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君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观念引领和政治观点培育,使受教育者能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符合社会实践活动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尤其是对高中生而言,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新的时代要求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健全和完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完成“接地气”的转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时政教育;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0-0071-03
针对如何做好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或完善工作,当下学者多从价值取向的培育、新课改、“互联网+教学”几个角度探讨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课体系的转变,邵小文的《加强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探析》(《教育评论》,2017)、胡鹏飞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南大学,2015)、方世南的《论思想政治课接地气的高度、深度、厚度与难度》(《理论探讨》,2016)等强调思政教育转型的重要性,切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公众面前。高中思政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关系到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教学的发展,也关系到高中生社会化途径的优化,关系到他们最终将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去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时期。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确定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引导上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要针对高中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进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指导,尤其是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育,对于培养学生政治敏锐感、反思自我行为都是极为重要的。高中政治课程应当是处在一个宽泛的知识传授和个人品行培育的目标上,尤其注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近几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政课改革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业质量、教学与评价建议等进行了修改,体现了更加注重对课程教学资源的挖掘和社会实践性的强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学效率和教学方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教师资源和教学形式上。一是教师资源的缺乏。由于学校资金、办学方向等现实原因,大多数学校都存在思政教师“不专业”、专业教师水平低、政治研究教学经验缺乏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导致高中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分配中,存在“一师多班”的现象,即一名教师要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以及“一师多专业”,即一名教师教授本专业课程同时兼任政治课教师的现象。二是教学形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受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影响,在课程教学中采取的形式大多都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采取传统的知识性灌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呆板和乏味。尤其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尽管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老办法、旧套路的教学问题。在课堂的互动性上,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性和思考积极性上的引导,还处在浅层次上,对于学生的经验、感受、困惑和价值观的引导不够,特别是结合新媒体和网络课程进行教学的能力还比较弱。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氣”的意义
高中思政教育接地气是要将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和现实性紧密结合,发挥思政课在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社会现实,揭示和探索事物本质上的作用,达到传授思想政治理论和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的目的[2]。接地气应当是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不深入切合社会现实、形而上的教学是无本之木,只有紧密联系社会实践,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思政课,才是能够充分发挥指导学生更好进行社会化和培养正确价值观作用的课程。
1思政教育接地气影响政治感培育的深度
思政教育是培育学生政治感的重要课程,这是由它本身所具有内涵决定的。思政课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生观,并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社会实践,更好地完成个人的社会化进程。这就决定了思政课必然是对学生政治感培育起到主要作用的课程。但是高中阶段思政课所涵盖的只是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观点,思政课的内涵还包括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因此思政教育课程必然是要以全面而充实的课堂教育作为思想内化的纽带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接地气、有感染力的思政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这个意义首先就表现在对学生的政治感的深入培育上,这是一门真正有内涵、有影响力的思政课程给予学生思想内化所决定的。
思政教育所包含的理论是源自于实践的,这决定了思政的理论是将源自于实践的学问升华为一系列言之有据、行之有效的观点。接地气的思政教育是将其言之有据和行之有效的这一特性展现在学生面前,就是带领学生去感受社会的变化发展,去触摸实践的本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尤其是面对时政问题和社会矛盾时,更能激发内化的知识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在这一系列的信息接收、感受激发、主动参与过程中,形成较之从前、较之他人更深层次、更高角度的政治感[3]。
2思政教育接地气促进德育作用的发挥
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引导学生内化优秀的道德素养,培育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思政课必然是要将这个目标融入到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中,将育人的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需要在与学生所接触的现实中去答疑解惑,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其感受到接地气的思想的说服力和牵引力。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面貌与日俱新,不断变化的事物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更新的时代给予学生新的要求,在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学生自然是体会着与教育者不同的成长轨迹,与课本不同的思想矛盾,这就要求思政课要在深刻领悟学生心境、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中完成育人目标。
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舆论渗透,带给思政教育更严苛的考验。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把好思想关,在虚实不定的现象中稳住阵脚,在充满诱惑的线上、线下平台中坚定信念,这是现代学生社会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对于社会经验缺乏的学生而言,更加有深度也更加接近社会现实的思政教育必然是解决途径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切合学生现实、反映时代要求的思政课必然是高度接地气,更好更全面促进德育目标实现的。
3思政教育接地气指导实践能力的培养
