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河 祝 丹(湖北省孝感市路灯管理局;湖北省孝感供电公司信通分公司 湖北 孝感 43000)
1.1、案例1(外力破坏):
过程:某110kV线路跳闸,重合不成。工区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特巡,巡视人员发现在110kV线路4#-5#线下有吊车停放,轮胎有放电痕迹,110kV线路4#-5#A相导线有明显放电痕迹。经现场调查,吊车为修建某小区所用,吊车作业时车臂与导线安全距离不足导致放电,造成线路跳闸。线路其余部分巡视无异常情况。
原因分析:10月12日,输电运检工区第一责任人在日常巡视过程中发现该线路4#-5#线路保护区内平整土地后立即上前和施工人员交涉,明确告知施工人员线路保护区内机械作业必须远离高压线,保证线路的安全,同时第一责任人向工区汇报,并将此处列入危险源,重点巡视,并在线路保护区内栽多块电力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此处上有高压线路,注意安全。11月4日,班组人员联系施工单位,共同前往现场勘查现场施工安全距离,明确交代不得在线路保护区内有大型机械作业,并且发放安全隐患告知书,施工方许经理在告知书上签字。11月5日,安监部、输电运检工区联系安置小区工程指挥部共同召开安全会议,再次交代在线路保护区内不允许有大型机械作业,必须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甲方以及施工方也保证不会临近高压线路作业,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工区安排人员现场专门看守,进一步做好安全防患工作。11月26日上午,第一责任人巡视此处危险源,并未发现异常,看守人员也在现场一直值守,17:30分,现场施工人员下班,陆续离开现场,看守人员在现场人员都离开,确定无危险后,也离开现场回家。20:00分左右,吊车偷偷前往现场,在该线4#-5#线下进行吊桩,由于吊车在作业时车臂与导线安全距离不足导致放电,造成线路跳闸。
暴露问题:(1)施工方临时雇用吊车驾驶员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保持与运行线路的安全距离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虽对施工方进行了安全教育并签订安全协议,但施工方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在保护区内施工未按电力公司要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警示牌视而不见,擅自使用吊机作业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采取措施:(1)进一步加强与施工方的联系,加大巡视力度,对重要危险点做到现场24小时监督值守,确保安全。(2)对吊车作业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对吊车、泵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禁止在线路保护区内夜间作业,在今后如有施工需要使用大型施工器械,必须提前与我公司取得联系,在我公司监护人员到场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1.2、案例2(树木):
过程:10月12日上午八点五十分,某村村民私自在35KV线路42#-43#线路边线外锯除树木,此处是东西走向,树木在边线外南侧十米左右,树木倒下向北侧倾斜,碰到高压线,引起跳闸,重合不成。
暴露问题:8月份,班组曾联合村支部,将该村范围之内的高压线通道之内的树木进行统一锯除。排查过程中,未将此处应该锯除的超高树木喷漆,导致未进行统一锯除。10月12日该树木户主私自决定锯除该树木,由于村民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淡薄,未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采取措施:加强通道的维护,对于高压线路保护区外超高的树木应统一锯除,确保线路保护区内的安全,同时要加强巡视,加强对沿线农民的宣传教育,做到群众护线。班组对该通道内未进行清除的超高树木,再次统一排查,进行锯除。
输电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技术涵盖多个方面的工作,总的来说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输电线路的验收工作是指对新建的或经过检修的电路进行检测,看它们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如果输电线路一开始就存在问题,那么在联网供电后势必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对于输电线路的验收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输电部门必须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并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验收机制,检验通过后才允许其接入电网系统。
(2)对于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工作要做到沿输电线路架设路线进行实地勘察,对沿途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等做好记录,并认真观察输电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于一些严重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上方汇报,在巡查过程中争取对输电线路做到量化考察,并认真做好分析、总结,从而提高巡视的质量。
(3)利用信息化技术实行状态监测。新建线路加上原有的线路形成密集的输电网,管理工作非常复杂。虽然以前制定了巡视检修制度,但很难落实,而且工作量大,巡视人员很难全面巡视每一个地方,导致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对故障线路进行维修。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是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的内容,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要考虑到自然力、人力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性,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主要要做好两件事情:即做好对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和故障排除工作。此外,要加强群众对输电线路的爱护意识,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好的用电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