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若君
摘要:中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具备了一定的特殊性,也就说明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课程,与此同時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实现艺术对于学生优良品质的素质作用。当前我国的很多中职院校受相关条件的限制,教学方法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发展,就要进一步发扬其多元化,从而探讨音乐欣赏教学的长远发展途径。
关键词:中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方式和高等院校的培养方式有所不同,培养目的也存在差异,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同时,中职院校比普通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然而,不少学校并不能认识到音乐欣赏课程与培养人才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很多中职院校并没有开设相应的音乐欣赏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将其纳入考核范围,所以也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音乐欣赏课程不仅能够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还能够通过音乐让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一些优秀的作品更是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中职院校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音乐欣赏课程的设置过于单一并不利于发挥其作用,所以也要注重其多元化发展。
一、中职院校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音乐课程不受重视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尤其是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其多数是在中考期间排名靠后的学生,所以在学习方面相对处于劣势,加上就业单位对于学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也给中职院校的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和家长都一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能发现学生在某些领域方面的优势。尤其是音乐欣赏这一课程被家长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其开设甚至占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对于将来要走上技术岗位的学生而言,音乐欣赏这门课程不会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甚至耽误正常学习。
(二)音乐教学的设备设施不足
和普通高职院校或者其他的一些学校比较,中职院校无法同他们在学生素质与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无法体现自身的优势。加之,音乐欣赏教学多需要运用到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进行教学,有的甚至需要配合相应的乐器,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的魅力所在。然而,目前很多的中职院校都没有对音乐欣赏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限的资金也多用于其它设备的引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严重缺乏设备,也给师生带来了不少困扰。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据了解,当前我国的中职院校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音乐欣赏教学体系,也没有合适的教材,所以这一门课程多是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他们多数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挑选教学内容,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反而不能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内容,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也导致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课程的意义无法得以发挥。
二、中职学校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一)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多元化的教材选择
中职院校学生具有特殊性,这也导致了他们音乐欣赏教学的针对性,基于现状,很多的年轻人对于音乐的喜好多停留在对流行音乐的欣赏方面,他们对于流行音乐的欣赏也仅限于聆听和跟唱,并没有深入去分析作品本身,了解乐理知识,所以也没有提升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自主性。所以,在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要立足于这一现状,打破传统限制,挑选一些流行歌曲用于教学过程中,丰富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让学生体验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多种情感主题的结合,真正发挥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多元化音乐情感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反复聆听音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音乐,把握音乐的整体性。根据具体的作品教师进行引导式讲解,借助教师的讲解,学生也能够将自己的多元化情感注入到作品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和音乐品味,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加熟悉音乐欣赏的教学方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衍生出自己独特的情感。
(三)塑造多元化音乐场景,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多元化的场景塑造能够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更深的音乐感情。所以,在中职院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音频和视频内容的播放,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另外调动学生的音乐热情,让学生自主挑选相应的曲目和符合其特制的文学作品,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比如很多的宋词都是能够演唱的,这就能够融合文学作品和音乐情境,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深入音乐鉴赏的氛围中,获得独特的感知。
(四)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音乐辨赏能力
中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不能仅是停留在对音乐作品的简单认识和了解层面,有必要引入速度、强度、节奏、曲调等专业因素来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以提高专业音乐欣赏水平,而比较鉴赏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相比之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欣赏一段音乐是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运用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参考文献:
[1]窦霞.浅谈中职音乐欣赏教学[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 (2):113-115.
[2]司家伟.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微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2 (8):48-49.
[3]蔡兰.中职音乐欣赏课创造性实践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5 (3):172-172.
[4]熊国雷.中职音乐欣赏课创造性实践教学的探索[J].读书文摘,2016 (22):77-77.
[5]诸鑫鑫.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创造性实践教学的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16 (6).
[6]贾鹏.论中职音乐欣赏课创新实践教学的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