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音乐馆藏建设研究*

2018-12-26 02:16:44邹子研
图书馆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厂牌馆藏图书馆

邹子研,刘 华

独立音乐馆藏建设研究*

邹子研,刘 华

基于对国外图书馆收藏独立音乐经验以及我国独立音乐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对我国独立音乐领域局内人的访谈,讨论图书馆构建独立音乐馆藏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图书馆建设独立音乐馆藏的策略。独立音乐馆藏建设是音乐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家音乐创作的赋权和支持。建议我国图书馆进行以数字资源为主的独立音乐馆藏建设,通过馆藏资源利用构建图书馆艺术文化氛围。

独立音乐 馆藏建设 资源利用

0 导言

在今天,独立音乐(Independent Music)不是一个新奇的词语,早已走进大众的视野。独立音乐一般用来描述有别于主流商业唱片厂牌所制作的音乐。它指代的是一种音乐的经营方式和制作方式,这些音乐从创作、录音到出版全都由音乐家独立完成或者由独立音乐厂牌来实现。由于独立音乐的创作更多是表现创作者的意志,没有刻意迎合市场,因而更具有时代意义和地域特色。我国独立音乐最早发展于1980年代的北京,摇滚乐是最初的呈现形式之一,然而音乐收藏意识的缺乏导致当时资料的缺失。本文主要探讨图书馆进行独立音乐馆藏建设的意义和办法,基于从独立音乐人、独立音乐爱好者和新媒体从业者等“局内人”获取的访谈资料以及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讨论。目前我国独立音乐收藏事业还没有起步。无论是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特色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进行独立音乐收藏均有必要,这既因为它是地方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因为随着独立音乐受众越来越多,独立音乐收藏和利用的灵活性能满足图书馆用户的音乐需求。此外,尽管我国独立音乐呈现较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生存环境仍较恶劣,而图书馆对独立音乐的收藏无疑是一次赋权,能够改善独立音乐的生存环境,对激发社会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1 “独立音乐”学术文献年度趋势图

1 我国独立音乐发展趋势

我国独立音乐近年来发展趋势良好。近4年成立的独立音乐厂牌有数十家,包括友谊唱片、无聊制造、琪琪音像、珊瑚唱片。网易云音乐和阿里音乐等多家音乐平台均有扶持独立音乐人的项目。音乐人不仅创作了优秀的作品,也邀请优秀的国外独立音乐人前来演出,通过音乐推广、合作交流,提升我国独立音乐的影响力,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学术研究方面,独立音乐研究逐渐增加。笔者在CNKI进行高级检索,以独立音乐为主题,以2000年1月1日-2017年6月2日作为研究时段,获得231篇文献。运用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得到图1的发表年度趋势图。2000-2007年增至不到10篇,2014年以后增至20篇以上,根据近3年论文量的平稳上升趋势以及国内独立音乐关注度的继续提升,有理由相信独立音乐研究仍会继续增加。目前我国独立音乐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领域,图书情报学科内关于独立音乐的收藏和利用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

2 独立音乐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独立音乐分布仍以发达城市为主,其余地区也有分布,但并不集中。北上广和武汉、成都等文化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独立乐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场景。笔者建议有音乐馆藏建设职能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音乐特色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对独立音乐馆藏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图书馆收藏这类特藏资源对于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播与保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独音乐的独特性也意味着图书馆可以更灵活地利用这些资源为读者服务。

