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丹 李颖彤 阮浩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 成年女性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影响公共健康关键疾病, 应引起重视[1]。产后随着激素、营养物质摄取等多因素改变, 为体重上升高峰期, 产后体重滞留(postpartum weight retention, PPWR)对女性远期体重的发生、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为了解本市妇女产后超重、肥胖的发病情况, 作者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0~12月在本院妇女保健科进行产后42 d常规检查的妇女2271例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10~12月在本院妇女保健科进行产后42 d常规检查的妇女2271例进行调查, 收回2271份数据, 其中有效数据2226份。其中本院住院分娩2140例、占96.14%, 外院分娩86例、占3.86%;年龄20~38岁, 平均年龄(29.50±4.20)岁;平均身高(156.20±9.30)cm;平均体重(56.80±10.60)kg。见表 1。
表1 2226例产后妇女一般情况分析
1.2 调查方法 产后妇女在产后42 d进行常规检查时, 统一由医师采集研究所需信息, 完成电子病历、调查问卷填写,使用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身高体重, 使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人体成分。对产后妇女超声/肥胖、隐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并探究VFA、BF%和WHR指标在中心性肥胖患者中诊断价值。隐性肥胖是指通过BMI诊断为正常范围, 而用中心性肥胖相关指标诊断为肥胖[2]。
2.1 2226例产后妇女的超重/肥胖发生情况分析 以BMI>28.0 kg/m2为诊断标准, 2226例产后妇女中肥胖占6.38%,超重者占29.74%, 体重正常者占61.32%。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指标:以BF%>30%、WHR>0.8、VFA>100 cm2作为诊断标准,2226例产后妇女中心性肥胖发生率分别为78.66%、96.81%、39.67%。见表2。
2.2 1365例BMI正常产后妇女的隐性肥胖发生情况分析 根据VFA>100 cm2、BF%>30%、WHR>0.8作为诊断中心性肥胖标准, 对BMI诊断为正常1365例产后妇女进行诊断, 隐性肥胖发病率分别为15.82%、69.01%、95.46%。见表3。
2.3 中心性肥胖相关指标的诊断符合率分析 VFA>100 cm2、VFA>90 cm2、BF%>30%、WHR>0.8对中心性肥胖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发现, WHR>0.8和BF%>30%的相互符合率较高,经BF%和(或)WHR诊断为腹型肥胖患者中VFA>100 cm2的并不多, 且VFA>100 cm2和BF%及WHR之间的诊断相符率明显不及VFA>90 cm2。以VFA>90 cm2进行诊断中心性肥胖更合理。见表4。
表2 2226例产后妇女的超重/肥胖发生情况分析(n, %)
表3 1365例BMI正常产后妇女的隐性肥胖发生情况分析(n, %)
表4 中心性肥胖相关指标的诊断符合率(n, %)
肥胖症为近年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 在各个年龄阶段人群中均有较高发病率, 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改变有重要相关性, 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产后为女性最后一个体重上升高峰期, PPWR对女性远期体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 女性体重超重、肥胖为高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发生独立危险因素[3]。了解产后妇女肥胖/超重的发病情况, 对临床针对性预防、干预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妊娠期间的体重增加以及产后哺乳等因素, 因此在评估妇女产后体重水平, 应将哺乳和孕期体重增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PPWR指与孕前体重相比, 产后妇女产后1年内体重超过孕前水平, 为评估妇女产后脂肪囤积情况重要方法[4]。既往研究认为, 多数妇女在产后1年内体重能恢复到孕前水平, 但近年研究发现并非如此[5]。于珊等[6]曾经在2007年对济南市480例产后42 d的产后妇女进行超重和肥胖研究调查, 以BMI、BF%、VFA诊断肥胖发生率分别为51.66%、87.29%和87.08%。对比该数据, 本研究中产后妇女超重和肥胖及腹型肥胖发生率相对较低, 可能与南方/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差异有一定相关性。
BMI为临床中诊断肥胖重要标准, 本研究对BMI正常范围的妇女进行中心性肥胖相关指标的进一步调查时, 发现产后42 d妇女体脂过高和腹型肥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以BMI为诊断标准的肥胖发生率。进一步研究发现, 产后妇女肥胖以WHR增加为主要临床表现。提示产后妇女肥胖症的表现主要在于腹部特别是下腹部脂肪的囤积。反应腹部脂肪分布情况的指标, 如WHR、VFA、BF%等, 在产后妇女腹型肥胖的诊断中更具意义, 同时提示单纯以BMI作为肥胖症的诊断指标, 会漏诊一部分腹型肥胖者[7]。
本研究对WHR、VFA、BF%在中心性肥胖中诊断价值差异进行探究, 发现WHR和BF%的相互符合率较高。提示以这两个指标进行产后肥胖的诊断更有意义。研究指出,中心性肥胖患者身体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 所以BF%高的人, 腰围大多超标, 引起WHR超标[8]。此外, 有关VFA进行中心性肥胖的诊断标准, 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国外文献大多以VFA>100 cm2为诊断标准, 而国内文献以VFA>90 cm2为诊断标准[9,10]。本研究中经BF%和(或)WHR诊断为腹型肥胖患者中VFA>100 cm2的并不多。而且VFA>100 cm2和BF%及WHR之间的诊断相符率明显不及VFA>90 cm2。提示以VFA>90 cm2进行诊断中心性肥胖会更合理。
综上所述, 产后妇女肥胖现象严重, 使用WHR>0.8、BF%>30%、VFA>90 cm2作为产后超重、肥胖的诊断依据具有更高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