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应从片面追求知识有效性转向对人性的关注,这方面儒家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儒家以人性论为基础,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引人向善,是每一个人教育人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重建内圣理想,引导人们走向人格完善是教育者不可忽略的责任。
关键词:儒家人性论 教育启示
今天,在应试教育之风的影响下,教师们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识传递的效率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和人格上的关注。但看教师的教案,不难发现许多数教师在其教学目标设计中仅有知识能力层面的考虑,而忽视情感、价值观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与之对应的现象是,许多学校的教研都是围绕着提高课堂效率而展开的。于是,注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成了教师们的首要追求,而人性塑造和人格陶冶则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忘记了教育固有的功能在于对人性灵魂的提升和对人格境界的关注。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现教学目标重心的转移,即由片面追求知识传递有效性转向对人性的关注。这方面儒家人性论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儒家看来,对人进行价值引导,使人达到人性的完美和人格境界的完善,是教育者的首要追求。
一、教育的功能在于引人向善
我们把视野投向教育领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儒学大师都把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列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他们以人性论为基础,阐明教育的功能在于引人向善。
《大学》开宗明义地道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表明教育的价值关怀在于引导人走向人格的完善。仔细地研究一下历代儒者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儒家引人向善的教育理念植根于他们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上。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旨在说明教育对人性的巨大影响。孔子虽未明确点出教育即引人向善,但从其“仁者爱人”的思想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中,不难看出孔子对人性善的肯定。
继孔子之后,孟子明确指出:人性即善。他对人性善作了这样的推导:“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善良的道德性,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养和扩充这种善性。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既然心性是善的,我们只须将其存养起来,不使它丧失就可以了。孟子认为学问之道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即“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苟子认为人有向恶的倾向,要改變人性之恶,就必须借助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即通过教育而改变人的本性,使人性向善。可见,苟子虽主张性恶,但从其“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论不难看出,他仍主张教育要引人向善。
朱熹将人性划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部分。天命之性源于理,构成人性中善的来源。而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若人秉有清气,则人性为善,若人秉有浊气,则人性为恶。朱熹认为,气质从两个方面制约着本然之性的完全显露。一方面,气质的清浊昏明先天地影响了人为善为恶的不同倾向性,除极少数人享有清明之气外,绝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地禀有昏浊之气,成了他们为恶的原始根源。另一方面,人在现实生活中,要以气质为媒介与外界相感应,在感应过程中,人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欲望,对物质欲望的过分追求,会进一步掩盖本然之性,使人们产生不道德的行为。于是物欲之蔽又构成人为恶的经验性根源。根据上述人性论,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复性”,即恢复天命之性,寻求人性的复归。
纵观古代儒家教育思想,引人向善是他们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无论是孟子的“存心养性”,还是苟子的“化性起伪”;无论是朱熹的“复性”说,还是王守仁的“致良知”,都体现了儒家对人性的脉脉关怀。这表明,我国并不缺乏关怀人性的教育传统。只是我们在追求知识传递效率的今天,越来越淡忘了这种传统。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回到传统中,去寻求失落已久的儒家人文精神,使其在当代教育中重新焕发出光彩。
二、重建儒家内圣理想,应是当代教育者不应忽略的责任
圣人自古就是儒家向往的理想人格,成就圣人境界也就成为历代文人学士和普通民众的人生追求。内圣,即内在地做道德修养功夫,以达圣贤之境。圣人可学而成已是共识,学做圣人成为了历代儒学大师不断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
孔子认为,人格是否高尚,关键要看他如何处理义利关系。孔子反复强调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主张人们安贫乐道,不谋不义之财。他对安贫乐道,不求富贵的颜回大加赞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一贯“罕言利”,对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持轻蔑态度。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把求利还是求义作为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从孔子对义和利所持的态度上不难看出,他的确把人在道德上的完满追求视为人生第一要义。
孟子强调成圣必须以本心固有的良知为根据,为了保持人心中的善,就必须做到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只有寡欲,才能使人的善性得到存养和扩充。如果不节制欲望,就会利欲熏心或利令智昏而丧失本心。所以,孟子主张只要把本心存养起来,不使它散失,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圣人境界就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境界。
当代新儒家继承了宋明理学的思想传统,他们肯定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开拓了生命之本源大流,是一种活的生命,深藏于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积淀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儒家内圣理想教育给我们启示:重建儒家内圣理想,引导人们走向人格完善是当代教育者不应忽略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来著.人文主义的世界[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2]于建福.孔子的理想人格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3]冯兵.先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教育探索,2005(6).
作者简介
罗锦国(1964.9—),男,布依族,贵州长顺,本科,高级教师,贵州省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