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新 闫闯 李真真
摘要:以哈尔滨市民学习中心体育课程为个案,介绍高校体育资源公众化开放的一种模式。从国家政策引导、政府扶持与学校建设投入等方面论述其成立的必要性,从高校自身功能实现、体育资源更新、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论述其成立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物质资源分配、人力资源调配、课程资源选择等几个关键的构建要素,并对其运行中的管理与教学环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民健身;高校体育资源;市民学习中心;课程构建;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0-0154-03
人们在主动健身锻炼的过程中,被有些问题长期困扰,比如没有充足场地、器材,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融洽和谐的交流气氛等。因此,寻找一个这样合适的时空环境对于全民健身长效机制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中体育场馆设施比较齐全,在完成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同时有足够的开放空间与时间,因此我们认为众多因素高度契合的情况下,高校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正是适应社会发展,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最佳途径与时机。目前,各院校的开放程度与方式不尽相同,其实并未取得社会期待的效果。针对于此,本文选取哈尔滨学院为对象,对其开设的市民公开课与体育相关课程进行研究,以期其他高校的体育资源面向公众开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1哈尔滨学院市民学习中心开设体育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哈尔滨学院市民学习中心,是以继续教育学院为管理主体,在市委、市政府积极扶持倡导下创办的非学历教育、非职业教育、非营利教育,旨在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教育机构。中心依托学院优秀教育资源,为市民免费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丰富课程,供广大市民选择[1]。
1.1市民学习中心成立的可行性
1.1.1政策法规与文件出台的引导作用
政策法规与文件指特定时期内,政治集团对社会行动原则、奋斗目标等进行的权威性规范与指导性建议。
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文件,以及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等为有效地规范人们行为、保障人们的权利与规定人们的义务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化”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与《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要求:各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做好政策制定,资源调配、整合,学校必须遵照教育部门规定配置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和器材,为群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并形成有关部门良性互动局面[2]。
(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中强调指出:各部门需要积极协作,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体育场馆开放形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同时段的开放策略,最终形成学校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健康有序的开放格局[3]。
(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共享学校体育场馆,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是教育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场地设施问题,推进全民健身和建设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人民体质健康提供必要的场所资源,所有公共体育场馆需向公众开放[4]。
1.1.2政府与学校的大力支持
(1)完善得力的组织机构。中心实行理事会管理体制,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哈尔滨主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为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哈尔滨市政府为举办者,哈尔滨学院为承办者。
(2)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中心内部实行在哈尔滨学院院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有目标明确、概括性极强的总则,有准确的性质定位,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与宗旨,有严格规定的应履行义务。
(3)拥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享有市政府计划性财政拨款,学校投入专项经费,管理使用社會捐赠与资助。
(4)具有充足的物质与人力资源。学校在正常授课与业余训练之余,尤其大量的节假日时段,场馆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完全有条件向公众开放;学校中有学科、项目相对齐全的教师与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更能满足人们对健身技术与知识的需求。
