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事迹考略(五)

2018-12-29 09:28柯平
文学港 2018年8期
关键词:西湖荷花杭州

柯平

曲院风芋(上)

前不久杭州朋友搞了个皋亭雅集,去住了几天,为那里的文史同志宏扬地方文化的热情所感染,回来后乘兴翻出一大堆当地的山水志出来,准备再好好温习一下。见其中有本明代的《西湖志类钞》眼生些,钱塘俞似宗编,同郡黄克谦作序,著《武林梵志》的吴之鲸引言,都是本地人说本地的事,让人比较放心,更难得的是此书逃过四库系统的关注,即未经大内宫廷高级美容师施展其妙技。果然一开卷就有收获,卷首图之卷附西湖相关风景十八幅,为新安名家汪弘栻手笔,其中题为曲院风荷的那幅,让人看了深受打击,当然更应该说是受益非浅。画面上浅水一潭如脚盆大,周边皆异石嶙峋,石形俱作脚趾状,跟《苧萝志》里的西施庙地理风格相似,典型的四明山足特征,仿佛济公和尚在运用神功搬运净寺神木的同时,附带着也将它们捎来了。而潭中所现植物即所谓风荷,不过芋叶芋花,非荷叶荷花也。连我这个植物盲也能看出破绽,懂行的就更不用说了。好在有图为证,读者自可鉴赏。

古代所谓荷花就是芋花,这我以前是有些知道的,西湖的曲院风荷是曲院风芋,这我以前虽然不知道,私下里疑问也不是一点没有。因这玩意既为屈原喜爱而反复咏唱,又经汉乐府大力推广从而流播民间,一直以来知名度很大。而西湖的荷花,更因它的形象代言人白太守对此情有独钟,加上那时也没工商局广告专管部门进行审查,基本由自己说了算,想怎么吹就怎么吹,所谓“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枝”。这样还不过瘾,认为一千枝数字有可能是搞错了,实际数量远远不止,于是又是写诗更正称“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也不想想当初面积号称周三十里的余杭郡钱塘县,里里外外就这么点大,荷花三十里已将全县完全覆盖,就算当地人民都向汉代前辈学习,住在郦道元说的高崖洞穴、石室三所里面,不占面积,这一万棵松树又能种到哪里去?

而后来那些文学同行如写《西湖游览志》的田汝成,写《西湖韵事》的汪汝谦,写《西湖梦寻》的张岱等,在这基础上还要推波助澜,聚沙成塔,搞文化大跃进运动,这就有点雅过了头。比如晚明广陵人张京元就曾上过他们的当,买了这书当旅行手册,专程跑到去那里看大名鼎鼎的九里松,宣称唐代郡守袁公仁敬手植,凡九里苍翠夹道者,结果却大为不妙:回来写了篇《西湖小记》发牢骚说,“九里松者,仅见一枝两枝”。不知是否就是上附图中筑墙围之,似乎来头不小的那一棵。尽管如此,他还是相信当初一定是有的,“沧海桑田,恐北高峰上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这又很显然是上了另一个西湖广告商周草窗的当,

而曲院风荷的情况不一样,它不是数量上的多寡,而是内涵上的迥别。从本义上来说,这个字的真正意思从来没人弄懂过,因为古人不想让你知道。比如同为诗经,《诗郑风》隰有荷华。毛氏传谓:“荷华,扶渠也。”但《诗陈风》有蒲与荷。郑氏的笺却云:“芙渠之茎也。”一个说是花,一个说是茎,一个写作“扶渠”,一个写作“芙渠”,两位大儒在同一本书里对着干,后世那些儒自觉本事比不过他们,又焉敢随便插嘴。《左传》尽管已经涉及了问题的核心,依然扭扭捏捏不肯给个痛快,其昭七年“其子弗克负荷”条下杜预注云:“荷,担也。”难道荷花的茎干是铁浇钢铸,可以当扁担用吗?当然不是,只不过说茎底下的芋头形状长得像鸡旦,不能明说,闪烁其辞,自有他的苦衷。相比之下圣人所着《论语》“有荷蕢(實)而过孔氏之门者”的记录,这一句说得要更坦诚一些,但“蕢”、“實”形近而误,是可以肯定的。包括邢氏的疏語:“荷,担揭也。”担还是那个旦,而揭必为竭之讹或伪,因孔子家里断粮了,风声传出去,有个粉丝知道后就立刻挑了一担送上门来。考之孔氏生平,则此必在陈绝粮时事也。

