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对话教学的意义

2018-12-27 01:16李琪森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学

李琪森

摘要:对话教学法虽然在以前的体育教学中用的不多,但却是一种比较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基本理念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实例谈一下对话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对话

所谓的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更进一步讲,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新式教学思维和理念。对话教学法在其他学科领域都被广发运用,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所以一直运用不多,我认为对话教学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体育课教学。

一、通过对话引发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拉近师生距离,形成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我在体育室内课《养生之道——食毕摩腹食毕行步》一文中,我改变了以往我说课文学生听的单调模式。先是提出问题:“食毕摩腹食毕行步”谁能解释一下;然后再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食毕摩腹食毕行步吗?”学生在上课时比以往明显更积极,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参与到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来,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然后在学生回答完后我补充说到:“人在吃完饭后大部分血液会集中在胃部帮助消化,这是我们需要通过轻轻地按摩腹部帮助消化。”然后我又接着问:“所以老师和家长在你们吃完午饭一直会说哪句话?现在知道原因了吗?”一连串的提问、对话与回答让整堂课的氛围都比原先活跃不少,原先学生不过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换了对话法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上更主动,主体地位。凸显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运用言语对话和提问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启发式教学模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在教授《前滚翻》一课时,我没有像以往一样直接讲解示范,而是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什么形状的东西可以滚?”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然后纷纷表示是球类形状。我说:“很好,那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我们也想要滚起来要怎么做?”学生回答:“变成球的样子。”当学生们回答完后,我说:“那好,请你们现在两人一组去垫子上试试如何让自己也变成球状,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然后学生都试着去尝试逐渐找到了正确答案在这过程中融入了合作学习方法,使得除了有师生对话外还有“生生对话”。

本课的教学,我运用了语言对话、提问、引导、激励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回答然后通过自身的经验联系课堂,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学生的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整个过程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第二条的基本理念也正与“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予渔”以及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三、利用言语对话模拟场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抽象思维教学模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我会运用言语对话来和学生模拟一些球类比赛从而进行战术演练与应对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来的解决问题能力。比如在五年级的《小篮球》一课中,我在开始比赛前跟学生对话模拟,比如“有人上来断你球,你可以怎么处理?对方全场紧逼怎么处理?双人夹击怎么办?等等”学生通过脑中模拟后想想自己掌握了哪几种技战术各自回答。因为是团队项目所以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形成“生生对话”。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临场应变时会更好地处理各种现象,往往很多球类课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对话模拟后,可以有效起到一个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我还将这一方法运用到了我們学校的羽毛球校本课程与比赛中去。在教授羽毛球几个方向的羽毛球步伐时,我会说方向,让学生在脑中模拟步伐移动然后同时将编好的步伐口诀回答,防止错误移动步伐的出现;在带队出去比赛时我会在临场指导时会跟队员模拟各种情况“他压你反手这时候你说你可以如何应对;对方拉吊你告诉我你怎么解决;对方突击正手你怎么破?”等等。学生通过对话问答产生想象然后进行解决问题的模拟,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还能起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认为通过对话模拟场景进行教学较为适用于高年级学生或者是对技战术很纯属的学生,因为抽象思维能力高年级的学生较为有优势。

四、结尾

对话教学虽然在其他学科广泛运用但体育教学中却运用不多,但是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行,我们可以不断进行挖掘与开发,来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体育教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