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萌,高 敏
(1.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2.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青年教育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从现有的关于本主题的研究文献看,对于青年人在行为方式、思想教育、目标引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和相关人士都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与探索。从研究主体看,研究者多为高校教师或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从研究年份看,多数集中在2014—2016年[1];从研究方法看,大多采用数据分析、文献研究和总结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成果和数量上来看,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成熟的研究方法,数量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迈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挑战,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实现更好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握世界发展潮流,着眼未来发展,对此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和指引。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教育思想的讲话的研究,我们能得到更多新的启示。
习近平的青年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青年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和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
第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青年作为现实社会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恩格斯对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过这样的描述:“实现工人运动这一伟大变革的只能是德国的青年。”[2]这是恩格斯对德国工人运动的评价,他充分肯定了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不断对青年进行教育培养,促进他们在思想、智力和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提高。
第二,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青年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一项理论都对青年教育有着独到见解,对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如邓小平的“四有新人”理论要求广大青年人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1983年提出的关于教育事业的“三个面向”,不仅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对所有青年的个人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
第三,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思想。中华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体系,将民族精神中蕴藏深厚的爱国思想和自强不息等崇高精神融合到教育事业中,培养了一批批具有高学识、高素养和高洁精神的中华脊梁,使得中华民族在一次次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化险为夷,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产生的重要来源。
第四,来源于习总书记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习近平在基层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切身认识和体会到青年教育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重要作用。青年时期习近平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立志要为人民办实事、办大事。15岁时他下乡到梁家河插队,克服了重重困难;20岁时担任梁家河大队书记,带领村民建起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他还挤时间坚持不懈地学习,山坡牧羊、田间地头都能看到他努力学习的身影,正是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支撑习近平带领基层民众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正是从书本中获得的精神指引习近平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这些都使他认识到教育对青年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3]。
习近平依据青年教育的现实发展实际,立足我国国情,从教育的目标、青年自身的奋斗目标、时代精神等五个方面对青年教育事业做出了新的发展。
第一,从教育目标来看,应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这也是教育发展的最高目标。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各项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严重匮乏,使得我国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面,从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精神的培养。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国外各种思想文化流入中国,其中一些消极负面的道德思想难免对青年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习近平察觉到这一问题后,对青年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要求在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时,开展对青年的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具有更高道德追求的“四有新人”。
第二,从青年自身的奋斗目标来看,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前进动力,正确的理想信念对青年奋斗方向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引导作用,它是指引青年不断发展前行的灯塔。习近平提出了要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作为生活在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在确立人生目标时,应当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地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共同努力,砥砺前行,共筑中国梦。
第三,从时代精神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必须要凸显。这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凝聚了全党和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我们党作出的重要论断。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有义务、有责任也有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实践的过程中,做到“勤学、立德、修身、明辨、笃实”,弘扬优良传统,自觉树立崇高人生理想,致力于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高内在文化涵养。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悠悠5 000年历史,中华精神生生不息。广大青年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上汲取能量茁壮成长。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发展的优秀硕果,蕴藏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五,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要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垂范作用。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教书育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会对学生起示范引领作用,很多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程度比较高,认为教师做的都是对的,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动作,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仁爱之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此外,还要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思想道德建设,以正确的行为示范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感化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因材施教,促进青年大学生更快更好发展,迅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
综上所述,习近平依据青年教育的现实发展实际,立足我国国情,从教育的各方面对青年教育事业做出了新的发展,是新时期指导我国青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向标。社会各界都应充分认识自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承担己任,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境界,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四点:
第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是基于我国当前的发展要求和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教育的现状提出的,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第二,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论的发展来源于实践的进步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教育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来源于对优秀文化精神和教育方式的批判继承和创新探索。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明确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户外“第二课堂”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5]。
第三,实现了继承和发展的辩证统一。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青年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首先肯定了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培养;其次,吸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要求对青年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提高其知识储备和思想道德水平。
第四,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这主要体现在与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与青年教育实际相结合。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胜期和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发展背景,结合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习近平提出青年教育的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和教育。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实践同时需要理论的指导。新时代对青年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要在如何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几点上下功夫,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要突出青年教育政治性。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青年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青年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认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青年教育工作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对青年的政治认同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青年政治热情不高,政治意识不强。习近平2013年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写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因此,要理直气壮地突出青年教育的政治性,需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在广大青年中加强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其次,要加强广大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指出各级各类机构都要积极协同开展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要体现青年教育时代性。新时代青年教育需要体现时代性,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途径都需要与时俱进。一个时代的青年,如果在他们身上看不到这一时代的烙印,就无法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和真实的内心世界。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组织形态和社会结构产生巨大冲击,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构和重构,这些都会导致青年的情感认知、思维特质、生活观念等呈现出网络化特征。这就要求在青年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网络载体,与其紧密结合。我们要适应广大青年行为方式新常态,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实加强网络教育主阵地、主平台、主渠道建设,立足思想引领,确保网络教育有高度;坚持内容为王,确保网络教育有深度;遵循平等交流,确保网络教育有广度,不断开创网络育人新格局。
第三,要加强青年教育实践性。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7]因此,在青年教育中,不能忽视社会实践。它能帮助青年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提高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实践过程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应当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践这一途径,达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目的。这就需要从青年的真实生活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着重引导青年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的创新精神和提升青年的实践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8]。青年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最新成果。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紧紧抓住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的时代主题,对于指导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科学的人生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