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内政治文化传承意味着基本原则、立党宗旨和核心价值的继承和发展,是保持政治定力,净化政治生态的前提和保障。党内政治文化传承包含了历史、现实、价值三个基本维度,由于党员个体之间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变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情感方式等代际差异,导致党内政治文化传承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我们需要从内容原真性与方式多样性的统一、回忆再现与情感培育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以及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等方面创新传承机制,形成传承合力,弥合代际差异。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传承 代际差异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时代的传播机制研究》(HB16MK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杰华,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057
政治文化是现代政党延续发展的历史基因,也是解讀政治组织有机体的终极密码。一方面,政治文化有助于增强政党的组织软实力和执政合法性,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政治秩序;另一方面,政治文化自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保持核心理念的同时,也会随着时代变迁补充完善新的内容,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一般而言,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政治文化传承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每一代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容进行阐释。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形成科学的理论后,通过宣讲、学习等方式向全体党员传播,从而在党内形成高度政治共识。本文采取第二种概念,针对党内政治文化传承中存在代际差异的客观事实,以革命场馆传承红色基因为分析实例,提出相应的弥合机制。
一、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三个维度
(一) 历史维度:强化了身份认同,夯实了党内政治文化基础
作为政治组织,现代政党不仅需要人员、规章等一系列显性架构,也需要党内政治文化提供隐性的软约束。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有自己明确的立党原则和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客观情况千差万别,但核心的立党宗旨从未改变,不断强化,铭刻在政党基因中代代相传,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理想信念。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对组织和个体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体现了自我认知和集体建构的双重作用,其中,以红色基因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多,基于年龄差距、社会属性等基础上的个体差异性日益显现,通过集体记忆实现文化认同就显得格外重要。共同的历史源头和奋斗初心,可以强化个体的党员身份认同,理解并承认自己的组织身份,从而为组织内部的文化构建和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现实维度:坚定了价值信仰,提供了执政合法性
政治学词源中的合法性,是指对现行的以政党政治为核心的政治秩序是否认同以及具体的认同程度,作为当代中国的法定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曾带领久经磨难的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富起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起来”,执政地位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的支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都在于人心向背,是人民的选择,这就要求执政党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准则。为了切实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执政党必须严格要求自身,从严治党,激活内在的红色基因,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仰,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的合法性。
(三) 价值维度:构建了时代记忆,提升了文化引领力
社会转型期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集体意识的消解,为个体追求自我的情绪体验提供了空间,同时也增加了集体品格塑造的难度,这就要求有一条文化主线贯穿全社会,提高核心价值观的辐射力和引领力。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意味着对已经发生的历史进行保存和总结,还意味着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文化符号,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进而成为行为的规范。“人们不再将特定的实践方式视为一种外部的强加,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不言而喻的状态,个体所体会到的是一种自主的释放,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甚至将某些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活动视为先天的特征。”
二、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代际差异
(一) 代际思想观念分化,集体信仰形成难度增加