2.1 国外图书馆对我国独立音乐的收藏

尽管我国图书馆对独立音乐的收藏尚未起步,但是国外图书馆对我国独立音乐的收藏已经有迹可循。法国国家图书馆重视独立音乐资源收集,我国先锋音乐厂牌巫制作(WV Sorcerer Productions,WSP)作为设立在法国的一个微型厂牌,其作品也被收录在内,其中包括我国独立音乐人李剑鸿、卢家齐、王子衡、沈若潭等的录音作品,形式包括磁带、CD、黑胶唱片以及转化成数码格式的音乐作品。旅法先锋音乐人沈若潭表示:“法国国家图书馆下设一个影音部门,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收集所有在法国出版的视觉和音像类出版物,包括所有的独立厂牌出品。”[1]巫制作厂牌今后的出版物也会收入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Scholomance Webzine杂志刊发的专栏文章《聚焦:从在中国的噪音到中国噪音》(De la Noise en Chine à la Noise Chinoise)介绍了在法国活跃的中国乐队Heimatlos无家和WV Sorcerer厂牌。新西兰的图书馆也在进行独立音乐资源建设。琪琪音像(QiiiSnacks Records)是位于广州的一家独立厂牌,笔者向其主办者之一的小吉询问时,得到了琪琪音像的出版物有被新西兰一家图书馆收藏的回复。珊瑚唱片(SANGO Records)是Chinese Football吉他手徐波的个人项目,是一家专注亚洲独立音乐交流的厂牌,笔者向该厂牌负责人徐波了解到,他组建的另一支乐队a hidden trace的作品被欧洲一家图书馆收藏。这些表明对独立音乐的收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2 我国公共图书馆收藏独立音乐的必要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5.3.1.1关于文献采集原则的内容提到馆藏文献资源“与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和本地区经济、文化与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形成资源体系和特色”[2]。独立音乐人大多扎根于城市,活跃于城市,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城市文化对年轻人的音乐审美和音乐喜好的影响,是城市音乐文化和城市音乐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主流音乐,它们往往具有更广泛的主题,具有极强的动态性、时效性和不可替代性,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上的“新态”:往往走在时代的前列。这对于研究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无疑是图书馆资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共图书馆收藏独立音乐作品是对原创音乐事业的激励。沈若潭提到:“作为一个游走在中国和法国之间的音乐厂牌,我们更希望的是,有一天可以在自己的国家的文化纪录系统里,留下小小的一丝痕迹,即使是只有100份甚至30份的出品,也有着自己的价值。”[1]笔者在访谈中向音乐人问及是否希望自己的音乐作品被国内图书馆或其他文化机构收藏时,得到的是积极的答复。国内极端音乐乐队Dehumanizing Itatrain Worship的单曲作品在YouTube获得179866次的点击收看量,6804次支持,对图书馆收藏独立音乐作品,乐队主唱Kiryu认为:“如果说这个系统是一个相对客观东西的话,我觉得大家应该挺乐意的。”而琪琪音像的小吉回复笔者:“如果有图书馆愿意收藏,我们是很乐意的,希望能有人记得。”这表明对独立音乐的收藏对音乐人而言是一个鼓励,是对当代音乐人音乐表达的重要记录。

收藏独立音乐符合图书馆用户的音乐需求。近年独立音乐获得越来越高的关注度。笔者在音乐平台虾米音乐上选择15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独立乐队/独立音乐人,发现其音乐试听次数大多在百万或千万次,粉丝数量则在万人到十万人左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而数量众多的独立乐队所形成的长尾效应更不容忽视。相较于价格昂贵,难以为读者提供视听服务的主流商业音乐而言,独立音乐在利用上更加灵活,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对用户提供音频的试听和资料的阅览服务,对此沈若潭提到:“可以把唱片以数字的方式存储到图书馆的资料库里,用户可以以数字的方式查阅,我没有什么抵触的,盗版传播的问题太普遍了,图书馆不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反而是图书馆如果能做到这种资料收集整理的工作,会有很大的积极意义。”[1]

2.3 我国高校图书馆收藏独立音乐的必要性

对综合类大学图书馆而言,音乐类馆藏既是音乐和其他相关专业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源,也是高校学生接受音乐艺术熏陶的渠道。高校图书馆收藏独立音乐能够丰富音乐馆藏,促进馆藏多样性。当然,这也同样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鼓励,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艺术氛围,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2.3.1 高校是独立音乐的重要产出地

高校是音乐作品的重要产出地,音乐人在校内音乐活动的记录对于研究音乐人生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综合类高校一直缺乏对校内非专业学生或教师的音乐作品或演出的记录。目前可知的中国最早的摇滚乐队“万里马王”成立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并在校内进行了多次演出,然而由于缺乏对保存记录的重视,他们当时的作品没有留下任何影像和音像资料。这样的事例在国内高校中十分常见,2017年5月20日在复旦大学荧光音乐夜跑嘉年华活动中,复旦校园乐队“多舛”进行了开场演出,现场却没有进行资料记录。这些鲜明的案例证明高校图书馆进行独立音乐收藏是十分有必要的。

2.3.2 高校学生是独立音乐的重要受众群体

高校既是独立音乐的重要产出阵地,也是独立音乐的重要受众来源。笔者对此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出103份问卷(其中本科生59人,硕士研究生41人,博士研究生3人),收回75份有效问卷。56%表示喜欢独立音乐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82.67%表示愿意了解国内的独立音乐,并对此抱有兴趣。笔者在与一位受访者交流时,他指出:“大学生往往好奇心比较强,对于体验生活比较注重……大多数人去听独立乐队演出往往是第一次,大学生会更愿意去接触这个东西,推广也更容易。”该调查结果符合迈克尔·纽曼(Michael Z.Newman)对独立文化受众的统计结果:“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或是温文尔雅的研究生,或塞拉俱乐部的成员,和平主义者……”[3]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的人,是独立文化的主要受众。

图书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责任。高校图书馆进行独立音乐资源建设,一方面,国内音乐资料的保存对于高校音乐以及文化进行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丰富的音乐馆藏更能满足用户的音乐需求,起到吸引新用户和保有老用户的作用。

