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幽雯, 马 茜, 吴 谐
(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 1. 骨伤科; 2. 护理部, 江苏 苏州, 215009)
随着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是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已经公认的微创手术[1]。但是,术后患者存在疼痛、创口血肿、腰部酸胀等不适症状,影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及愈后效果[2]。中医外治护理技术在辅助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简单易操作、价格便宜等优点,受到临床护理人员的青睐。本研究将中医外治三联疗法应用于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苏州市某三甲医院骨伤科首次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由临床医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临床表现腰痛并牵涉某侧下肢麻木疼痛;突出节段压迫的神经根与患者下肢症状对应;影像学检查(CT、MRI)显示有单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表现;患者首次接受中医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症;患者自愿加入本项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合并诊断脊柱滑脱、椎管狭窄、椎间盘或韧带钙化等腰部其它病症;有腰部手术史患者;未能行局麻手术者;有严重心肺疾病、精神疾病者;有语言功能障碍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女24例,男36例;年龄26~67岁,平均(54.27±11.31)岁;腰3、4椎间盘突出者9例,腰4、5椎间盘突出者23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28例。对照组女26例,男34例;年龄24~66岁,平均(52.14±13.42)岁;其中腰3、4椎间盘突出者11例,腰4、5椎间盘突出者21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28例。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包括:①常规补液及营养神经治疗;②除如厕或就餐其余时间尽量卧硬板床休息,下地时需腰围固定;③指导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如练习“飞燕式”、“五点支撑法”等;④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洁,及时对切开渗出进行处理,术后2周内禁沐浴;⑤嘱患者术后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忌烟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外治三联疗法,具体包括:耳穴埋籽、穴位贴敷、中药药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耳穴贴压法: 穴位选择:主穴为皮质下、神门、肾上腺,配穴为腰。方法如下:患者于术后1 h接受耳穴贴压治疗,用酒精消毒患者耳廓后,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单侧耳穴,嘱每日以拇指和食指对压3次,每次按压时间为2~3 min,按压程度以患者出现麻、胀、热、酸等反应为宜。每侧耳廓贴压3~5 d,如掉落随时更换,双侧耳廓交替进行贴压,共干预1周。
1.2.2 穴位贴敷法: 穴位选择:双侧环跳穴、委中穴。方法如下:患者于术后1 h接受穴位贴敷治疗,清洁局部皮肤后将成品穴位敷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研发)贴在穴位上,贴敷时间为12 h/d,共干预1周。
1.2.3 中药热熨法: 药方选择四子散: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吴茱萸各60 g,加入250 g粗盐,混合后装入布袋中,用微波炉加热至60~70 ℃,然后敷于患处。干预时间:患者于术后48 h后接受中药药熨,干预频次:1次/d,30 min/次,共干预1周。
1.3.1 下腰痛评分: 采用下腰痛评价量表(JOA)[3]测量下腰疼痛的严重程度。该量表包含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日常活动受限度3项,总分29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由研究者于术前1 d、术后1周进行测量。
1.3.2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在纸上面划一条100 m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 mm(0分),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0 mm(100分),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临床专业人员指导下于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由研究者于术前1 d、术后1周进行测量。
术前1 d 2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JOA评分比较 分
与术前1 d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术前1 d 2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疼痛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疼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疼痛程度比较 分
与术前1 d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多集中于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早出现腰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困扰[3]。目前脊柱外科多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该项技术属于微创手术,但术后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酸胀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早期康复的进程。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热熨等中医护理操作在减轻术后疼痛、酸胀炎性刺激等症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耳穴贴压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止痛方法。研究证实[4-5],当进行耳穴贴压治疗时,其缓解疼痛的机理可由现代医学来进行解释,即:①对耳穴的刺激可提高患者局部痛阈,使其对痛觉的敏感度降低;②刺激耳穴时,局部疼痛可与中枢系统传来的刺激相抵消,减轻疼痛感觉。因此,对于经皮椎间孔镜患者术后腰背酸痛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穴位贴敷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其具体原理是将所对证的药物置于敷贴上,再贴于需治疗疾病所对应的穴位上,此疗法通过药物作用与穴位按摩的双重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4,6]。选穴方面,“环跳穴”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主腰胁相引痛急;“委中穴”为膀胱经合穴及下合穴,为膀胱经经气深聚之所,故委中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缓解腰痛症状。两穴合用能疏通术后病灶局部气血,消减疼痛[7]。
耳穴贴压及穴位贴敷的干预部位均不在术后创面处,故术后1 h即可予此两项干预。中药热熨需敷于患处,不宜立即使用热疗,故选择术后48 h 进行此干预。中药药熨疗法是将所对证的中药经煎煮或浸泡后装入特制的布袋里,然后将其升温,并利用其余温对患处进行熨蒸。药熨方主方为四子散,由白芥子、吴茱萸、紫苏子、莱菔子组成,白芥子通络、止痛、消肿;吴茱萸镇痛、消炎;紫苏子祛瘀、化痰;莱菔子通气、导滞,四者合用,可达温经通络、行气消胀、散寒止痛的效果[8]。中药热熨[9]使药物的作用通过热传导传递到患处,促进患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的吸收,减轻相应肌肉、神经的充血、水肿,从而加强缓解局部疼痛的作用。本研究将三种中医外治技术相结合,共奏止痛消肿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中医外治三联法对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恢复。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