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 甘甜
在江西上高县泗溪中心小学,有这样一群人:行走匆匆,步伐有力;早上六点半到校,晚上八点半离校;既有一个班的教学任务,又要兼职走班教学。这群为乡村教育奔忙的教师,自称“追梦团队”,喊着“天不荒,地不老,追梦人生生不息”的口号,连续多年综合评估位居全县农村学校首位。而他们的领队——校长聂波林,一副“我们不做,谁做?我们不教,谁教?”的姿态。他说,做教育,要敢于亮剑,敢于胜利。
[聚人心]
早些年,聂波林的亲戚觉得他“做管理”有一套,一度“一天三四个电话”,邀他去“赚大钱”。聂波林也曾犹豫过,但最终还是觉得自己适合做教育。
“小时候家里穷,读师范是为了‘跳龙门, 毕业时才知道得去当老师。”聂波林没想到一当就一直当到现在。
教育有温度,聂波林说“是一件人心活儿”。
“要赢教育,首抓人心。人心的管理旨在全方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是尊重、信任和理解教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岗位无贵贱之分,让他们都感觉到自己也是主人,方可有‘士为知己者死之概。”聂波林爱看軍事题材的东西,办公室里挂着有关上高会战的海报,话语间军事术语不时蹦出。
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策”的“金点子”活动,开门纳谏,择善而用。
多年来,学校努力为教师提供各种舞台:为不同专业的老师量身打造相应社团,积极申报省市专门课题,对接上级部门的各项比赛、竞赛等。
上半年,乡镇的一位英语老师辅导学生绘画,拿到江西赛区的第一名,马上还要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的比赛。聂波林又趁机给老师们上课了:“不只是教主课才有出息!”
此外,聂波林还不忘见缝插针地进行“感情投资”。
要求每个副校长级干部蹲好一个年级和三个教学点,并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倾向。由于学校教师大多不是本地人,每年新老师一分来,校领导不仅要专车接送,还要安排好住房,暖言暖语地实施“儿女般关爱”。聂波林说这叫“上好最初印象课”。
教学点人少、地偏,且近年来多为刚分来的年轻女教师执教,外县、市的占大多数,学校还实行起双栖制:教学点上有休息房,镇上有公租房,晚上统一在中心小学用餐。
“好在镇上给了我们120套公租房,学校能做的都是小事。”聂波林说。
[促成长]
上任之初,聂波林就提出了他“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他说要以师生品修促师生互融,以教育质量促师生共进,以师生素养促师生共赢。
排在最前头的是“品德修养”。学校留守儿童多,聂波林说这是一群“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孩子,学校便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抓养成教育,促进师生互融。在学生中开设感恩课,月月开展感恩活动,并开辟幸福院和上高会战烈士陵园两个感恩基地,通过几年的常抓不懈,内化为学生的自控力。在教师中,推行“代理家长”模式的关爱管理,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时常谈心、定期家访、关心生活,给留守儿童、贫困生、学困生更多的呵护和教育。
要办好家门口的教育,重点还是要瞄准课堂。年轻教师多,中心校老师多,如何兼顾教学点,促进区域内教育发展?
学校开展“订单式送教” ,教学点列出薄弱学科,中心小学组织各科教师进行送教。教学点还可以“指定”送教教师。
教学点相对封闭,学校就让教学点的每一位老师到中心小学找一位有经验、业务能力强的师傅,利用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对其全方位的“传帮带”。 师傅至少半个月就得到教学点去“实地帮扶”,为鼓励徒弟多到中心校学习,食堂还对教学点的老师免费供餐。
每学期,每位年轻老师至少要在全镇上一节公开课,参加一次教学比武,师傅从教学水平、教学成绩、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徒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测。
让聂波林欣慰的是,每年的教学比武中,都有教学点的年轻教师“冒出来”。
[成风气]
历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及素质教育的成果一直遥遥领先,聂波林将这归结于“风气好!”
啥风气?
“风清气正!” 聂波林正色说,“我们的教育得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当地重教,村民“砸锅卖铁”都要送孩子去读书,时常有家长来校问孩子的分数。
虽然 “一分一厘”都很清楚,但聂波林及老师们都不会说。
聂波林说:“这么大的一个乡镇,会有不同的人才在里头。”“要善于发现孩子各方面的天赋。”
主课不能松懈,同时学校还开展以兴趣为主的走班制教学。组建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等十几个小班,择优聘请兼职教师,学生自主选择,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早晚自习“加餐”。
泗溪以版画闻名,学校便改革传统的刀刻版画为吹塑版画,不同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版画创作。
多年前,学校就通过全面推行阅读教育,努力让学校每个角落散发出“浓郁的书香味”。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后,聂波林觉得一种叫“演”的东西正奔涌而出。
2016年,依托课本,集编、导、演于一体,给学生足够创作与表演空间的课本剧应运而生。
以班级为单位,自行组织,定期会演。学校场地有限,但每年“六一”儿童节,各个班级都会在各自的教室里开展汇报演出,好不热闹。
下一学期,学校将搬进宽敞的新校区,聂波林说届时还要搭出更大的台,让孩子们演校园剧、社会剧,把家长与社会人士也吸纳进来。
活动越来越多,师生的素养也随之提高。聂波林说这就叫“不拘一格,谋求教育鱼和熊掌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