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济民
摘要:藏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民俗活动以及民族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心理、情感的独特表现方式,地域特色鲜明,形式自由活泼,舞蹈给人以安详和谐的美感,膝部的颤动、脚下的跺踏和腰、跨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核心动律。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 动律 体态 审美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092-02
按照罗雄岩先生《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书中“五种文化类型”的划分法,藏族民间舞蹈属于农牧文化型。该文化类型语言上多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按照于平《舞蹈形态学》书中“中国民俗舞四大色块”的划分法,藏族民间舞蹈属于藏缅色块。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金川夷人喜跳锅装。嘉会日,里党中男女各衣新衣,头包巾帕之属,罄家所有,杂佩其身,以为华瞻。男女纷沓,连臂踏歌,俱欣欣有喜色,腔调诘誳,无一可解;然观其手舞足蹈,长咏永叹,又似有一定节奏……”其中“岁时之乐”和“嘉会之喜”的锅椿是藏缅色块最为典型的民俗舞蹈。“锅”为“圆”意,“椿”为“舞”意,即“围成圆圈歌舞”。高原“一顺边”的美,丰富多彩的舞蹈形态,自娱性舞蹈中亦带有表演性成分。藏族民俗舞大体上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是藏语对歌舞的泛称,泛指载歌载舞,拉手成圈,据文字记载,“谐”在藏族历史中是一种最普遍、最繁荣的艺术形式。“卓”是歌舞相伴或歌、舞、念白结合的自娱性群舞。藏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独特的舞蹈审美特征。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地理因素
(一)自然环境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根据藏族居住区海拔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区,即:河谷地带、草原牧区和林区。河谷地区的地势较低,气温和降水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草原地区为藏族主要的牧区,这里区域辽阔但山势险峻;在河谷和草原牧区之间,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由于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高原不同的海拔高度所形成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形成了人们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
(二)生活方式
藏族民间舞蹈特点的形成,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也是来自高原民族的审美心理机制。“劳动时用歌声统一劳动节奏,传播劳动知识,鼓舞劳动干劲。比如播种时有播种歌,收割时有收割歌,挤奶时有挤奶歌,盖房夯土时有打夯土歌舞,打墙时有打墙歌舞等”。①可见,舞蹈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人们进行劳作还是平日里休闲都离不开舞蹈,在劳动之余,人们用歌舞的形式尽情情感宣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劳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歌舞。
藏族民间舞蹈存在多种形式,但“膝盖的屈伸动律”是藏族民间舞蹈最大的共性和最突出的特征,该动律的形成和当地人们的劳动动作依然是密切相关的,如织氆氇、铲土等。人们进行这些劳动,膝盖的屈伸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藏族民间舞蹈的体态上,“前倾”是常见的基本形象,这种体态的形成和当地人们的服饰有很大的关系。当地人们喜欢穿氆氇和动物皮毛织好的袍子,头上戴一些金银珠宝做成的头饰,沉重的头饰也是造成藏族舞者体态前倾的一个原因。
二、藏族民间舞蹈的审美核心点
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一顺边”的美,它体现在各种民间舞蹈的动律和姿态上,形成了特有的审美。由于地域分布較广,因此呈现出“同一个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舞蹈风格”的局面。遵从“风格”这一训练宗旨对其相应的动作元素进行整合,根据不同风格的节奏特点体会每个组合蕴含着的性格特征,以达到“动作体现风格”的训练目的。农区多喜欢跳“谐”(弦子),此舞通过连绵不断的屈伸动律以及舒展的上身动作,表现出弦子舞蹈流畅、自如、潇洒的风格特点。“卓”(锅庄),人们跳舞时喜欢不用乐器,此舞通过急促的节奏,灵活的舞步,大幅度的舞袖动作,掌握卓舞粗犷奔放、气势磅礴的风格特点。锅庄粗犷的动作和沉稳的舞步,体现康巴男子威武彪悍的气质特征以及锅庄舞蹈古朴、豪迈的风格特点。“热巴”(铃铛舞),此舞通过幅度大、难度高、技艺强的热巴舞蹈动作,结合独特的舞姿动律,来掌握舞蹈灵活敏捷、热情激昂、豪放潇洒的风格特点。