思想观念是成员个体的内在品质,是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性质,最终的形成受到微观个体成长经历和宏观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从青年、中年、老年几代人来看,差异明显。青年一代强调个性化语境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崇尚自由,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一个不可概括的一代,因为他们是个性的、丰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中年一代是组织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处于人生较为理性、成熟的时期,对于整个社会思想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积极作用,“与其把一代人执掌社会权利理解为对权利的支配,不如理解为一种支配的地位、全面的影响和中坚的作用。” 老年一代则由于经历过曲折、坎坷,在较为稳定的同时也会趋向保守,愿意向年轻人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但同时又看不惯年青一代的张扬个性,往往容易产生代际冲突。
(二) 代际行为方式分化,价值内化难度增加
行为方式包括了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往方式等多个方面,“指个人、家庭及相关人群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下,为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选择、确立的日常生活诸方面构成和实现方式。”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加之重叠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所以35岁以下的青年一代在行为方式上与父辈、祖辈有很大不同,更倾向于网络消费,虚拟空间交往,热衷于使用符号化的网络语言,在接受外来价值观输入时,不再完全依赖传统途径。
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终极目标,在于入脑入心,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真正实现在组织上入党、思想上入党、行动上入党。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这也意味着党内政治文化的传承需要立足于生活实践,在不断反复实践中内化于心。
(三)代际情感方式分化,传承持续性难度增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其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态体验。” 个体的体验和自身的经历、回忆密切相关,老一代大多亲历过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故地重游或纪念性的照片、实物都足以引发共鸣。青年一代由于没有切身经历,又处于信息极大丰富、更替速度较快的网络时代,往往不容易将关注点集中,更不能保证关注的长期持续。这也提示我们,党内政治文化的传承不能依靠单一形式完成,应该注重多种媒介、多种途径的融合,最终形成传承合力。
三、 代际差异的弥合:以革命场馆传承红色基因为分析实例
红色基因的传承是基础性的文化工程,也是持续性的时代课题,以革命场馆为代表的红色时空再现,为红色基因传承提供具体的物质载体,本身也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统一和促进,是题中应有之意。
(一)内容原真性与方式多样性的统一
革命博物馆、陈列馆等红色纪念场所是红色基因的物质载体,对历史人物、场景的真实还原时发挥纪念、传承作用的前提,在各个环节都要保证内容的原真性。在收集展览物品、资料时,对物品来源、所有人、提供者等相关信息进行完整详实的记录;在整理、展出时,要尽量保护和恢复展品历史原貌,对于破损或部分遗失的展品,可以进行保护性修补或解释说明,不能随意改变展品的外在结构或内涵意蕴。
在保证内容原真性的基础上,对展示、传承的方式则可以进行多样化尝试,力争符合时代的特点,符合传播受众的心理,喚起参观者学习者内心的主动性,增强红色基因的传播效果。在传播方式上,可以改变单一的静物展览,运用电脑、投影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情景再现当时的实际场面,实现展览的动态化、体验化,营造一个逼真的回忆场。对于特定革命历史事件联系较为紧密的几个场馆,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联合展出,或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虚拟空间的红色文化传播,增强传播力度和广度。
(二)回忆再现与情感培育的统一
红色基因传承的前提是历史性的回忆再现,尤其是对于没有亲身经历的被传承者而言,充分了解父辈的经历是理解和认同的基础。参观革命历史场馆、模拟历史场景,亲身参与互动等不同的形式,最终都是为了传达和唤起既有回忆,在受众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回忆链条,清晰地再现历史脉络。“有关过去的意象和有关过去的记忆知识,是通过(或多或少仪式性的)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的。” 除此之外,红色基因传承还必须能够激发受众情感,“记忆不只是一种知性的记忆,而且更是一种感情的记忆。” 人们在参观革命场馆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物展品获取视觉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解说员的讲解,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感人故事,将历史体验转化为情感共鸣。
(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奋斗征程是红色基因得以形成的源头,也是传承的重要内容,蕴含“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以“两个务必”、“赶考精神”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都已经铭刻于我们党的基因密码。同时,我们还必须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炼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内核,讲好中国故事,续写红色基因的当代谱系。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体现在革命场馆的日常参观和传播教育过程中,意味着确立参观者的主体地位,在纪念场馆的布展设计和参观流程等环节,注重参观者的主观体验,以有助于参观者获取红色文化信息和获得参观满足感为出发点;强调参观过程中的个体化体验,通过电子终端设备的辅助,力求提升参观者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的便捷度和场景体验的现场感;在附加服务方面,则要从参观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统一传播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参观者构建自己的认知空间,从而内化为独特的个体感悟。
注释:
郑震.论日常生活.社会学研究.2013(1).
王勤.走向前台的80后:解读80年代生人.中国青年研究.2005(4).
张永杰.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
汪业周.论生活方式的蕴涵和结构.理论学刊.2002(1).
陈创生.中西情感方式比较.现代哲学.1988(3).
[法]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回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