独立音乐在创作目的上与主流音乐不同,意味着对高校学生而言能接触到更多样的音乐文化。主流商业音乐寻求的是“标准化”“伪个性化”。标准化指在发行和宣传模式上的工业化,以及给听者提供可以归类的听音模式;伪个性化意味着“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赋予文化的大众生产以自由选择和开放市场的光环。传统的标准化音乐让他的消费者忘记他们听到的已经被预先听过了或者说预先消化了”[4]。尽管商业流行音乐消遣放松的功能不可否认,但如果能使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样的音乐形式和内容,对促进高校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意义。

3 独立音乐馆藏建设方式

3.1 独立音乐资源收集方式

由于独立音乐作品发布或演出往往没有广泛的宣传和统一的发布渠道,因而在资料采访上难以采用预制订购和一般订购方式。图书馆采购独立音乐资料,主要依赖于直接向独立音乐厂牌采购以及寻求捐赠,这需要依靠音乐专业馆员的专业素养和洞察力,以及用户和音乐人的支持。

独立音乐平台是联系独立音乐人和获取独立音乐资源的主要渠道。Bandcamp和Soundcloud是世界上最知名的C2C音乐平台,独立音乐人可以在平台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并定价贩售(包括数字唱片资源和实体唱片),获取收益。在国内,乐童网和豆瓣音乐是独立音乐人发布作品的主要平台。以Bandcamp为例,该网站将自己视为音乐艺术家的服务者,到2017年5月止,Bandcamp已帮助独立音乐家获取了2.17亿美元[5]的收益,并力求为独立音乐艺术家打造一个持久而公平的服务平台。图书馆员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标签检索功能按照地域或音乐类型进行检索,寻找自己希望收藏的地区或风格的音乐人作品,通过音乐人主页的联系方式与音乐人建立联系,与音乐人交流采购或捐赠等具体事宜。

法国国家图书馆通过联系法国境内的音乐厂牌寻求捐赠获取音乐存档,并通过下设的影音部门来统筹收集所有在法国出版的视听类出版物。对于音乐类资源,通过联系音乐厂牌和音乐人,提出将出版物免费邮寄或者直接前往图书馆捐赠的请求,以获取音乐资源以及其详细的录音和制作信息。而音乐厂牌和音乐人也会有机会了解他们的音乐收集项目,参观整个图书馆系统,以及定期获取电子版的最新存档目录。这是一种体现共赢精神的资源获取方式,也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对我国图书馆而言极具参考价值。国内而言,除了联系音乐人以获取出版物外,还可以向演出场所负责人请求定期发送独立音乐演出录像或图片(目前国内演出场所往往进行演出的现场记录和宣传工作)。高校图书馆则可以联系校内的音乐社团和独立乐队收集音乐资料,同时也可以为校内音乐团体提供演出场地,使图书馆成为高校音乐场景的一部分。

此外,读者荐购可以作为补充方式,为图书馆收集独立音乐资源查漏补缺。这有助于实现由读者的阅读行为驱动购买决策,使有限的经费花在读者真正需要的内容上,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图书馆音乐资源收藏的趋同化。

3.2 独立音乐资源组织方式

图书馆对音乐资源收藏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合理利用。因此需要对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良好的利用空间,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针对不同收藏目的的音乐收藏,分类有所侧重。在国内独立音乐收藏上,考虑到其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年代”“地域”上,应在一级类目上以地域或者年代优先划分,这样既可以将同时期或同地域的音乐进行归纳研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对一个地域或一个年代的音乐有弱信息需求的用户的浏览和查阅。对于以现代音乐为主的独立音乐而言,融合音乐趋势越来也明显,很多音乐所属的流派和风格并不单一,因此现代音乐的分类需要专业馆员依靠专业知识来进行,全面地标记音乐作品的风格标签。在对音乐藏品的整理上,应该尽可能地将藏品信息、资料、来源以及获得该藏品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等完整地整理和收录。

3.3 独立音乐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目前以数字音乐为主的独立音乐发行方式和流媒体的高利用率决定了数字音乐资源应作为主要收藏目标,这也是因为现阶段数字音乐资源在获取、保存和利用上相比实体音乐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资源数字化是当今图书馆界的主要趋势之一,美国92%的公共图书馆拥有本地重要的数字化馆藏特藏资料[6]。笔者建议我国图书馆的独立音乐资源构建要对数字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