1.2市民学习中心成立的必要性
1.2.1高校发展中自身功能的实现
大学进行社会服务,是指大学“以其教育资源直接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社会服务工作大多是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延伸,在国外往往视之为学校推广工作”[5]。这也是大学人尽共才、物尽其用、融入社会的进一步体现。
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丰富的体育资源,积极参与,有效地解决了健身人群体育活动资源不足的问题,这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其他功能的实现。
1.2.2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
和谐社会指的是一个长期稳定社会发展状态,这种局面的形成非一家一户更非一朝一夕。它是依靠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统一协调完成的社会行动。高校场馆的开放,同时又为大家提供活动和交往的双重契机,不但为社区成员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便利,而且为成员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了解搭建了平台,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6]。
1.2.3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的更新
在满足人们健康锻炼的过程中,由于有专项资金的投入以及社会各界的资助,加快了场馆资源的周转与新陈代谢,由于参与市民公开课人员背景的复杂性,丰富了场馆的管理内容与经验,在对健身指导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尤其对于学生而言,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将来工作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哈尔滨学院市民学习中心体育课堂的构建
2.1物质资源的分配
物质资源主要包括人们从事健身活动的场所,为人们运动提供适宜空间,研究中发现空间的存在有明显的时段特征,因此时间安排也是我们的研究内容。另外,为增强锻炼的效果与趣味性,人们经常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这样体育器材也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2.1.1体育场馆开放时间的安排
市民学习中心是利用学校课余时间运行的,所以大段时间集中在学生节假日期间。另外,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安排了一些时间。
18∶30—20∶00一般开放体操、武术馆,这个时段学生选择这两个场馆活动的相对较少。
6∶30—7∶30(春秋两季,夏季可能提前0.5—1.0小时)开放田径场,主要供中老年走跑健身活动。
课余时间开放体育实验室,安排保健、按摩的实际操作。节假日、双休日选择性开放各种球类场馆。
2.1.2体育场地、器材的提供
哈尔滨学院拥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室内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健身馆、武术馆、田径馆及大学生体能测试中心等,面积达1.2万平方米。室外有塑胶田径场和足球场,同时还有室外篮球、排球场23片,网球场2片,悬浮地板轮滑球场1片,总面积达到了9万多平方米。另外,有生理生化实验室、体育保健与康复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与测量实验室和人体解剖实验室等4个标准配备的实验室。在教学训练之余以及节假日期间全部提供给市民学习中心[7]。
2.2人力资源的调配
2.2.1内部选拔
首先设定选拔条件,要求是事业心强、责任心强、学生评价高、无教学事故的教师,同等条件下高级职称、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先。第二轮是将初选的名单挂在网站上,学院根据介绍及其他渠道了解的情况选择,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规定班额,如果达不到规定数量,本门课程暂缓开设,也就意味着担任该课程的教师没有获得任课资格。
2.2.2依照开设课程选派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第一种是该门课程同时有几位教师承担,如果选课的人多可以同时开设几个班,选的人少则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机制进行遴选。第二种是该门课程只有一位教师承担,那么这位教师有被选中和不被选中两种可能。第三种是该门课程只有一人承担,但是他决定不去做市民公开课的教师,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取消课程,通常从校外选聘。
2.2.3校外聘用
校外聘用目的就是更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一种情况是市民选课的热情比较高,本校的教师却没有合适人选或者无人承担,另一种情况是选择配备更优秀的师资,以增强授课教学的效果,并且很多时候是外聘人员讲授全部课程的一部分,作为主讲教师的补充。
2.3课程资源的选择
2.3.1喜闻乐见的课程
这是选择人数最多也最受欢迎的课程群组,并且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如年轻人喜欢选择网球、羽毛球、篮球等,中年人喜欢乒乓球、排球等,中老年人喜欢太极拳、太极剑等,女性喜欢选择健美操、瑜伽等,男性更喜欢球类。
2.3.2有利于体育保健、锻炼知识普及的课程
这类课程选择的人数相对稳定,起初选择的少,逐渐增加了人数,并且有一部分人学习两遍或更多遍。比如,目前开设的体育保健、运动按摩、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等课程,深受学员们喜爱,并且在已结束课程学员的宣传下,课程的生源不断上涨,同时学校也在不断地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安排,采用同时开设两班,开设初级班—中级—高级班等措施。
