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秋思》教学实录及赏析

2018-12-28 10:44曹丽芳李燕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童诗秋思虫子

曹丽芳 李燕

一、走进秋天

师:当夏蝉收起她的歌喉,当树叶开始泛黄,秋就来到了我们身旁。说到秋,我总会想起这首小令。(出示并朗读《天净沙·秋思》)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思念。

生:我听出了寂寞与悲凉。

师:在许多大人看来,秋就是寂寞的、悲凉的,可在童心的世界里,秋却是另一副模样。

二、秋天在哪里

1. 秋在不同的味道里。

师:一起来看王宜振爷爷的《秋天》。(出示,指名读)你为什么读得轻轻柔柔?

生:秋是悄悄来的,她有点舍不得夏,希望夏慢点儿离开。

师:夏秋更替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只用“一把桂子的香气”就轻轻松松完成了这种交替。一起来读这首诗。(生齐读)

师:秋就藏在桂子香香的味道中。秋还在哪里呢?(出示吴导的诗歌《苹果》)别急,请用你的目光把诗里的每一个字轻轻地抚摸过去。

苹果是太阳的孩子/他是一个爱红脸的小胖子/苹果是个小火炉/把美好燃烧/苹果是树枝上的一只鸟/它把一句话藏在心里/那就是——

师:现在,你可以说我会读了,谁来?(生读)请给诗加个结尾吧!

生:秋天来了。

生:我爱秋天。

师:好直白,来看看诗人的结尾——甜蜜。你更喜欢哪个结尾?

生:我喜欢“甜蜜”,它不仅写出了苹果的味道,还表达出丰收的喜悦和对秋的喜爱。

师:你能读出这份甜蜜和欢喜吗?(生读)有了好东西,你会怎么办?是自己独吞,还是与他人分享?如果是小蚂蚁——

生: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只有分享,好东西才吃不完!

师:(出示巩孺萍的童诗《分享》)现在就和同桌分享这份甜蜜吧。(生练习)

师:谁愿意跟大家来分享这份甜蜜?(生读)谢谢你俩的分享。秋藏在桂子的香气里,藏在苹果的甜蜜里,藏在不同味道里。(板书:甜蜜)

2. 秋在不同的色彩里。

师:秋还在哪里呢?(出示沙白的《秋》)谁想读?

(生读,把“扁舟”的“扁”读成了“biǎn”)

师:有一个多音字,他读错了,请帮他改一改。

生:如一叶扁(piān)舟。

师:扁舟,就是小舟。他的朗读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湖面上飘着一枚红叶。

师:好的诗就是一幅画,不同的读者会看到不同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湖面上有一枚红叶,秋天像一个小姑娘,坐在上面,慢悠悠地向我们漂过来。

师:这就是你独特的想象,美好又悠闲。请你来读。(生读)你读得多么悠闲啊!告诉我,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个词?

生:我喜欢“坐”。秋天是无形的,而在诗人笔下秋变成有形的了,就像一个小孩子。

师:她就像你哦。

生:就像我坐在扁舟上,正在慢慢地漂过去,荡过来,很自在。

师:你一边荡着,还一边——

生:我还一边看风景。

师:你坐在红叶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岸上看你呢。老师为它配了一幅图,可是,在你的想象面前,它就逊色了。如果我将诗中的“红”改成“绿”,你们看行不行?

生:不行。一般到了秋天,叶子会变成红色或黄色,而绿色让我感觉好像是春天。

师:秋天就藏在一枚红叶里。秋天一遍遍丰富着叶子的色彩。(出示图片)瞧,银杏叶金黄了,梧桐叶绚烂了。

生:秋明星来了,枫叶粉丝们好开心,热烈地鼓掌,把手拍红了。

生:它给我们遮阳,手被晒红了。

师:多有爱心。继续看,這是什么树?

生:灯笼树。

师:学校操场边就有好几棵呢。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

生:红红的灯笼花在枝头,多像公鸡的鸡冠。

师:好奇妙的想象!它不是告诉我们“起床啦!起床啦”,而是在告诉我们——

生: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师:不愧是小诗人!(掌声)

生:它提着灯笼,庆祝秋天的丰收。

师:满地落叶,又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们想写诗吗?那就打开本子,写下自己的独特发现吧!

(生自由创作后交流)

生(王茜茹):《公鸡》灯笼树是一只公鸡/枝头燃烧的火焰/就是它的鸡冠/现在/它不是叫我们起床/而是告诉我们/秋天来啦

生(杨婷):《金毯子》担心路着凉/树妈妈为它/织了一条毯子/秋姑娘/为它轻轻盖上

师:好温馨啊。(取出一枚树叶标本)这是五年前秋姑娘送给我的,现在我把它转送给你。(掌声)

生(顾娇娇):《婚礼》树下铺着/一条落叶地毯/秋新娘/在上面走过

师:哇,秋新娘!那地毯上将举行一场金色的婚礼!

3. 秋在不同的声音里,秋在生命的辽阔里。

师:秋在不同的味道里,也在不同的颜色里,秋还在哪里呢?请看熊曼的《合唱》。(出示第一小节,师读)

在月光如银的乡下夜晚/虫子们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举行一场盛大的合奏/唧唧——唧唧——/响亮又整齐

师:这夜色如何?