思政课程目标注重通过阐述社会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引导探索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知识经验永远是社会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引路标,而这样的理论和经验必然是从实践中来的,但是这又是远非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思政课能够带来的。在信息时代,守旧地以课本知识作为思政课堂的主要讲授内容,比起高速度、多媒体、快交互的互联网显然是处于信息劣势的,尤其是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情感、价值观等丰富的个人体验传统授课方式,极容易限制学生运用思政理论、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社会实践的知识和经验一定是来源于实践,这必然要求思政教育要涵盖多形式、多角度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也必然来自于学生所接触的大环境中,包括学校、家庭和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在信息快速传播、资源急速转换的现代社会,知识的获取已经不是教学中的难点,重要的环节在于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分辨和利用已获取的信息,这需要思政导师对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做新的整合,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受教育者的视角开展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指导,培养其运用科學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和用理智的思考方式看待时政,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问题有自己明晰的判断和正确的行为方式,最终回到服务于实践中去。
三、新时代要求下实现思政教育接地气的方式
衡量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的主要方式还是要看学生接受与否、接受多少,只有聚焦学生面临的现实存在的难点、热点和痛点,让其在受教育中产生心理共鸣和价值共识,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保持思政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持久性。新课改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规定中,明确提出了高中思政课要以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統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映时代要求。思政教育接地气的方式要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课改的基本原则出发,着力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感和自主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4]。
1渗透时政教育,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政教育体现时代性最显著的内容就是时政教育的进一步渗透。一方面时政教育作为高中政治课的补充性、拓展性知识,对于阐明时代特点、传播时事新观点和贯彻国家新政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尤其能够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政治敏锐感的提升。另一方面时政教育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引导学生在海量、复杂的信息和诱惑面前保持理智的判断力有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培育中,学生能在不断的分析、反思中提升自我的思辨力,更加体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时事政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如何结合学科性质紧扣时代主题是时政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要强化对时政板块的讲授,从时事的发生、发展和进行方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社会现实,尤其注重针对高中生心理和行为选取社会热点,发挥正面的教育作用。二是合理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探索和思辨的高度。三是利用学校平台建立学生时政热点交流平台,主动占领学生网络舆情阵地,引导学生关注网络时政、参与观点表达,并从平台反映的问题中整合信息做好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健全和完善学生网络舆论的反馈机制。
2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7.0小时,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可见互联网对学生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沟通手段对政治学习有效性无形地施加了压力,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促进高中思政教育的改革是思政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视频、幻灯片、实时沟通软件等进行课堂导入,从视听感觉上丰富学生的认知途径,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后通过网上平台拓展课外知识,或利用网上通讯工具做课外辅导,加强师生互动。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获取线上思政课程资源,共享教师之间的优质资源,相互交流特色教学方式,尤其是通过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整合最新的社会信息和案例,对提高教学资源质量和利用率来讲具有重大意义。
3引导网络正面效力,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互联网的发展是时代前进的必然,学校思政教育要意识到网络带给学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积极引导网络正面效力的发挥。网络思政教育是以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为目的,依托网络信息传递的高度开放性、便捷性与交互性,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它必然带来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内容的转变,尤其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的更新,是一次全面、深刻的升华[5]。
网络思政教育的特性要求学校思政课程要从教师队伍、教育平台、教学方式几个方面着力改变。一是组建经验丰富、关注学生心理、网络平台运用熟练的思政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群体,构建网络思政的教学团队,同时引导政治信念坚定、思想积极向上的学生队伍、朋辈群体配合教师队伍开展网络平台的思政工作,以壮大校园网络思政主力军;二是整合学校网络资源,集合教务、学工资源创建兼具实用性、政治性的网络宣传互动平台,利用平台深入开展师生互动、心理辅导和思政宣讲。三是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网络思政教育,做好优势互补,以网络课堂、线上平台辅助传统教学,尤其可以利用思政网络课程创建翻转课堂,增强思政课堂的趣味性、时新度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磊.传统媒体吸引青年读者的成功尝试——《中国青年报》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J].中国记者,2010(3).
[2]娄方应.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强化时事教育[J].吉林教育,2010(1).
[3]鲁兵.高中政治教學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思考与探索[J].高考(综合版),2013(7).
[4]王兰芳.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4(16).
[5]方世南,徐雪闪.论思想政治课接地气的高度、深度、厚度与难度[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4).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concept guidanc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olitical perspectives, so that the educated can form the ideological morality that conforms to social norm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especiall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can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the corr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which correspond with the times and social requirement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new age requirem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s should also change teaching methods as the times progress,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timeli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being more “grounded”.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current politics education; new media
(责任编辑: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