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艾黎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了解翻转课堂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数学科目相结合,增强课堂互动效果,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本文分析讨论了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134-01
翻转课堂打破了过去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和解答对方的疑惑。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使用更多知识进行扩展。
1.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起源于国外,并逐渐延伸到我国。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开始尝试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把传统的课堂翻转过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将课本知识传授给课堂上的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并按照教学规定进行课后自学复习并完成作业。然而,翻转课堂正好相反。教师会在课前把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学生观看,而非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课,只是在学生需要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在课后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并主动探索问题。在课堂上,他们可以通过咨询老师或与同学沟通来解决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不同的是,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由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协调者,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研究。
2.高中数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途径
2.1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设计教学情景,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真实问题和发散思维,创造问题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积极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数学的愿望。例如,目前高中生的学业比较繁重。都是教师提问学生来回答,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活动设计,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需要论证的一些问题,二元方程或者立体几何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推理论证,并讲解给大家听。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参与,通过自己的循序渐进的论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
2.2利用翻转课堂的特点来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容易产生冲突。因此,重视学生的学科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翻转式课堂学习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理解相应的知识點,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更好地整合高中数学内容。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教学合作奠定基础。在学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教学难点是通过平面的基本性质,概念和表达来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点的教学目的。在翻页课堂,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一起讨论。使学生对飞机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交流。
2.3开展小组讨论,课堂合作探究
翻转课堂的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探索。在课前进行基本知识的预习,在课上针对预习的成果,预习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展开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属于翻转课堂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生生互动交流、合作分享,整理预习中小组内成员预留的问题,展开合作解决、实践探究,可以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将部分问题解决出来。合作探究可以以形式进行,激活数学课堂。要注意引导学生要记录下创新的思路,方法和未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并收获探究结果。如“圆的方程”知识学习时,学生课前预习了相关基础知识,课上针对预习预留的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圆的方程一共有几种形式?如何实现各种形式间的互相转化?问题二: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有哪几种?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这些关系?这三类位置关系有什么联系?问题三:归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解方式。在问题导向下,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结合数形结合、互动讨论方式,得出大致的思路体系和问题答案,但还不够具体和详细。通过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优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合作探究质量。
总而言之,翻转课程打破了固有的传统课堂模式。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华,孙丽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9):132-134.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杂志,2014,(0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