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小学生数学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方法

2018-12-26 12:33姜云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优化小学数学

姜云

摘 要: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原因,并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提出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课业负担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为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也陆续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规章,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办法规章都主要集中在中学及以上年级的学生,而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却依然繁重。故而,加强对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减负”已经很多年了,但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地轻下来。如何找到更有效的减负措施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减负与增效的问题,是广大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并长期实践的一个课题。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努力探索减轻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方法和有效途径,取得了一些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1.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是向45分钟要效率的强大后盾。“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真是至理名言。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本身掌握的知识是贫瘠的土地,那么学生知识的幼苗又怎么能茁壮成长呢?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掌握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

(1)经常学习教育理论,订阅各种教育刊物,从中获得教育新信息,吸收新营养;(2)多参加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从中吸取精华,摈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吸取成功新颖的教学方法;(3)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走特色之路,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设计出新颖、富有活力的教学过程。

2.高质量的教案是向45分钟要效率的基本保证。教学决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一定要备好课,高质量的教案是向45分钟要效率的基本保证。精心高质量的教案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重点要让学生牢牢掌握,难点要能使学生彻底解决。比如我在设计《可能性》一课时,紧扣“猜测”二字,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解决了教学难点。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1.小学生比较好奇,新奇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为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要求和知识实际出发,灵活组织、安排每个内容,力争使每堂课都有新鲜感。

例如:我在讲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计算后,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可如果仅练习同类问题,就容易使学生厌烦、思维停滞,针对这种情况,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拿出一截圆木让学生动手量出它的底面半径和两个不同的高度,学生量得很认真,兴致很高。接着我提出:谁能运用所量数据计算出它的体积?大家都愣住了,此时,我又拿出一截和刚才一样的圆木截,假设它是原来一个圆柱削去一半以后所得的,你能知道它的体积吗?这时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很快想出了解答方法。这样既巩固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要讲得有趣味性。所谓趣味,不是胡吹乱侃、故弄玄虚,而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例如:在《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中,讲到“面”、“棱”、“顶点”的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用削萝卜的办法,让学生在三次削的过程中,体会“点”、“棱”、“顶点”。学生在有趣的引导下,情绪高涨,很快理解了“面”、“棱”、“顶点”的产生和概念了。

3.要易中求深,防止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例如:在学习了《小数比较大小》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比较0.36与0.63的大小,这道题在老师的启发下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解答:用比小数大小的方法解答;从小数的意义上去理解;从小数计数单位出发;在这两个小数后面加上“元”字,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考虑。一道非常容易的题,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起到了易中求深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三、布置作业时把握关键知识

研究发现,练习题量的多少并不是与学习成绩成正比的,如果学生内心反感,无论做多少练习题都是无效的。如果作业中许多都是机械重复的知识,做多了学生自然会失去兴趣,产生反感心理,影响他们正常掌握知识。可见,为学生布置作业未必“多多”就会“益善”,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选择,抓住知识的关键所在布置作业,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而非增加数量。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负担过重,畏惧或厌烦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迫不得已、很难接受的事情,就会出现明显的抵触“课业负担”的行为。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事先一定要认真考虑,抓住每一个重点知识来选择需要布置作业的内容与多少,使学生认真做、仔细体会,从作业中感受知识的乐趣,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凸现新颖性和多样化的作业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是成功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做作业,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在游戏、在玩。

五、引入竞争机制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竞赛的形式巩固新课或单元复习。竞赛题有必答题,有抢答题,形式多样。将班级的学生按座位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的实力基本相当,再绘制两张竞赛获奖表格(集体和个人各一张)贴在班级的墙上。每次竞赛的优胜集体得大红旗一面,优胜个人得小旗分别贴在表格上,每个月末进行统计,对优胜组、优胜个人分别予以奖励。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课堂上呈现出一派活跃的气氛。学生们感受到投入的學习乐趣,没有负担和压力。

数学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真正将减负的口号落到实处,留给学生丰富的课余生活,以发展独特个性。面对这样“多彩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孩子们会自愿成为建筑师,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气息!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优化小学数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