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亮(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 湛江 524088)
如果将现今高校的舞蹈教学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即中国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和民族民间舞。由此,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地位可见一斑。尤其从民族特征上,民族民间舞最具民族特色。的确,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其鲜明的特色,所以,要让学生深刻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舞的特征,教师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升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质量,以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民间舞的要领,就值得每一个教师的思考。
1.1民族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存在,其产生必定受文化的影响,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中,必定催生出不同的舞蹈形式。而且,民族民间舞的流传也多是在同一个民族或特定的区域中传承,因此,民族性是民族民间舞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1.2情感性。民族民间舞的创立和创作大多都源自一定的情感性,有的是源自对祖先的尊敬,有的是源自对劳动的赞颂,有的是源自对丰收的喜悦,有的是源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很多时候学习舞蹈就和读书相似,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情感,便很难将这一舞蹈完整的诠释出来。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深刻理解民族民间舞情感性这一特征。
1.3多样性。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也是一个地域极其宽广的国家,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所以说,无论是从民族的多样性来讲,还是从地域的差异性,亦或是从历史文化的多样性来说,其催生出的舞蹈形式也必定是多样化的,这同样是民族民间舞的一个重要特征。
2.1提升教师素养。任何学科的教学质量都与教师的个人素养密切相关,舞蹈教学也是如此。所以,要想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当然,这里所指的素养除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之外,更多的是指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心。只有教师具有了责任心和敬业心,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才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进而带动学生也积极投身于舞蹈的学习和练习之中。其实,遍观现今高校的教学,有一个现象尤为突出,就是教师在结束了教学任务之后,便迅速离开课堂,而学生也很难再见到教师的身影,这归根到死就是教师责任心缺失所致。所以说,现今一些高校学生学习风气不好,不止是学生的原因,在教师身上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先从自身入手,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而且,只有教师个人素养得到提升,才会对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才会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对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意义深远。
2.2解析舞蹈动作。在舞蹈教学中,动作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程度,可以很大程度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进行动作教学时,除了常规的方式外,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解析一下有关舞蹈动作的前世今生,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舞蹈动作的理解。的确,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更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其动作的产生一定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总之,在进行舞蹈动作讲解之前,先对其舞蹈动作来源进行解析,有助于学生理解舞蹈的前世今生,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2.3注重文化熏陶。舞蹈艺术是植根于文化,这一点众所周知,在进行民族民间舞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重视技巧或动作,还有对其所扎根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对民族民间舞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要深入的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其风土人情、地域特点、劳动方式、宗教信仰等,这样才能多层次、全方位的了解其文化。教师还可以和校方沟通,聘请一些民族舞蹈的专家来进行演讲,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了解和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其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其文化熏陶中得到提升和升华。
2.4加强实践演练。舞蹈的学习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的学习,这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需要学生的身体力行。而这种身体力行仅仅通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课堂进行一个延伸,加强学生的实践演练,让学生在舞台上将知识进行一个融汇。而且,舞台也是一个“试金石”,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为教师和学生指明一个改进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推行,以演促练,通过舞台表演,提升学生对舞蹈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总之,民族民间舞自有其独特的突出特征,所以要想提高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质量,除了常规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师还需要对民族民间舞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常规的教学中有一个突破,从而有效提升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