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怡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他们自己风格的民间舞蹈,虽然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有着不同的技巧性和美感,但这些舞蹈也有着它们的共同点,都离不开基本功的训练,可以说基本功训练与民族民间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民族民间舞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基本功训练对民族民间舞的重要性入手,对二者的整合及支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基本功训练 民族民间舞 整合 支撑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9-0078-02
俗话说得好“臺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就是在证明一个演员基本功的重要性,说明台上的成功,与台下基本功的训练是密不可分的。不论民族民间舞有多么的变幻莫测,其共通点就是基本功的训练,而且我国的舞蹈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把现代化的文化元素与传统的网络融合在一起,并且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完善,这就更需要每一位舞者能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舞出民族民间舞的特色和水准。
一、基本功训练在民族民间舞中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舞蹈演员,首先要具备的素质就是过硬的基本功,而且社会上每一门艺术都离不开基本功的训练,诸如美术、戏剧以及舞蹈,因此,舞者要想在舞台上绽放光彩,必须要对其基本功进行了解和认识,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功底,这样才能够进行专业化的舞蹈动作的训练。所以一个舞者必须要能够坚持不懈的进行基本功训练,能够在掌握基础动作的前提下去提升和各类表演技巧。因为没有天生的舞蹈家,也没有生就的舞台精灵,我们所看到的成功的舞台表演,必定是舞蹈演员在经历了寒冬酷暑的训练之的成就的。而且对于民族民间舞来讲,它不仅需要舞者能够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基本功训练与民族民间舞本虽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却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把舞台艺术形象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能让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因为每一位舞者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和条件不同,他们的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也是需要后天的训练和培养的,只有真正的下功夫,才能从一名普通人成长为一名舞蹈演员,才能舞出民族民间舞的灵魂。
二、基本功训练对民族民间舞的影响及作用
舞蹈就是舞者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各种舞蹈神韵,把民族民间舞蹈更加传神的表现出来,所以基本功训练不仅是民族民间舞语言的倾诉,更是神态的表现,要想俘获观众的心,就必须发挥基本功在民族民间舞中的重要作用。
(一)基本功训练可以提高舞者的身体协调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舞蹈特色各不相同,比如说蒙古舞比较粗犷、豪放,而云南舞蹈中多一些柔美的动作,可以说各个民族舞都各具千秋。但因为其神态、动作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舞者能够具有较强的身体协调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力”的表现形式。基本功的训练可以帮助舞蹈演员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与塑造,展现出民族民间舞的不同风格。
(二)基本功训练可以让舞者的动作技巧充分的展现
只有对舞蹈演员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才能让他们在舞台表演中变得更加轻松,能够坦然面对各个舞蹈动作的变化,把每一个动作技巧进行充分的展现。民间民族舞看上去只有简单的几个动作,但要具体的表演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基本功掌握不好,还会觉得许多技巧性的动作存在着非常大的难度,比如蒙古舞蹈中的“板腰”动作、藏族舞中的“缠头击鼓”动作等,都需要舞蹈演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就很难展现出舞蹈中的真实性。舞蹈本身就是起源于生活,尤其是民族民间舞,更是生活的写照,如果不能够将动作技巧娴熟的融入到舞蹈表演当中,就会使整个跳舞过程变得生硬,而失去美感和艺术性。所以说,加强基本功训练是为了让舞者的动作技巧得到充分的体现,展现出民族民间舞的精髓。
(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可以减少舞者的意外伤害率
大家知道,舞蹈表演中有很多种动作都具有很高的难度,舞蹈演员在表演中一旦不甚就会出现意外受伤的可能性,比如说跳跃、旋转、翻腾等动作,看上去只是简单的一跃,但如果不能掌握其动作要领,不能采用正确弹跳的用力方式,很可能就会出现脚踝扭伤等意外,或许会给舞者留下终生的遗憾。而且在民族民间舞中经常还会出现多个动作的连续进行,而舞者要想达到舞台效果,并且保证自身的安全性,就必须要掌握基本功,因为基本功训练可以教会他们正确的用力,掌握技术技巧,为各种动作提供缓冲、支撑,给多个动作的起、承、转、合奠定基础,提高自身的保护力度,防止意外伤害的出现。
(四)基本功训练可以培养舞者对舞蹈的理解能力
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而作为舞者要想在舞台上充分表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首先要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民间舞蹈的深意,才能够通过舞蹈动作把民间生活真实的展现出来。并且基本功训练还有助于舞者对舞蹈的理解,能够从舞台表演中体会生活的痕迹,舞出民族的风格,满足广大人民情感的需求。
三、基本功训练与民族民间舞的融合支撑
在对于民族民间舞的理解上,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民间舞蹈是民间艺术自创的一种舞蹈形式,没有专业的技术,不需要基本功,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放松,其实不然,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是人民大众生活的写照,但要想把它搬上舞台,舞蹈演员的基本功必须要特别扎实。
(一)基本功训练与民族民间舞是相通的
舞蹈基本功是从多科学家针对人体的构造,在不断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符合舞者身体需求及舞蹈要求的。从我国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等民族的舞蹈风格来看,他们的舞蹈大都是一种自然劳作的场景,而基本动作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体现劳动者的美,而且还能够使民族民间舞蹈变得更加艺术化,所以说基本功训练与民族民间舞蹈是相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民间舞的主要动作及特点进行挖掘和体现,使基本功与民族民间舞蹈和谐融为一体,并且把民间舞博大精深的内涵通过各个基本动作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说我国多民族的省份当属云南,在云南省26个民族中,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其中傣族的孔雀舞是大家最为熟悉和喜爱的,但要想把孔雀舞跳出灵性,除了要掌握节奏、韵律之外,更要注意基本功的掌握,要做到动作富有张力,还要具有柔韧性。只有具备这两种基本素质,才不会让整个舞蹈过程变得呆板而机械,才能够让孔雀像一种精灵展现在舞台上。
(二)基本功在民族民间舞中的融合支撑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些民间舞蹈需要十分夸张的动作来支撑,这就需要表演者有熟练的舞台表演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运用肢体语言来与观众进行交流,让观眾从舞者的基本动作中感受到民间舞的独特性。而且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把民间舞蹈艺术性的表现出来,让民族民间舞与基本功达到有机的融合,并且慢慢升华到一种完美的意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民间舞蹈的理解和看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所以优秀的舞者,必须要把基本功训练合理的融入到民族民间舞的表演当中,才能够使其更具有知识底蕴,促进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民族民间舞蹈要想得到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求舞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在舞台表演中把民间舞蹈的内涵和底蕴更好的发挥出来,让民族文化随着舞者的舞动而发扬光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杨军红.浅析中国舞基本功训练在民族民间舞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7,(12):157-158.
[2]岳成瑶.基本功训练与民族民间舞的融合支撑[J].新丝路(下旬),2015,(10):96-97.
[3]孙诗幔.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人才的基本功训练探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于萌.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郭俊峰,金暄.浅谈基本功训练在民间舞训练中的必要性[J].才智,2012,(19):261.
[6]杨勤.探究高校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其应用[J].大众文艺,2014,(23).
[7]许娜.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J].大观,2016,(05).
[8]孙诗幔.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人才的基本功训练探究——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李剑雄.略谈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以云南民族舞蹈演员为例[J].北方音乐,2014,(16).
[10]胡小军.舞蹈基本功训练有效方法探析[J].黄河之声,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