藏族民间舞蹈同类的舞种很多,由于各地区的“生态位”不同,同一个舞种,在动作、服饰、风格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如“堆谐”注重脚下节奏的多样性,重视上肢表演的“谐”,讲究舞袖的摆动;“热巴”则更重视技巧的难度。
藏族人民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的状态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藏族民间舞蹈中,最基本的体态特征为“松垮”“前倾”“含胸”“弯腰”等,从舞蹈的审美角度分析,给人一种安详和谐的姿态美。这些姿态动作会自然的体现在他们舞蹈动作中。从不同的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来看,归纳出它的审美核心点,即颤、踏、开、顺、绕。
(一)颤
“颤”指舞蹈时膝关节有规律的颤动,也可以叫做“颤膝”,分为大颤、小颤、柔颤和硬颤等。在藏族民间舞蹈的众多动作中,“颤”这一律动颇为典型,因此它构成了藏族民间舞蹈审美核心之一。藏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是多以下肢活动为主,下肢活动又以“颤”为主,它是协调上肢和下肢最巧妙的结合点。“颤膝摆胯、微动肩胸”是藏族民间舞蹈特有的舞姿美,可以说“颤”是贯穿于每个藏族舞蹈动作之中。“颤”是藏族舞蹈动律和风格特征的集中体现,它也被认为是藏族舞蹈最突出的风格性“符号”。“颤”这一律动和藏族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包括人们的服饰和劳动工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缺氧,人们在进行劳作时不能过于急促,气温寒冷多变,人们普遍会穿宽松的长袍劳动,为方便劳作人们会将长袍的袖子系在腰间,高原地形崎岖,人们往来其间不便,膝盖的颤动可以缓解脚步行进的压力。“弦子舞”,舞时男操胡琴,女挥彩袖,分班合唱,且歌且舞,舞者们跟随领舞男子拉出的胡琴颤音做有规律“颤”的动作,“颤”这一动律贯穿在整个“弦子舞”当中,典型舞姿有“颤拖步”“点步翻身”等。“颤”在藏族舞蹈课堂训练中是最先要学习和掌握的,培养膝盖的柔韧性和控制性,所以“颤”的训练对于学习藏族民间舞蹈尤为重要。
(二)踏
“踏”指舞蹈时脚有节奏的踏地。“果谐”舞蹈主要是脚的“跺”“踏”“踢”“撩”以及配合膝盖的颤动和手臂的甩动,其中“跺”和“踏”是“果谐”舞蹈步伐的核心。脚下跺步要有力量,踏步要清脆,每个动作快、慢、收、放相结合,刚柔并重。基本步伐有“两步慢两跺”“两步快两跺”“右踏前踢步”“左踢两跺步”“六步一跺”“两步两跺”等,步伐讲究铿锵有力、热烈活泼,整个舞蹈动作具有浓郁的劳动气息。表演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男女相互比赛的情景,令人愉悦、振奋。“踏”这一动律在“踢踏舞”中最为典型。“堆谐”又被称为“踢踏舞”,它属于表演性舞蹈,有着固定的曲调和舞蹈结构。“堆”在后来的演变逐渐变为脚下打点的踢踏舞形式,它在西藏拉萨地区颇为流行,所以也被称“拉萨踢踏舞”。舞步上有“单跺两步”和“两步一跺”等多种形式,要求在变化的节奏中踏出灵巧多变的步伐和韵律。“堆谐”的动作以脚踏地为主,自由活泼、热烈愉悦,脚下放一块木板,跺脚踏出不同的节奏,不受任何的限制,有着不同的特殊风格。由此可见,“踏”是藏族民间舞蹈审美核心点之一。
(三)开、顺、绕
“开”主要指在进行舞蹈时的脚位。藏族民间舞蹈当中脚形的动作,如“端腿”“跨腿”“踢腿”等动作都讲究勾脚外开的审美特征。“铃铛舞”中的“躺身蹦子”“空转小蹦子”等也以“开”为美。“顺”主要指舞蹈时手的动作和脚的动作为同一方向。“一顺边”的美,是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主要特征,也是藏族民间舞蹈特有的协调方式,其中有“顺摆”“顺悠”等多种运动方式。“绕”多指“绕圈”,即舞蹈时手带动舞袖绕圈。藏族民间舞蹈中,舞袖是特有的舞蹈方式,以“绕”为核心点,有“大绕”“小绕”“单手绕”“双手绕”等多种形式。
三、结语
一部好的民间舞蹈,必然是该民族心灵的对应物,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的总和。藏族民间舞蹈千姿百态,它产生于人们群众之中,舞蹈的“一顺边”,是人们在高原上劳动生活中形成和所持有的艺术升华。独具特色的藏族民间舞蹈,是当地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文艺工作者探究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素材。人们在劳动中表达欢快或自我宣泄情感,情之所至,不觉手舞足蹈。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许多传统民间舞蹈经艺术家加工整理搬上更大的舞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艺生活,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注释:
①丹增次仁:《西藏民间歌舞概说》,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丹增次仁.西藏民間歌舞概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3]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