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峻峰,唐璞妮,冮正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110)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全民阅读”连续第五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1个部门共同倡导,全民阅读活动在整个社会已蔚然成风,而国民阅读生态仍然面临着一系列诸如阅读方式“泛”“浅”“快”“碎”[1]、阅读内容娱乐化、人均阅读量低等问题[2]。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化、常态化,政府应承担主体责任,领导干部是义不容辞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党的十八以来,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领导干部积极的阅读行为和理念既是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落地实施的重要表率,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关键因素。
阅读行为一直是人文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概念涉及对象众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出版学、心理学、信息学、图书馆学等,学者对阅读行为的概念解释各有侧重[3]。阅读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指的阅读行为是阅读主体获取媒介所承载的作品信息的意见所表现出的外部活动[4]。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发现,人们总体上的阅读量和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都增多了[5]。从阅读媒介来说,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的比率正逐年上升[6],但仍有不少人偏爱纸质阅读;阅读方式上,连续性阅读正在被碎片化、跳跃性阅读所替代,泛阅读、浅阅读正威胁着深度阅读[7];内容载体影响阅读效能,阅读纸质媒体加深对信息的理解程度[8],而数字媒体能更有效地找到需要的主题[9]。在总体阅读特征的基础上,不同职业、年龄、专业、性别的人在阅读行为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0]。在有关干部阅读的研究成果中,主要集中在对干部总体阅读现状的调研。朱永新对领导干部提出阅读建议[11]、田国良等人基于问卷对干部阅读现状的分析提出改善阅读状况的建议[12-14]、田文波着眼浅阅读趋势下对干部阅读环境的构建[15]、何飞等人探索党校图书馆在干部阅读推广中起到的作用[16]。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领导干部在阅读行为上表现出的特征,并在量化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阅读推广建议。
为了解领导干部的阅读现状,根据领导干部的阅读特点,挖掘其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阅读建议。目前,阅读行为的调查研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量表,笔者初步拟定问卷,在2016年中共成都市委党校2个主体班学员试点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与部分受访者的访谈与反馈,确定最终问卷。问卷总体包括三个部分:(1)受访者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级别。(2)受访者的阅读现状,包括对现有阅读行为的满意程度、对阅读的喜好度、阅读场所的选择、阅读强度、阅读动机、阅读媒介等。(3)阅读期望,包括想要获得的阅读内容、阅读帮助等。
本文以成都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考虑研究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将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的部分学员确定为研究样本。通过人工发放问卷的形式向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参加主体班及公务员培训班学习的9个班,发放问卷356份,收回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份316份,有效回收率达88.76%。
表1 样本结构特征
对问卷进行样本结构特征分析,如表1所示,男性占75.32%,女性占24.68%,4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占88.5%,99%的被调查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单位类型覆盖各政府机关、党的系统、公检法系统等。基本特征为:一是男性多于女性;二是中年多于青年;三是整体学历较高。这些特点与前人调查中领导干部的结构特点一致[17-18],也符合我国领导干部性别、年龄及学历结构特点[19]。
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曾说:“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此次调查印证,74.8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目前的阅读状况一般,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3.2.1 移动阅读占比较大,传统纸媒不可或缺
问卷统计显示,移动阅读(50.32%)是领导干部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普及为人们创造了不限时间和空间的阅读便利,虽然青年群体仍是移动阅读的主体,但近两年30岁以上年龄段用户成倍增加[20]。近年来,移动阅读内容质量不断提升,知识付费和垂直类内容的增加,满足了领导干部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但移动阅读场景的随意性和内容的娱乐化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人机对话的模式也带来了阅读所追求的情感体验的缺失。通过访谈发现,领导干部选择移动阅读的最大优势是可移动性,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但传统纸质媒体(26.67%)仍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方式。传统纸媒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方便进行注释和回读,更适宜深层次理解文本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访谈得知,领导干部选择纸质媒体进行阅读的原因还有“更喜欢闻着书香阅读的感觉”“减少长时间阅读对眼睛带来的不适”等。
3.2.2 系统性深度阅读偏少,阅读与学习割离