生:这夜色很美。

生:这夜色是静谧的。

师:这夜色静谧得能让我们听到虫子的演唱会,听得真真切切,唧唧——唧唧——响亮又整齐。(出示第二小节,学生开火车读)

声音自草垛、灶台边/窗台下传来/也从遥远的山岗传来/从收割过后空旷的田野里传来/从盛大的黑暗中传来

师:这声音——

生:这声音是黑暗中的希望,从四面八方传来,响亮而整齐。

师:(读第三小节)

这声音足以把秋风啼冷/把草尖上的露珠啼落/把月亮的光华掩盖

师:这声音——

生:这声音十分响亮,透着一股力量!

师:为什么虫子们有决绝赴死的心?

生:因为秋天马上要走了,虫子们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

师:卑微的虫子呀,我想对你说——

生:请不要太伤感,生命总有结束的时候。

师:但只要活着的一天,你就要——

生:你就要快乐!

师:卑微的虫子啊——

生:你的生命虽短,但也要好好珍惜。

师:虫子珍惜了吗?

生:珍惜了。它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举行一场盛大的合奏。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它们依然在为秋天歌唱,为自己歌唱。

师:它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在为生命而歌唱!请读最后一小节——

卑微的虫子啊/一生中会有这么一场合唱/来证明自己生之响亮和生之阔大

师:在虫子响亮的唧唧声里,我们听到了秋天,也听到了生命的响亮与辽阔!(师生分角色朗读整首诗)

师:这是一曲生命的礼赞!这是一曲生命的壮歌!生命是如此辽阔与壮美!诗人为何能写出这样的诗歌?

生:诗人在乡下,他能听得懂虫儿的歌唱和交谈。

师:对,他走进了田野,走进了虫子的生命里,去用心地聆听。

三、诗意作业

师:孩子们,如果要给自己布置一个作业,你会布置什么?

生: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

师:嗯,不错。

生:我也想和熊曼一样,听一听虫子的歌声。

师:那就今天吧!因为再过几天霜降了,虫子们就会告别秋的舞台了。

【赏析】

把自己读成了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丽芳老师的儿童诗教学技巧可谓是炉火纯青了。这绝非夸大其词。她的教学手段丰富,形式灵活,并且化用无痕。比如说——

读。诗歌必须读,这点毋庸置疑。曹老师的“花式”朗读令人眼花缭乱。比如范读,开头的《天净沙·秋思》,一张嘴,便让整个教室充满了她所营造的“场”,别说孩子了,所有老师的视线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移开。比如指读,比如齐读,比如分角色读,比如同桌“分享着读”。每一种读的运用,都恰到好处。读的时候,就是孩子们走进诗里的时候。

猜。读着读着,关子就卖起来了。每到精彩处,曹老师就收住了,接着诗人怎么写?我们来猜一猜。比如“苹果是树枝上的一只鸟/它把一句话藏在心底/那就是——”那就是什么?让孩子来猜。猜的时候,就是思维被打开的时候。

赏。猜着猜着,赏析就做起来了。我们猜的跟诗人写的,哪句更高明?孩子们的鉴赏力出来了,“甜蜜”写出了人们对秋天的感情,“熟”表达出了丰收的喜悦……这是童诗课的精华所在。老师想做的,不就是让这样精巧灵动的构思和语言被孩子们认可、吸收吗?赏的时候,就是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被诗充分浸润和滋养的时候。

创。賞着赏着,创作的欲望便勾起来了。枫叶为什么会变红?每个孩子的头脑里都藏着一首诗。灯笼花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的回答更传神。可是,当孩子们的眼前被一幅又一幅图片所冲击的时候,当他们的诗情被那么多的童诗滋养得口若悬河的时候,曹老师却关上了语言交流的大门。此刻,书写成了孩子们的内心需求。而作业的出示,同样遵循这一原则。每一首诗,都从孩子们心里头自然地涌出。

读、猜、赏、创,曹老师用这四大招式,独步课堂。就像“降龙十八掌”,自由组合,变化无穷。

《苹果》这首诗一出来,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读,曹老师说:“别急,用目光把每一个字轻轻地抚摸过去。”她等了一会儿,又说:“现在,你可以说我会读了。”这是技巧吗?不是,这是曹老师自己读诗的经验,这是她自己读诗的节奏。

赏完了《苹果》,曹老师说:“有了好东西,你会怎么办?是自己独吞还是与他人分享?如果是小蚂蚁——”“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只有分享,好东西才吃不完!”孩子们异口同声地接着说。这是技巧吗?不是,这是曹老师平日里跟孩子们一起坚持读童诗的积累,是她把童诗上成日常课的最好证明。

当一个孩子读出自己写的诗《金毯子》:“树妈妈/心疼路/为它织了一条毯子/秋姑娘/为它轻轻盖上。”曹老师从她随手放在讲台上的一本书里,挑出一片梧桐叶书签:“这是五年前秋姑娘送给我的。现在我把它转送给你。”这是技巧吗?不是,这是曹老师那颗对自然、对生活、对孩子充满真情真爱的诗心现场写就的诗。

曹老师没有技巧,她只有真心。

曹老师读诗,她把自己也读成了诗。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吴区南星小学,无锡市新吴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童诗秋思虫子
秋思
又甜又脆的童诗
住在砖底下的虫子
抗疫童诗一组
秋思
童诗对对碰
虫子的信
幸福的虫子
本期推荐主题 秋思
请不要随意捉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