文人们说话行事一向这样,不是正事的时候,一个个豪言壮语,意气风生,会当绝凌顶,刺手拔鲸牙,白发三千丈,谈笑静胡沙,天下事没有他办不到的,碰到正事的时候,胆子比谁都小,心眼比谁都精,打死他也不说,最多只能跟你玩点一字多义同音假借之类的游戏,还美其名曰是春秋笔法。杭州古代留下的那些历史记录,无论写《钱唐记》的刘道真(实为余杭县长刘真道,汉晋无钱唐县,即使正史也是这么说的,钱塘不过是为当时余杭县境内一海塘而已,而余杭县又隶属吴兴郡),写《杭州刺史厅壁记》的李华,写《胥山铭》的卢元辅,写《杭州新筑南亭子记》的杜牧,甚至吴越王钱镠自己和他的词臣罗隐,基本都是这样玩的。前者的《建钱塘湖广润龙王庙碑》,后者的《镇海军使院记》,如能写得稍明朗一些,告诉我们伍子胥庙明明吴山上有,为何又要在钱塘湖另建一座?镇海军节度使的新办公大楼究竟是在镇海还是余杭?今天研究杭州历史的人就不会有这么多困惑。因此,文献留下不少,真正能够起到帮助作用的不多。

既然文人们向往风雅和虚幻,喜欢中看不中吃的荷花,不喜欢中吃不中看的芋头,还不如请北宋杭州市长,即力主将西湖改作放生池的王黄州现身说法,来点实际的,其《小畜外集》里刚好有一首《栽木芙蓉》诗,其中云:“凌霜伴松菊,满地如桑麻。岁寒万木脱,斫笋留根查。春雷一声动,又长新枝柯。良因地脉宜,岂在人力多”,又云“阶前栽数根,换土拥新沙。浇溉汲御沟,盖覆堆野莎。经春不出土,入夏方有芽。穷秋竟憔悴,花小尤不嘉”,又云“会当求山郡,卧理寻烟萝。奉亲冀丰足,委身任蹉跎。”这到底是在讲植荷花还是种芋头,或许已无需解释。正因他的坦诚,获得西湖地主林逋表扬,有《读王黄州诗集》诗云:“放达有唐惟白傅,纵横吾宋是黄州。”而《宋史》志第五十河渠七东南诸水下引用乾道九年杭州市长周淙给皇帝的报告:“九年,临安守臣言:西湖冒佃侵多,葑茭蔓延,西南一带,已成平陆,而濒湖之民每以葑草围裹,种植荷花,骎骎不已。恐数十年后,西湖遂淤,将如越之鉴湖,不可复矣。乞一切芟除,务令净尽,禁约居民不得再有围裹。”这个周淙就是杭州首部地方志《乾道临安志》的作者,他笔下的杭州才是真正的杭州,同样,他笔下的荷花才是真正的西湖荷花。因此,这部比以后年代里所有写杭州的书加在一起份量还要重得多的书,如今绝大部分已灰飞烟灭,只残存薄薄的三卷,原因自然可以理解。

