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环节”教学模式转化数学学困生

2018-12-29 09:13孟创斌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教学

孟创斌

摘 要: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升学率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并且人们也以其作为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这就导致学校在教学上更侧重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从而忽视了学困生的教学,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学困生学习越来越差。这严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学困生的有效教学,注重其知识生成的过程。

关键词:三环节;数学教学;学困生

在数学学习方面,主要由于学法不当、行为不良、兴趣缺乏等因素导致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不高,难以按照数学教学的相关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笔者尝试运用我校“三环节”教学模式来转化学困生的学习。

我校的學习目标“三环节”教学模式指的是展示、解析“学习目标”,训练、达成“学习目标”,检测“学习目标”三个环节。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以“目标教学”为主线,以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核心,以教师、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解析、自学、合作、交流、训练,检测”为流程,最终达到快捷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一、展示、解析“学习目标”

要完成本环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这个“学习目标”应该是一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考点)。二是这个“学习目标”要简洁明确,要具体,要能够检测,不能是假、大、空,无法检测。三是教师一定要简单地解析或提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明白白地知道:在本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要达到什么效果。四是教师一定要围绕“学习目标”预设学习指导,这个指导其实就是为破解重、难点、达成“学习目标”而拟设的方法、途径、练习题等。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困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使他们热衷于数学这一科目。学困生不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难以自觉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是,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就会非常积极地参与。例如,有一节数学课的内容是“走进图形世界”,这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灵活使用多媒体仪器,在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拆分成三角形,或者将三角形组合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这种图形之间的任意组合拆分将使学困生感受到了数学魅力,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积极投入到实际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使学困生认识到图形的本质,掌握图形变化的真谛,了解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来使学生走进图形的世界。

二、训练、达成“学习目标”

(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在备课环节想清楚、准备好破解学习目标中重、难点的“工具”,或者就是预设好达到这个“学习目标”的“阶梯”。其实就是拟设好问题、练习、例题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破解重、难点,达成“学习目标”。

(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在备课环节想清楚、准备好破解学习目标中重、难点的“方法”。其实就是教师要准确判断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选择好学习类型。即就是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是自学还是讲析,是识记还是演算、证明(一定要考虑清楚、要求清楚,不能含糊)。

(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把握好基础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两个关键点。前面一个是铺垫,后面一个是目的。尤其理科课堂,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掌握关键点(比如从已知推导到结论,或者从结论推导到已知)。

(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先天优势”),要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数量(不能一味地让所有的学生回答同一个难度的问题,其实,对于学困生来说,回答那些有难度的问题,除了是又一次打击和难堪外,别无所获。)要尽可能地照领到所有学生。

(五)在这个环节中,小组合作有争议、有异议的问题交流要明白小组学习不要求讨论概念、定义或者地点、人名或一眼就看出的问题。所以,不要牵强附会地把属于自学的内容强加给小组学习。其次,是讲析还是自学,或者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是否预习、预习的充分与否来确定,也要根据学科和所学内容来确定,不能一讲到底,更不能千篇一律的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最后,无论是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都要把问题提具体,把要求说明白,把学习讨论的时间明确告诉学生。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深度或难度,并根据需要做一些提示或暗示。

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作记录、做笔记,切忌动口不动手。自学或合作学习的时间一定要充分,要放开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尽量巡回指导每一个小组的讨论、学习。

三、当堂检测“学习目标”

这个环节主要是检测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是检测本节课教学效果的环节。

当堂检测题的设计尽量做到少而精,适量适度、适时有效。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检测,要能提升学习能力;对学习重点知识的检测,要突出学习难点。既要让学生吃得饱,还要让学生吃得好。每一节课的检测要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批改、评议、分析错误原因,出错的学生,让其及时弄懂,纠正错误。检测方法要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学生做题,也可以进行问答;既可以要求独立完成,也可以要求相互检查;既可以让学生开展游戏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不论什么样的方式,都要注意让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其提高。

参考文献:

[1]游秀英.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和转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8):53.

[2]侯雪梅.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4):83.

注:本文为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2018]PLG499)《农村初中小班化“三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对学困生成绩提高的策略研究》成果论文。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