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珍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信息技术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的应用,重点在初中信息课中出现的问题和如何去进行解决出现问题的方法,更好地去提高学生对信息课的兴趣等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存在意义
现代的社会发展中,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学生进入到初中阶段,所学的文化知识课增多,也要面临着中考成绩等压力的各种情况,学生学习要更多的时间,学生自主的时间和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面对繁重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解压和放松,体育活动、计算机、社团活动等无疑就是最好的解压的方法。学生在面对众多的学科和作业时,他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作业的书写,可以充分了解社会信息和动态,以及更好地接触社会,增强学生面对各种学习压力的抗压等,所以计算机课程都是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的
课程。
二、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学校都在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得轻松,玩得开心;但还是有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为了各科文化成绩,仍将文化课的“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对于一些辅课不重视,如美术、音乐、计算机课等,能推掉就推掉,让学生失去很多学习的乐趣。计算机的教学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的上机时间少,实践机会不多,难以将理论真正转化为实践。加上学校和家长都不重视计算机的教学,以及误认为学生使用计算机会影响学习,而阻止学生使用计算机。
1.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思维之间的矛盾
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早更快地得到最新的信息。现在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迫于升学的压力,各类文化课考试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涉及很少,致使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把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压缩,甚至取消计算机课程这一所谓的副科;而部分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也存在按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2.教师知识老化与课程内容更新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计算机知识的快速更新,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去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加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去进行教学,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及水平通过自学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程度,这一情况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计算机教师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节奏。
三、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学校及教师要改变观念
学校应把计算机课程当成重要的课程进行学科建设。老师要掌握计算机课程的相关知识,又要了解传授的方式,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指导思想,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课堂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又可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将自己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吸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充分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作品等方法,充分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中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部分老师在讲课都是进行枯燥的“讲课”,在课堂上给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时间很少。因此,教师必须创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备课时应计算好自己讲解的时间与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精心设计好课堂流程;对课堂出现的紧急情况灵活解决,以保证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4.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仔细的观察和了解,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才能更好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和计划。通过教师合理的安排和计划来教学,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5.重视计算机教学器材的配备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学离不开计算机这样的硬件设施,相应的计算机教室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该配备相关的计算机教室以及计算机设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也要全面提升。初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理论与实际联系教紧密的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有时候理论知识讲得越多,学生会越糊涂,讲一节课不如操作几分钟。一节课教师一般应只安排十多分钟进行讲解、示范,空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上机进行实际练习,达到对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和理解的目的。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切身体验相结合,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的相符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
参考文献:
胡红艳.“任务驱动”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问(现代教育研究),2009.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