统计发现,仅有18.6%被调查者选择精读,24.16%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Liu的调查研究发现,45%的被调查者正在经历深阅读减少的问题[21]。国内也有学者提出:当前社会正在面临“深阅读危机”[22]。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善于利用技术去搜索信息,而缺乏对信息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加工。与碎片化的浅阅读相比,系统性深度阅读在掌握方法、获取知识、修身养性上都更具优势。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阅读不单只是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锤炼马克思主义思想、提高领导能力、积累学识的主要方式,只有通过深度系统的阅读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3.2.3 实用性动机为主,缺乏阅读引导
动机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L.B.Gambrell认为阅读动机是阅读个体自我概念及其阅读价值的体现。53.46%的被调查者以提升领导决策能力和了解地方情况为主要阅读目的,一半以上的人(56.37%)倾向于阅读工作实例类的文献。葛明贵[23]将阅读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包括情感满足、审美享受等;外部动机通常是外因引起的,例如在压力下学习经验和知识。在实用性动机的驱动下,领导干部在文献类型的选择上更偏爱文摘综述等二次、三次文献(71.07%),仅28.83%的领导干部阅读原始文献。同时,64.32%的受访者希望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查找资料、APP技能指导和帮助,但有6.12%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
积极的阅读情感是强化阅读过程、进行有效阅读的前提,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进行阅读推广之初,对领导干部进行分析和细分,干部有相似的阅读动机和偏好,同时又有知识需求的差异。推广过程中,对有共同的阅读目的和倾向的干部组建成阅读群组,利用互联网思维,打破单向的信息传递,开辟阅读多向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激发对阅读的兴趣。如调查中,一半以上领导干部更偏爱阅读工作实例类文献,问卷显示42.86%的领导干部选择更喜欢在家阅读,将阅读融入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中。领导干部的家风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家风的建设和传承也是阅读意识框架形成的良好途径。对干部家庭来说,阅读能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加深阅读情感的潜移默化。同时,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背景的领导干部又有个体差异,在进行阅读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挖掘其潜在的阅读需求,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培育方案。
技术的发展使时间不断被碎片化,碎片时间催生了“浅阅读”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持续性的深入思考,只需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相比之下,时间保障下的“深阅读”需要读者的持续专注和思考。领导干部认为没时间阅读(33.16%),尤其没有大片成段的时间保障是影响阅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推广时应充分重视利用碎片化时间,将数字阅读和传统的纸质阅读融会贯通,促进碎片时间的持续阅读。另一方面,碎片时间阅读容易形成信息和知识的碎片化,只有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持续性系统化地将碎片知识形成体系,往往这个过程对读者来说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
阅读内容上针对领导干部共同的阅读需求,确定相同的主题,开展系统性阅读资源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党员干部:“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真信真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决策各项具体工作,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用。同时,也要分析其不同的知识需求,本着什么重要补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在资源推介中,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注重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更需要阅读原著,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理解和认识。
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管理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的作用,构筑全方位的领导干部阅读推广体系。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将阅读推广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从过程管理、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建立机制,将领导干部阅读能力作为终身学习的起点。与全民阅读的大背景相适应,重视领导干部阅读大环境的构建。互联网+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鼓励爱阅读的领导干部转变为阅读推广的参与者,积极向其他人分享阅读体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调查中,领导干部对图书馆的利用甚少,在干部阅读推广中,尤其是党校图书馆应发挥主体作用,开辟安静舒适、开放交互的阅读空间,提供丰富各种形式的优质阅读资源和专业化阅读指导服务,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构建更人性化、更有效的领导干部阅读生态。
对领导干部开展阅读推广,应建立在明确干部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但阅读效果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建立清晰的推广路径,才能实现优化阅读品质、创造高效阅读价值的目标。需要说明的是,此次领导干部的研究样本存在地域、数量等因素的局限性,因此,扩大样本数据范围、修正测量变量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