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曲目的选择与运用策略

2018-12-27 01:16陈薇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选择运用

陈薇

摘要:声乐演唱将声音作为媒介,充分糅合了表演、音乐、语言等多方面内容的艺术,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教学资源层次不齐,其培养目标、教学目的都各不相同,然而声乐教学曲目的选择是一项具有技巧性、严谨性的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领悟能力及声音条件,结合相关标准为其选择适合的曲目,这对声乐教学训练意义很大。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对高校音乐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几点高校课堂声乐教学曲目选择与运用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教学曲目;选择;运用

专业音乐院校主要通过实际教学和演出来完善声乐演唱及学科建设,重点开设语言课、舞台表演课及艺术指导课等多学科,以完善声乐演唱艺术。然而,普通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太完善,很多声乐教师都同时身兼数职,这无疑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声乐教学中,音乐修养、发声技巧及韵律感情等表达都需要以演唱作为载体,通过延长声乐曲目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所以,合理选择声乐曲目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同针对普通高校中声乐教学曲目选择及合理运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基本上储备了一些经验,但是在教学曲目的选择上依然在秉承了以前的曲目,缺乏教学曲目创新,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很多学生对声乐教学兴趣不高,甚至一些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高校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教学上,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关注,未能参考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而学生根本无法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会对学生学习进度造成阻碍。实际上高校声乐教学中只有坚持因材施教,将合理的声乐曲目和多变的声乐教学法结合起来,才能使演唱者事半功倍,以高质量完成演唱。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声乐教师都已经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但是在曲目选择、安排上却缺少规范的研究,作为从事于声乐教学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合理选用曲目,并将平时的技术运用于曲目教学、练习之中,更好的帮助学生将其声乐水平、艺术水平表现出来。

二、高校音乐课堂的实际情况

(一)选取适合学生的曲目

在声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单纯的按照多数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通过演唱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多数情况下在练习过程中都会为学生选取声音浑厚的曲目进行合唱,如演唱一些歌唱祖国的曲目,很多男生无法唱出气势来,这时教师就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些学生刷掉,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为学生定好演唱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进行演唱,如果勉强让低音去唱高音,这对于演唱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同时也是心灵上的。

(二)对学生能力进行检测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能力的不同选择曲目。然而当前很多学生在选择曲目时难度系数比较大,根本不适合于大部分学生,一些教师会选择一些流行曲目,如某高校在歌唱比赛中为学生选择流行歌曲《浮夸》,演唱过程中不仅整曲都缺乏节奏,甚至最后学生在舞台上崩溃大哭起来。因此,教师帮助学生选择声乐曲目时,首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然后再进行曲目的选择,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为学生安排一些高难度曲目。

(三)注意教学曲目的多样化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会多选择一些曲目,不会只单纯的教授一首曲目,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长,尽可能为其多选择一些符合他们情况的,这样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练习。同时,声乐曲目的选择应按照学生表现不同来调整,注意不能沿用一首曲目强迫学生改变,注重声乐曲目选择的多样性。

三、高校课堂声乐教学曲目选择与运用的策略

(一)量体裁衣的选择声乐教学曲目

声乐教学过程中应“量体裁衣”的为学生选择声乐教学曲目。首先,应结合学生外形、音色、音乐等对其嗓音进行专业鉴定,与嗓音专家共同判断学生声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声部鉴定错误问题的出现;其次,根据声乐演唱情况合理选择声乐曲目。例如大一女高音,《我亲爱的》、《我的心理不再感到》、《如果弗洛林多忠诚》等意大利歌曲是比较合适的,《踏雪寻梅》、《思乡》、《花非花》等中国声乐作品也比较适合。上述曲目的篇幅适中,旋律平稳,音域跨度不大,可以起到稳定中声区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其发声方法进行调整。大四女高音歌曲的选择则要注意仔细划分,她们不管是演唱的技巧还是能力、文化底蕴还是艺术表现力,与大一时相比都有了显著提升,所以,可以选择《七月草原》、《美妙的歌声随风荡漾》、《美妙的时刻即将来临》等风格特点明确、花腔技巧难度大的声乐曲目。

(二)多方面涉猎不同声乐作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曲目,同时还要有效把握好音乐的风格与表现力,为学生提供不同作曲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风格的作品,帮助学生涉猎到不同的声乐作品。首先,从艺术题材与艺术风格上可以将声乐作品分成中国民歌小调、格局咏叹调及音乐剧等不同类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时期、体裁及民族等方面内容,例如某高音男学生,从音乐感觉、语言感觉及形象气质等方面来看,他非常适合于德语艺术歌曲的演唱,于是他的教师选择了德国艺术歌曲,并选择一些中国艺术歌曲为其曲目,这名学生大学毕业时,凭借自身较深的演唱功底,得到了到德国留学的机会;其次,选择曲目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及音乐感觉,例如一名花腔女高音学生非常适合于延长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教师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为其选择莫扎特、多尼采蒂及巴赫等作曲家声乐曲目,通过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涉猎与练习,该同学练就了登峰造极的花腔技术,并深入掌握了整个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风格。

(三)声乐曲目的选择应坚持“与时俱进”

近年来大量优秀的作曲家不断涌现出来,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不断提升,这种情况下很多民族化、本土化较为浓烈的曲目开始涌现到人们面前。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传统美声曲目打基础,然后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曲目辅助练习。例如《海恋》、《和谐大家庭》、《江山》等,这些曲目的思想紧扣时代脉搏,通过歌曲向人们传递了正能量,可以作为学生毕业面试、音乐会、大规模演出的曲目,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这类声乐曲目,深入的掌握声乐作品,更好的接受这类声乐作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声音条件、演唱程度与个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合理选择适合他们演唱的声乐作品,因人而异,利用良好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在传统教学方案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出适合于学生、适合于实际应用的教学曲目,并结合学生特点不同给予多样化选择。在指导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表演情境、场合及现场环境做出合理调整,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特征不同给予适当创新,只有贴近于学生的情况,才能充分体现出声乐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靳立军.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曲目的挖掘与当代意义[J].当代音乐,2018 (02):30-32.

[2]徐敦廣.论高师声乐教材与中国声乐曲目的价值取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 (09):47-49.

[3]张娜.试论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声乐曲目拓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1):92-94.

[4]马兵.“美声大众化发展”背景下高校美声声乐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J].艺术评鉴,2017 (16):76-77+108.

[5]李飞.论传统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与途径——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高教学刊,2017 (19):108-110.

猜你喜欢
高校声乐教学选择运用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声乐教学带来的影响
红色歌谣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