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少年儿童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关键词 学校德育;新课改;全会精神;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09-02
十九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学有所教立为改善民生的首要问题;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目标。但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这个任务和目标,还需要党和国家高层的精心设计和全体国民的共同参与。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开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的理解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目前城乡教育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农村的孩子学到的知识远比城市孩子要少得多,这说明当前的教育深度只局限于城市,而农村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公平发展。而学校是小学生最重要的德育机构,应该适应社会化的发展,同时还不能忽略其自身的个性化需求。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列宁曾经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德育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影响。德育的各要素——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内容——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师形象的变化
“天地君亲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身上的光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已逐渐淡去,社会(包括家长)更愿意从市场规则来认识评判教育和教师,因而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本人,在功利主义引领下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德育工作者本应该像是虔诚的布道者,他们的形象和教育的功效息息相关。
(二)在物质不断丰富、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1.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执拗而张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有优越的家庭条件,有父母长辈的深情呵护,他们多的是任性乖张,少的是合作与宽容。
2.感情脆弱而冷漠。温室里的花朵总是脆弱的,经不起风雨的打击,当代学生往往缺少耐力与毅力,在困难面前往往一筹莫展。所谓冷漠,就是对不关乎自己的事漠然处之,因而我认为当代学生最需要的莫过于感情的滋润,让他们冰冷的眼眶里留下滚烫的泪。
(三)德育形式急需创新
传统的德育形式偏重于说教,用经典教化学生,多的是理性的理解与接受,缺少情感的体验与心灵的感悟。但德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时间,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生动活泼的载体。
因此,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伴随着成长,少年儿童容易收到许多社会化诱因影响,可以说,作为个体,想要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品质就必须与社会繁盛相互的作用。心理学家鲍德温认为,个人的发展中只有在于他人交往中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但是如果没有人对其自我意识进行矫正,其人格就不会发展,而这种矫正作用正需要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来完成。
二、小学德育管理的健全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德育课程整合。学校的教育也是个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爱总是大于技巧的。所以德育工作单凭学校自身的努力是很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协作和支持。例如:净化社会环境,这就是需要政府会同公安、工商、文化、司法等部门进行综合整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履行“两办”《意见》中规定的职责和义务。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应该发挥党支部、工会、团队组织的作用,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家教知识,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再则,要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彻底克服德育的任务由班主任、辅导员完成的偏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
三、确立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工作的具体分工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
坚持量化,形成德育氛围。要科学量化班级德育工作,首先,学校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使班级明确,在学校这个大的德育环境中,怎样更好的完成德育;其次,为了德育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方向犹如智慧帮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水平。通过评价找准德育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調整了方向,使班级德育工作进步更快。有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和引领,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就更实了。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针对新形势下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应该以德育方式引领新课程改革。
四、结语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做的就是人的工作,最难搞的就是以人为载体的“实验”。而我们德育工作者时时刻刻都在跟人——我们的学生打交道;每次做的都是人的“实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句话,它既道出了德育工作的艰辛,又反映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德育变革的关键时期。
如今,学校德育已摆脱旧有的思想束缚,并从社会政治运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断地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总结研究近年来学校德育所取得的成绩,探究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对于加快和深化德育改革,使德育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将是十分有益的。
古人云: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师没有强烈的学习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很难说服和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创新型社会里,德育工作这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团队培训,加强工作交流,开拓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管理效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总之,学校德育管理发展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德育为首,坚持师德建设,坚持全面德育管理。就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解决目前学校德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效益,这是当前学校德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最大创新。时代在进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培养人才的模式也不断改革和创新,人的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变化的,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文源.关于德育评价科学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4(02).
[2]邵作运,王翠红.新课改注重挖掘德育资源融入教学[J].沧桑,2008(01).
[3]刘荣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J].学习月刊,2007(06).
[4]布哈间·买买提.新课程改革下学校德育管理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3(8).
作者简介:山晓春(1964-),女,汉族,大专,籍贯:辽宁辽中,职称: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