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关怀度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

2018-12-27 01:53:54牛桂芳孙建萍杨支兰孙瑞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关怀条目养老

牛桂芳 孙建萍 杨支兰 宋 丹 孙瑞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养老观念的逐步转变,养老机构已成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模式。家庭是个体获得物质与精神支持的重要源泉,良好的夫妻关系和家庭成员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来源。目前关于社区老年人的家庭关怀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较多。养老机构老年人独自居住,作为特殊的生活群体,其家庭关怀度如何,对生活满意度有何影响,成为本研究的重点。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6年12月抽取太原市2所养老机构中102名老年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意识清楚、有认知判断能力者;③可独立填写问卷或虽不能填写但可作出判断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者;②拒绝合作者。平均年龄(80.61±8.09)岁。

1.2研究工具 老年人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婚姻状况等。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反映家庭成员对家庭关怀度的主观满意度,包括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密度5个条目。采用3分评分法,“经常”计2分,“有时”计1分,“几乎从不”计0分。总分0~10分,0~3分表示家庭关怀度严重障碍,4~6分表示家庭关怀度中度障碍,7~10分表示家庭关怀度良好。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1〕。生活满意指数量表(LSI)A评价主观生活满意度,共20个条目,其中12个为正向条目,8个为负向条目。采用3分评分法,“同意”2分,“不能确定”1分,“不同意”0分。负向条目计分相反,总分0~4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满意程度越高,中文版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7〔2〕。

1.3调查方法 6名人员在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调查时向老年人讲明本次调查的意义,征得其同意。根据老年人情况,对不能自行填写者,由调查员就调查内容与其交流,然后由调查员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96.08%)。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查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及不同组别家庭关怀度和生活满意度比较 不同婚姻状况、月收入、入住原因、看望次数的老年人家庭关怀度得分及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慢性病种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家庭关怀度与生活满意度得分情况 家庭关怀度良好者59例(60.2%),中度障碍者32例(32.6%),重度障碍7例(7.1%)。老年人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97±1.99)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情感度(1.54±0.64)分、合作度(1.32±0.66)分、成长度(1.32±0.68)分、亲密度(1.30±0.69)分、适应度(1.50±0.68)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为(23.46±5.68)分。

2.3家庭关怀度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 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关怀度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情感度=0.395、r合作度=0.289、r成长度=0.249、r亲密度=0.228、r适应度=0.208,r家庭关怀度总分=0.458,均P<0.05)。

表1 一般情况及不同组别家庭关怀度和生活满意度比较分,n=98)

3 讨 论

家庭关怀主要指家庭的其他成员为某个人提供的帮助,如经济支持、生活照料、情感支持。本研究中家庭关怀有障碍者占39.8%,高于陈长香等〔3〕(23.84%),杨雪等〔4〕(20.2%)的研究,可能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有关,他们居住在养老机构,与家庭其他成员接触相对较少。不同婚姻状况、入住原因、看望次数、月收入的老年人其家庭关怀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陈长香等〔3〕、郑南等〔5〕、刘惠茹等〔6〕研究一致。配偶健在者家庭支持度明显高于其他组别,配偶对缓解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愿入住,看望次数多者,家庭成员互相理解,家庭关怀度较高。有收入且收入较高者,不仅能降低对家庭其他成员的物质需求且在家庭遇到困难时可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家庭亲密度高。不同慢性病种类老年人其家庭关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杨雪等〔4〕研究不一致,可能本研究的养老机构为非失能养老公寓,所有老年人基本都具有自我照顾能力,健康状况相对较好有关。

本研究中,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得分低于郝桂兰等〔7〕研究〔(27.72±6.62)分〕,可能与样本选取有关。有配偶的老年人可以与配偶有更多的精神依托,而未婚的老人,缺少配偶及子女的关爱,常会有孤独、凄凉等不良情绪,影响生活满意度。慢性病种类多的老年人,常年受多种疾病的困扰,生活满意度较差。老年人收入高可满足其生活中的不同需求,满意度较高。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适应性相对好,生活满意度高;家属看望次数多的可以与家属多沟通交流,感受到家属的关爱,生活满意度较高;与相关研究结果〔7,8〕一致。

本研究表明多给予老年人关爱,可提高其生活满意度。老人在养老机构虽得到了专业的生活照顾和卫生护理,但不能感受到亲情的围绕和精神的慰藉,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甚至抑郁〔9〕。呼吁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家属能经常到养老机构看望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养老除物质生活保障外,更需要家庭的情感支持。

目前,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逐渐增多,提高养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应从多方面着手。老年人应培养乐观阔达的心态;子女应通过探望、打电话等方式多关心老年人,而不是全权交给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应多举办一些活动,如孝子比赛、联欢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加与家属接触的机会;社会各界应到养老机构看望老年人,让老年人在爱与关怀中度过晚年生活。

猜你喜欢
关怀条目养老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黑龙江史志(2010年4期)2010-08-15 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