西湖的荷花实际上是芋花,而风荷就是风干之芋头,曲院即为贮藏芋头之官仓。在初步弄清了这一事实以后,那些利用汉语的丰富多义使出的障眼法就不灵了,哪怕把曲改成麯,再把麯写成(麦曲),再说它与鞠可以通借也没用,不管文字上玩出多少花样,粮仓依然只能是粮仓,里面藏的依然还是芋头,不可能立刻变成金疙瘩或碧螺春。如同白素珍的姿色再妖艳迷人,最后依然被证明只是一条白蛇。有更多的的证据能让这种纸上的风雅游戏现出真形,就拿令历代杭州长官感到头痛、连皇帝都为此感到苦恼的西湖水源污染问题来说,南宋一百五十年,与湖上画舫的桨声灯影箫管伎乐相映成趣的,是向湖里倾倒粪便的声音,即以《梦粱录》所记为例:一是“周安抚淙奏乞降指挥,禁止官民不得抛弃粪土、载植荷菱等物,秽污填塞湖港。”一是“御史鲍度劾奏内臣陈敏贤、刘公正包占水池,盖造屋宇,濯秽洗马(马桶),无所不施。以一城黎元之生,俱饮污腻浊水而起疾疫之灾。”尽管皇帝听了汇报后会说几句如“违者严惩”或“本根勿复萌孽矣”之类的杭州官话,实际上这一问题从未获得过真正有效的解决。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话都是在台上演戏骗人的,幕后的真相是沿湖的几千亩芋田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施肥,因芋头这玩意虽说是易长之物,但非粪浇则个头不大,且无香味。这就是王充在《论衡》里说的“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的意思了,也是屈原《楚辞离骚》里深情吟唱的“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但诗里这个“帏”字肯定是“围”字之伪,是被人动过手脚的。围即围湖成田也,要不令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感到骄傲的江南芋田技术又从哪里来?而这个“芋”字照例又是要写成“圩”的,就象杨万里的纪实诗《圩丁词十首》,其三云:“上通建徳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其四云:“南望双峰抹绿明,一峰起立一峰横。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见塍。”“南北双峰”也得改成“南望双峰”才是,不然四库馆臣的水平就体现不出来。

南宋是个奇葩政权,有人将它比之东晋,这是不对的,两者之间应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东晋尽管弱小,喜欢自吹,靠幻想生活,毕竟是独立主权国家。南宋同样弱小,同样喜欢自吹,同样靠幻想生活,但对金国称臣称侄,实际上是个老大罩着的小弟弟,傀儡政府而已,相当于前面的勾践或后面的溥仪。能被允许偏安一隅活下来,是靠以金国祖祭(伪称崔使君庙)为国祭以及岁贡两百万两白银买来的命。在那样动荡及贫穷的年代里,当地在宣和三年遭方腊屠城后,六年后的建炎四年又遭金兵焚烧化为废墟。小皇帝赵构住在汉钱唐县治即郦道元说的“高崖洞穴左右石室三所”里,美其名曰大内,文学水平确实很高,不愧为大内高手,县政府(时升临安府)只好搬到明因寺(临平明因尼寺,以风月著称)去办公。但乌鸦不懂文学,也不知皇帝是什么玩意。“绍兴初,高宗建行阙于凤凰山,山中林木蓊如,鸦以千万计,朝则相呼鼓翼以出,啄粟于近郊诸仓,昏则整阵而入,噪鸣聒天。高宗故在汴邸无山,故未尝闻此,至则大骇,命内臣张去为领修内司诸儿,聚弹射而驱之临平赤岸间。未几,鸦复如初,弹者计穷,宫中亦习以为常”(《四朝闻见录》)。被生世誉为生产秘色瓷的修内司原来被派去对付乌鸦了,可谓大材小用,难怪南宋官窖秘器瓷的数量留下来这么少。

实际上,像围湖成田、施粪种芋这种事情,在古代中国是生活常态,古人自己绝对不会感到有什么难为情,相反,这是国家财富和实力的体现,连自豪都来不及,哪能会有隐瞒真相欺骗后世的念头产生!问题是在他们爱好虚荣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后代眼里看来,比如什么皋陶的多少代孙或东汉钱唐公的别支之类,如让人家知道所谓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只是在湖里种点芋艿,如蒙上苍厚爱或皋亭神暗中保佑,一年下来有点收成,可以有碗美人西施发明的芋粉汤喝;而“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的风流和豪奢,不过讲个别不长进的士子将国家的读书津贴送进了瓦子,好在那粉头还讲点情义,临别前赏吃了一碗芋粉而已。百姓以食为天,纯朴勤劳,文人寻花问柳,风流自命,本属天经地义,无损此湖美名,偏偏写地方史的务虚不务实,爱美心切,恋乡成癖,认为西湖十景经多年精心打造天下皆知,连蒙古皇帝都为此神魂颠倒,不惜屈尊驾临,立马吴山第一峰。因此凡是与此湖相关的,都要认真维护;凡是与十块金字招牌相关的,更要重点保护,这样,从粮仓到麯院,或者说从物质到文化,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一个杰出的精神飞跃终于完成。至于到底是些什么人在捣鬼,中间起决定作用的又是谁,永远不可能获知真相。

