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爱英
摘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需要采取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实现制度性保障,坚持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主阵地,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和水平,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措施。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从而敦促各方协调工作,尽快改善不利局面,解决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20
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为妥善解决这一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真正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就学,接受优质教育,还涉及更多的政策措施,需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解决。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外来人口增加,人口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教育资源未能及时跟进调整。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还是教育教学设施等规模有限,不能容纳更多的学生,严重影响了学校安全和教育教学质量。
2. 学籍管理困难
进城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许多进城农民工随着就业和居所的变化,为就近入学,其子女上学的学校也跟着改变,这部分学生数量大,频繁转学,手续不规范,随意性大。如何区分学生的正常流动与择校,给学籍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进城务工人员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孩子教育完全应该由学校负责,是学校的事情,家庭不需要管。另外,贫困、单亲等特殊家庭迫于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根本无暇思考、顾及家庭教育。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與学校教育严重脱节,缺乏沟通和理解。从而无法营造积极向上的、对农民工子女有潜移默化影响的家庭教育氛围。
4. 父母对其子女学习关注度较少导致其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很少参加学习、接受家教培训,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不管怎样都行,事事顺从孩子,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理想非常盲目,不切实际,甚至出现很多不良习惯却麻木不仁。有的家长对孩子精神不够关心,物质上满足孩子。在精神上关爱却不足,很少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两种常见的不合理家庭教育模式都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精神思想发展不足,不利于锻炼完善的独立人格。
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 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实现制度性保障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拒绝排斥,强调参与”。坚持全纳教育理念,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保护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力度,协调各中小学校认真解决流动儿童入学和就学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创造一种全纳氛围,通过集体合作与相互帮助,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满足他们的各种不同需求。并且应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建立较为完善的、融合的全纳教育体系,使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能在就近的学校接受有效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情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因此,必须建立并完善农民工子女扶助制度,对他们进行利益倾斜,逐步缩小其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
2. 坚持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主阵地
坚持公办学校主体和多渠道并举,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办教育,发动全社会积极承担教育责任,多渠道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就我国国情而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尤其需要社会的多方面参与,建立多元有效的办学体制,拓宽他们的就学渠道,最终使学校、家庭、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支持从物质、制度和意识等不同层次构成三维立体网络,形成全纳教育的生态化环境。公办学校要承担起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主体任务。
3. 坚持平等原则,处处体现公平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是一视同仁;体现平等。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努力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槛;克服这一群体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形象;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适应能力。入学机会的平等只是教育机会均等的第一步;过程的平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才能够直接导致结果的平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环境与城市儿童的差异;面临着诸如生活卫生习惯、知识结构、思想价值观念、人际交往圈等众多适应问题;这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无形障碍;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压力大;敏感易冲动;自卑感强。教师应注意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城市学生理解和尊重进城务工人员;改变原有的歧视思想和行为;净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环境;同时借助各种有效手段积极转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卑心理;逐步树立他们对自身群体的信心。
4. 不断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和水平
家庭教育的源头是家长,因此,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家长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境界。针对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影响,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不断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和水平。要引导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懂得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懂得孩子是否成才,家庭教育起重要作用。家长要用足够的时间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多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心灵沟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多给孩子支持鼓励,纠正不良教育方式,更不能随意打骂,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子女学习的积极性。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产物,它所面对的子女教育问题正是中国追求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命题——公平。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能,以主动探索的姿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不断增强服务的职能,能真正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所学,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