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娜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根据新产品的销售周期分析,50%以上的新产品在上市的第一年之内,就会丧失在市场的销售优势。为了保证产品力优势,要求企业必须在产品上市之后,立即展开迭代产品的研发。大量产品的失败的原因是产品的感官特性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期望。因此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增加感官评价与顾客体验,有利于减少研发的反复性,降低失败风险,可以更有效的使产品低成本地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感官评价自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就在食品界已发了颠覆性的变革。现在感官评价不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感官评价也正在汽车、手机、电器等电子产品以及家具等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等行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产品竞争力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汽车行业,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知,主要集中于对汽车的功能需求、造型认知、生产质量、加工工艺等。根据现有文献的梳理归纳,发现对于感官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感官质量研究范畴的分析。感官质量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其享受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产品及服务质量,从主观因素出发,结合从市场中搜集的其他信息对感受质量作出的综合评价。
感知质量的中介变量的分析。多数学者认为感官质量的高低是通过顾客忠诚表现出来的。顾客感知质量会受到文化、地域、受众特性等特点影响。顾客忠诚
索纳塔是韩国现代一款中级轿车,其名称源于意大利语奏鸣曲之意。自 1985年上市以来,在全球取得了总计超过700万辆销售业绩,并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但如同汽车史上其他成功车型一样,索纳塔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1989年~1999年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陷入质量危机,后期现代通过引入感官质量评价体系解决了品质问题,此后销量剧增。从2014年至今,现代汽车注重品质研究,无论在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一致位列前茅。
2017年,在美国市场,现代汽车新车质量位列第8位;2018年,在美国市场,现代汽车依然位居第3位。
2106年,在中国市场,现代汽车位居第二,略低于MINI;2017,2018现代汽车两年蝉联第一。
JD.Power根据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分析,在现代家族设计中提出圆润性型设计,引入流体雕塑设计理念。外观升级后,现在索八、索九、明图、领动等车型在同级别车型中体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随着国民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家影响力也在不断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随着“萨德事件”,韩国汽车在中国消费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这给韩国汽车品牌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有可靠地品质和性价比,否则中国消费者必然不会买账。
曾经人们对美国车的印象:
● 彪悍硬派
● 高油耗
● 大空间
● 外饰凶悍夸张
● 内饰简单粗狂
● 重视安全性
别克新世纪刚引入中国时,引发了较高的反响:空间宽敞,细节不够精致但是足可以满足彼时国人的需求。为了迎合中国市场,通用汽车主动降低其定位,合适的性价比促使其刚引进中国就引发了强烈的市场热潮,它的热卖对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别克品牌乃至刚成立的上海通用而言都是意义非凡的。
随着合资品牌的增多,更多的汽车品牌发现中国强大的市场购买前景,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日本和韩国汽车的不断引起,通用这一完全沿袭美国风格的汽车,不再符合国民日渐增长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如果通过还是沿袭其一贯的风格必然丧失在中国市场。
全由泛亚完全开发的国产君亮相了,针对中国客户的要求和市场多国车型同台竞技的特点,对原版的君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
■ 轴距从2769mm加长到2807mm,后排空间显著改善,座椅表皮从松软沙发式改进为张紧度较高的打孔真皮,格调明显提高。
■ 内饰细节更加丰富,更加上档次。
此外通用汽车为了迎合市场需求,2014版新君越对感官品质的提升更加显著,2018版造型更富动感时尚,君越不再一味追求商务,稳重的感觉,增加更多的新鲜元素,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眼光。
图1 2008-2018年君越车型演变图
■ 外观上看,2018年君越家族化的直瀑型进气格栅尺寸经过加大之后占据了前脸的大部分位置,并增加横向元素,在视觉上增加大灯与格栅的融合;
■ 前保险杠面罩免去了大量的特征线条,雾灯装饰区域通过亮条和隐式的下部进气口连为一体;
■ 大灯尺寸进行了缩小之后变得炯炯有神,不再像现款车型一样缺少灵气;
■ 尾部重新设计了尾灯,大面积LED光源提升了车辆整体的豪华感;
■ 内饰上看,泛亚针对亚洲市场几乎重新设计了君越的内饰,更加豪华、美观且富有包裹性的内饰提升了整体的质感;
■ 中控台操作面板变得简洁;
■ 在配置方面,新君越还将提供新一代IntelliLink系统,升级之后的系统将提供更多的语音命令接受功能。
在中国版君越的影响下,一向不重视内饰的通用美国市场的车型,在汲取泛亚成功的内饰设计经验后,自2008年后,开始注重内饰的设计,得到美国市场用户的拥戴,并促使其它品牌立即跟随,内饰设计成为新的吸引用户的亮点。
中国汽车品牌起步较晚,发展初期难免要借鉴国外汽车企业成熟的设计理念和经验,仿造模拟,设计质量低,并不被广大消费者认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品牌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设计质量提升,和实物质量上的提升,开始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可。
中国汽车品牌技术提升路径:
● 合资换技术
● 海外收购反哺自主
● 正向开发
● 专注优势领域
主流企业效率全面提升
2016年,中国自主品牌共4家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2017年,由于合资品牌对与中国市场的重视,合资公司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国自主品牌共5家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但是整体排名较6年相比有较大提升。
2018年,中国全自由品牌共6家在行业水平之上,其中吉利领克汽车位居第三,可见,近几年来,部分中国汽车品牌正在经历着从量到质的蜕变。
近几年,来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质量不断提升,开始向着豪华汽车品牌挺近,领克、WAY等汽车无论从品质方面和感官品质方面都做到了上等水平,但是中国自由汽车综合水平对比国外有着百年历史的汽车老品牌,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感关质量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将感观质量应用于汽车造型设计中,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精良化程度,帮助汽车企业确立市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