代劳模创新名师工作室”和“新时代劳模精神弘扬工作坊”,把它们建设成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孵化器”、“催化器”和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记者团采访劳模,整理编纂劳模口述史,讲述劳模的成才故事和亲身经历,用真情真事真话感染感动感化青年大学生。组织大学生开展“劳模伴我成长”、“我心中的劳模”等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召开“读劳模、话劳模、争劳模”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提炼贴近大学生的小故事、小画报、小文艺、小动画,让劳模形象生活化,增强互动性,增强青年大学生对劳模的认同感和亲近度;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劳模服务队,组织学生开展关心劳模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志愿实践活动中,争做最美劳动者。

(四)打造“共同体”:构建“劳模—学生实践育人共同体”,让“劳模精神”走心入脑

积极争取当地市级总工会、妇联、团委、文明委或文明办支持,设立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劳模精神”。一是遴选一批具有产业特色明显、技术优势显著、适合开展现场教学、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团队或工作室设立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并以劳模名字命名。二是引导高校与基地结对子,组织学生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劳模工作,发掘学生创新创造巨大潜力,坚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理念。三是积极构建“劳模—学生”实践育人共同体。“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劳模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实践的、创新的、鲜活的、生动的存在,随着时代进步,“劳模精神”会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身处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拥有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和无限机遇。新时代孕育新使命,新时代蕴含新担当。劳模在新时代必将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 “劳模精神”始终绽放时代风采和时代印记。

高校在建构“劳模—学生”实践育人共同体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接受“劳模精神”熏陶中主动觉醒和内在生长。鼓励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类型“劳模”,将众多“劳模”邀请走进校园,聘请“劳模”作为自己成长的“人生导师”,虚拟设立“劳模班”,开设系列成长主题讲座,让“劳模精神”浸润学生。同时,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探索聘任和邀请“劳模”担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名誉指导教师和“社会实践名誉辅导员”。高校应建立实践育人专项扶持基金,积极营造“劳模精神”进校园良好生态,持续巩固、保障推进“劳模—学生”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最终形成“劳模—学生”良性互动实践育人效应,真正使“劳模精神”走心入脑,在校园落地生根,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五)发挥“引领功能”:让“劳模精神”引领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在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迫切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使其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劲动力。当前我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需要依托人才的培养得以供给,而人才的培养恰恰需要教育和教师发挥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3]把“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与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倡导教师学劳模、当劳模,以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价值引领能力为核心,把爱岗敬业、奉献事业与追求理想、传授知识、塑造心灵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成为学生的“倾听者”、“陪伴者”和成长成才的“领航者”。

猜你喜欢
劳模进校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