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8-12-29 09:20李元飞
新课程·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体育

李元飞

摘 要: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锻炼的有效途径,在初中的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强的必要性。从教师引导作用、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实践训练几方面入手,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为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健康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更好地锻炼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情绪调节,必须在体育课堂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身体锻炼的同时实现心理素质的提升,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意志品质的锻炼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全面,充分遵循素质教育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考虑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促进全面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初中的体育课堂中,对学生的坚持性、对抗性、团队意识都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其他课堂的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所以为了实现学生意志品质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必须要在体育课堂中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很多都是团体进行的项目,需要学生之间良好的配合,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才能很好的完成。在此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就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

在体育课堂,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会产生彼此之间相互的连接和摩擦,最终通过消化进行化解,是自身融入集体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情绪的有效调节

实现情绪的调节,不仅是对自身情绪的调节,这其中更包括对其他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情绪合理、良好、礼貌的表达,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步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体育锻炼还具有发泄不良情绪、调整自身心理状态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自控能力,在心理成长中有着积极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一)全面、合理的教师引导

在体育课堂进行中,教师经常会用到竞技项目,其最终的胜负结果,会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比赛成绩只是结果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比赛前的准备和比赛中的心态调整、技术运用。只有通过比赛,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成绩,以此激励学生对面对困难时,涌现出挑战精神,逐渐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通过这种身体锻炼与意志磨炼的方法,从最根本的地方出发,防止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影响今后的心理成长。同时也尽可能地避免课堂上出现的争吵,或是由竞技结果导致的矛盾发生[1]。

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勵,引导出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更积极的看待得失,勇敢的面对挑战。

(二)组织高效课堂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组织课堂活动,以活动内容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内容教学,并配合展开心理教育。

例如,在课堂上组织接力跑比赛,把学生按照身体条件,均匀的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对最终获胜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失利的小组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并在比赛结束时将所有学生组织在一起,对比赛的结果与过程进行讨论。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展现出正面的情绪,主动承担责任,同样也会有学生发出抱怨的声音。教师在这时要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向着正确的方向引导。让学生明白团体项目竞赛的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学会配合,在团体中发挥出积极的声音和作用,不要让比赛的结果左右情绪,对队友产生负面的影响,使竞赛失去本身的意义。学会更加客观积极的看待问题,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自身心理素质。

(三)多样性实践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丰富的教学项目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教学,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以跳绳教学为例,跳绳是中学体育课堂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对学生全身协调性机能、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力的考验。如何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完成100下,达到教学标准,这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作出适当的鼓励与赞扬,尤其是针对身体素质不强的学生,教师更要积极进行引导,使其坚持不懈的练习,逐步实现对自己的体能进行突破,并提高心理素质。在进行跳绳练习中,也正是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落实到每一个课堂内容之中,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体育教学的常态,让学生有“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同时培养挑战自我、不畏困难的勇敢态度。

通过实践训练的强化,学生可以有效的在教学内容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达到学和做的统一。同时,加强教师的课堂引导、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可以帮助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好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永生.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探究[J].好家长,2017(68):13.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初中心理健康体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