啊,读书,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又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我们的先人限于生产力低下,又心比天高,气吞万里如虎,除了靠文字画饼充饥,实际作为其实相当有限,鸡窗昏灯,书写不易,偏偏汉字笔划又是那么复杂,加上又有人在其中故意使坏,信史二字,真是談何容易。但你可以读其书而疑之,不能起其于地下而问之。就拿所谓曲院来说,这地方到底在哪里?有关它的具体位置,事实上古代杭州官方从未有过正式说明,考南宋《淳祐临安志》仅在胭脂岭条下称:“在九里松曲院。路之西土色独红,因以名之。路不险峻,过岭则通大小麦(麯)岭。明代《西湖游览志》随后跟进,在这基础上加以发挥说:“九里松旁旧有曲院。曲院,宋时取金沙磵之水造曲,以酿官酒。其地多荷花,世称曲院风荷是也。”看明白了,地点又是九里松。即写《西湖小记》的张京元吃过哑巴亏的地方。更诡奇的是同样是这本南宋《淳祐临安志》,在“小新堤”条下又说:“淳佑壬寅资尹赵公新筑,自北山第二桥至麯院,步夹岸植柳,与苏堤同,通道灵竺,游者便之。半堤作堂甚伟,以憩游人。”同样是这本明代《西湖游览志》,在“赵公堤”条下又说,“淳祐中京尹赵与筹自北新路第二桥至曲院,筑堤以通灵竺之路,中作回(四)面堂、三亭,夹岸花栁,以比苏堤,人遂称赵公堤也。”北山改成北新,麯院又作曲院,四面伪作回面,三亭横空出世,一座曲院变成两座曲院,重修苏堤却又多出一条赵公堤,这些都好理解,要不《永乐大典》里的三十六个西湖以及更多的吴山又从哪里来,吾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奥秘又如何体现?

而我感兴趣的仅仅是,其中到底哪一座是真的,是花团锦簇的西湖水面上的,还是鸦噪猿啼的灵隐山下的?假如是前者,九里松为今天公交车到灵隐终点前一站;假如是后者,苏堤横卧湖心为里湖外湖分界;两者不是一个概念,绝非一句“游者便之”可以了得。到底是“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还是“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白居易《寄韬光禅》),这个问题最好能搞清楚。如果相信上记两种说法不假,则曲院原本只有一座,在九里松的就是在苏堤或赵公堤的,位置当在孤山附近,那肯定就更精彩了。湖中有丘,丘有金沙磵,冷泉所出,筑亭护之,栽松荫之。这样的话,当年躲在灵隐寺里写“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受人质疑的宋之问,和同样因写“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受人质疑的杨巨源,两位伟大诗人身后蒙受的不白之冤,或许可以因此得到澄清至少是部分澄清。而深受杭州人民欢迎的白太守的《冷泉亭记》,“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与其说在今天群山拥围的灵隐寺前,赵公堤三亭之一或许是它更合理的真身。何况这个“三”字,很可能是“五”字之讹或伪。“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即冷泉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景殚矣,能事毕矣。”五座亭子彼此相近如人掌之五指,这可是白太守自己说的啊;而西湖源出湖底渊泉,“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这也是白太守自己说的啊(《钱塘湖石记》);筑堤的目的正是为了保护泉水不受污染,这更是古今治西湖史的专家包括那些另有用心的也不能不承认的事实,又怎么可能是在远处的山上?看看晋人《十三州志》笔下的灵隐寺吧:“寺之东西瀵二水(语句不通,姑仍其旧),东曰龙源,横过寺前,即龙溪也,冷泉亭在其上。西曰钱塘,其流横大,下山二里八十步过横坑桥入于钱湖,盖钱塘之聚蓄也。”晋代的二里,折合现在也就六百多米,《韵会》:“瀵,方问切,音粪,水名。”《尔雅疏》:“瀵大出尾下,尾,犹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说文》:“坑,门也。”希望这个瀵字原文如此。而横坑的坑字跟瀵没有关系。

猜你喜欢
西湖荷花杭州
西湖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雪后西湖 暖阳
杭州龙井茶园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杭州旧影
夏天的荷花
西湖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