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D-D与危重评分对重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2018-12-27 08:44叶韶勤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34期
关键词:危重危重症二聚体

叶韶勤

危重症患儿在儿科病房中较多,而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更尤为常见[1]。危急重症(Critical emergency)是指患者的脏器功能衰竭,是多种紧急、濒危的病症总称,包括脑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休克、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方面[2]。针对此类患者应尽快采取科学有效的医疗救助和合理护理措施,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遭受严重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快速死亡。小儿危重症可能随着患儿的原发病不断恶化而恶化,出现进行性的多器官功能丧失,如呼吸和循环功能恶化,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3]。有研究表明,因为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成,机体防御能力尚不完备,且危重症发病急骤,儿童不能有效地配合医师进行治疗,使得危重症患儿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4]。在发病的早期,由于患儿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缺乏典型特征,临床医师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准确的做好诊断,耽误了患儿宝贵的抢救时间,导致病情恶化[5]。因此,只有针对危重症患儿进行准确地早期诊断和科学及时的治疗干预,才能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才能提高危重症患儿的存活率[6]。故选取一种或多种迅速、科学以及稳定的指标,针对危重症患儿采取行之有效、全面客观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是儿科危重症监护病房在对患儿治疗监护期间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7]。本文通过对危重症患儿在24 h内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ICS),联合血清D-D二聚体(Serum D-D dimer,D-D)水平作为参考指标,针对患儿的预后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PICU进行治疗监护的99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上述患儿进行分组,分别为普通组(PICS>90分),危重组(70分<PICS<90分)以及极其危重组(PICS<70分),评分内容和标准见参考文献[8]。其中普通组32例,男22例(68.75%),女10例(31.25%);年龄为1~14个月,平均(10.50±3.86)个月。危重组46例,男29例(63.04%),女17例(36.96%);患者年龄为1~15个月,平均(9.26±4.56)个月。极其危重组21例,男14例(66.67%),女7例(33.33%);年龄为2~16月,平均(11.81±3.44)个月。全部患儿中,Ⅱ度喉梗阻3例,Ⅲ度喉梗阻2例,病毒性脑炎6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6例,低钾血症1例,癫痫1例,癫痫持续状态7例,肺挫伤2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急性溶血性贫血1例,急性胃肠炎1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惊厥持续状态10例,颅底骨折1例,颅内出血(非创伤性)1例,溺水2例,脓毒性休克2例,脓毒血症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2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哮喘持续状态2例,严重脓毒血症2例,溴敌隆中毒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捂热综合征1例,下肢二度烧伤并感染1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头部外伤1例,支气管肺炎10例,重度贫血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三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患儿或者患儿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儿年龄大于28 d;患儿临床资料完整[9]。排除标准:慢性疾病的危重状态;存在精神障碍的患儿;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儿;存在其他有碍观察预后效果的疾病;未获得监护人批准的患儿。

1.2 方法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1)针对上述标准入选的研究对象,按相应的要求记录他们的各项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属联系方式、住院时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居住天数、主要诊断结果、住院号以及转归情况;(2)所有的研究对象在入院一天之内完成采集血样的操作并将样品送至本院化验中心及时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检查,血清D-D二聚体水平检查等。采用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MT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及其配套的D-二聚体(D-Dimer)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验,检测原理是免疫层析法[10]。(3)记录患儿24 h之内的各项评分指标[11],包括心率(次/分)、血压:收缩压[kPa(mm Hg)]、呼吸(次/分)、动脉血氧分压[kPa(mm Hg)]、血pH、血钠浓度(mmol/L)、血钾浓度(mmol/L)、血肌酐(pmol/L)、血尿素氮(mmol/L)、血红蛋白(g/L)以及胃肠系统出血和麻痹状态等。进而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诊学组的小儿危重评分标准评分,判断患儿病情的危重程度。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计算三组患儿的转归情况即临床治疗的好转率,并比较分析三组得到的结果。患儿的转归情况分为好转(转普通病房或上级医院)、未愈(转上级医院或自动出院)以及死亡出院三种。采用Pearson系数法判断血清D-D二聚体与PICS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得到的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资料采用四分位间距表示,即M(P25,P7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比较 普通组、危重组与极其危重组的好转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93、4.48,P<0.05),而危重组与普通组之间的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6,P>0.05),见表 1。

表1 三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比较

2.2 三组患儿的PICS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 普通组、危重组与极其危重组的PICS平均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2、4.07,P<0.05),危重组与普通组之间的PICS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4,P<0.05)。普通组、危重组与极其危重组的D-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5、-7.39,P<0.05),见表 2。

表2 三组患儿的PICS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

2.3 PICS与血清D-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中Pearson系数法对PICS与血清D-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D二聚体与危重评分之间具有极强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546,P<0.05)。

3 讨论

小儿各种危重症,如病毒性脑炎、颅底创伤及癫痫持续状态都可能引起患儿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如果不能正确地采取医疗处理,则可能发展成患儿的多器官衰竭,从而导致死亡,加重医患矛盾[13-15]。PCIS是我国儿科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评分方法,分值越低则衰竭的器官越多[16-17]。D-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降解作用下产生的特异性纤维蛋白,反映了凝血酶的数量和活性,对医师的治疗方法具有指导意义[18],有研究表明高浓度的D-D可能提示治疗效果会较不理想[19-20]。本文从PICS联合D-二聚体的角度预测危重症患儿的预后效果,结果发现极其危重组的好转率与普通组、危重组存在明显差异,提示PICS与预后效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ICS越低患儿病情越危重,而预后效果越差。而PICS与D-D有着明显的负相关性,这也意味着D-D水平越高,患儿的预后效果会越差。综上所述,采用PICS联合D-D评价患儿病情并预测其预后效果,可以指导医师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的好转率,有效地改善了患儿预后。

猜你喜欢
危重危重症二聚体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