2.3.3本校物质与师资资源丰富的课程
健康课程需要完善的场地、器材与科学的指导,因此学校根据场地与师资的实际状况以及反馈的信息有选择地加大强势课程的开设力度。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瑜伽等项目,一方面场地充足,另一方面教师口碑良好,并且这几门课程都是学校的优质课程,因此市民学习中心成立以来,一直都是主打课程并且长盛不衰。
3哈尔滨学院市民学习中心体育课堂的运行
3.1管理环节
3.1.1采用树状管理模式
市民学习中心采取树状管理,其根为主办单位哈尔滨市政府,直接负责人为历任主管教科文卫体的副市长,其干为承办单位哈尔滨学院,直接负责人为历任校长,具体执行者为继续教育学院,其枝为所开设的各教学课程,其中体育即为枝繁叶茂的部分,因为它占据了近1/4的比例[8]。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社会反响良好,市里也对此不断加大投入,学校也积极响应,适应时势,并成立专门办公室,可谓根深蒂固。因此,管理工作的重点即为修枝剪叶,加强各学科教学的实施,以使得整棵树木更加茁壮、美观。
3.1.2建立学籍档案
为市民学习方便,建立学生学习档案,以电子版的形式保留在学习中心。其中主要包含职业、家庭住址、爱好、健康状况、性别、年龄、保险单据、联系方式等信息。根据性别、健康状况、爱好、年龄等信息,参照所选报课程并结合开设课程进行调整,根据家庭住址、职业等信息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联系方式对课程安排有变化时进行提前通知。
3.1.3阶段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方式
学习评价是对学习效果及过程的检查与督促,中心采取教学过程中课堂测试与学业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学习过程中,每次课或者每个技术动作的节点都有考评并且都做出相应的等级判断,如优秀、良好、及格等,一则强化学习的态度,二则增强学习的兴趣并有利于学习交流。对于大多数学员,这都是初次学习,因此都存在强烈的求知愿望,并希望看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
3.2教学环节
3.2.1课程资源信息获取
市民学习中心每学期开学前或每学期放假前,都会将近期开设的课程通过继续教育学院、市民学习网、微信推送等信息平台,发布相关课程信息。一般发布时间在课程开始前3周以供学员们选择课程,其形式类似高考的志愿填报,同时选取两门课程,1周后公布初选名单,利用1周作为调整,即开课前1周确定终稿,学员们与授课教师做好上课前的最后准备。
3.2.2授课形式
采用课堂授课形式,每节课时间为100分钟。一般采取传统的三段式,准备活动以有氧热身活动开始,另加专门性练习与柔韧活动。基本部分是学习的主要时段,采用分习法与完习法相结合的形式,并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分组教学,按摩、保健类课程通常以影像资料、教师示范讲解开始,学习中学员们互相合作并结合实践进行操作。结束部分通常进行放松整理以解除基本部分的疲勞。
3.3.3学习延伸
课堂教学之余,在网站或微信平台上设有知识问答板块,学员们与授课教师密切互动,可以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惑或者兴趣浓厚的问题,借以求证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同时也将自己的学习进程作以汇报,等待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同时,也为学员们开辟学习心得栏目,有利于彼此之间经验的交流。课后在场馆之外的锻炼场所经常安排学生进行课外指导,这样可以不断强化学员们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更好的锻炼健身效果。
4总结
市民学习中心体育课的开设,充分发挥出它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市民健身锻炼缺乏场地、器材与缺少健身知识的难题,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最直接体现;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加快了场地器材的更新,提高了固定资产利用率,同时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并且有大量的学生参与此项活动,也增强了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哈尔滨学院市民学习中心社会反响巨大。其中体育课堂的开设无疑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亮点,通过学员们的反馈信息以及选课人数的统计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无疑这是投身全民健身服务的成功范例,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市民学习中心介绍[EB/OL].哈尔滨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2]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EB/OL].中国政府网,2016-06-2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新华社,2016-10-25.
[4]教育部,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2017-03-08.
[5]杨小英,结构功能主义视域下我国大学功能拓展与结构调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87—90.
[6]朱立新.结构功能理论视野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兼论高校参与策略[D].北京:北京體育大学,2012.
[7]学院介绍[EB/OL].哈尔滨学院体育学院,2017-04-24.
[8]《直播哈尔滨》栏目记者,采访纪实[EB/OL].哈尔滨学院继续教育中心.
[9]哈院制造冰城西部知识乐园[N].哈尔滨日报,2016-05-19.
(责任编辑: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