独立音乐实体唱片往往发行量非常小,大多数乐队仅仅制作100-200张唱片进行贩售,一旦售完很难有渠道获取,比如广东独立乐队yourboyfriendsucks!的EP专辑《第一集》。更有一些乐队只发布数字作品,并没有制作实体唱片。相比之下,数字资源获取容易,价格低廉。随着互联网音乐平台的发展和听众版权意识的觉醒,数字音乐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保存上,数字音乐资源可以储存上传在图书馆的资源库中,不占用实际空间,在利用上可以通过馆内电子设备或图书馆网站为用户提供试听和借阅服务,非常便利。实体唱片在保存环境上具有较高的要求,温度和湿度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不完善的储存条件会加快实体唱片的损坏,建立实体资源的图书馆需要加以重视。

实体音像资源会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研究的信息。琪琪音像的小吉提到:“实体唱片的包装和光盘往往涉及设计问题,数字资源或者复制的实体唱片可能没法把包装以及其他的设计要素都复制出来,这样就缺失了一部分的信息。”对于实体音像资源而言,一方面应当构建一个可以对这些实体藏品完整保存和充分利用的环境,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应进行扫描和拷贝,上传到特藏数据库,以便于用户在校内校外均可浏览。对于有条件的图书馆而言,可以参考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形式,将音乐类藏品的纸质资源和视听资源统一规划,构建一个音乐特藏交流空间,便于对音乐藏品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同时为用户提供不同种类的影音播放装置,如磁带机、录像机、CD机,用户向图书馆提出观看试听或借阅的申请,然后由馆员为用户选择合适的设备。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仅对学生提供实体音像馆藏的外借服务,不提供馆内的试阅试听,没有足够条件提供影音设备的图书馆可以参考这种模式。

基思·科纳普(Keith Knop)2015年以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沃伦阿伦音乐图书馆(Warren D.Allen Music Library)为例,对音乐图书馆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需求和利用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就多媒体资源来说,图书馆订购流媒体服务被认为比订购CD/DVD更为重要”[7]的结论。现在人们习惯使用移动设备听音乐,大多数人甚至没有可以利用实体音乐资源的设备。用户生活习惯的改变决定了图书馆的实体音乐资源利用率降低的必然,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开发手机APP,为用户提供馆藏数字音乐资源的移动试听服务,使用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取图书馆的音乐资源。

3.4 音乐推广与图书馆文化建设

图书馆在丰富音乐馆藏的同时,积极开展音乐活动必不可少,这是图书馆拓展用户群体的有效渠道。近年流行的微沙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音乐活动形式,由图书馆来发起音乐相关的主题活动微沙龙不对参与者受限,让大家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和认识,并对一些专业人士发出邀约,以弥补专业性不足的缺憾。针对音乐方面的讲座和相关主题的纪录片放映也是可以选择的方式,开展音乐主题讲座和纪录片放映可以丰富用户的音乐知识,提升音乐修养。2017年5月20日,肥脸唱片在上海举办了首次以独立音乐为主题的音乐节,其中就包含和国内著名音乐新媒体无解音乐网(WOOOZY)合作的纪录片放映活动,通过翻译和放映国外的独立音乐纪录片,使音乐爱好者更好地了解独立音乐。对于图书馆而言,与文化媒体合作是一个趋势,笔者在与VICE中国的一位工作人员进行访时,她提到很多文化媒体的主要受众都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他们正在策划与复旦大学进行推广合作。图书馆可以寻求与这些媒体平台的合作机会,邀请其来校举办活动,实现双赢。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受调查者最青睐的音乐交流方式是举办小型的现场音乐演奏会(Music live),图书馆可以邀请独立音乐人来馆演出,以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场音乐演奏会本身也会成为一种音乐记录方式,留下的记录将成为图书馆重要音乐收藏的一部分。

4 结语

图书馆进行独立音乐馆藏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于当代音乐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丰富馆藏,体现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同时帮助构建城市音乐场景,是对独立音乐事业的声援,对于激发地区音乐活力、鼓励创作有着一定的作用。笔者除了讨论独立音乐的馆藏建设,还将内容拓展到了校园音乐的范畴,认为图书馆构建音乐资源特藏应注重独特性,避免千篇一律。图书馆应该重视独立音乐资源建设,推广独立音乐文化,构建良好的艺术氛围。

[1]沈若潭.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能听到这些中国地下音乐人的磁带[EB/OL].[2016-12-25].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21512268061438.

[2]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国家标准GB/T 28220-2011)[EB/OL].[2014-06-18].http://www.mcprc.gov.cn/whzx/bnsjdt/ggwhs/201406/t20140618-433908.html.

[3]Michael Z.Newman.Indie Culture:In Pursuit of the Authentic Autonomous Alternative[J].Cinema Journal,48,Number3,Spring2009,16-34.

[4]Theodor Adorno.On Popular Music[J].Studies in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1941,IX,17-48.

[5]Bandcamp-AboutUs[EB/OL].[2017-05-19].https://bandcamp.com/about.

[6]Morgan Kendra.Merrilee Proffitt.Advancing the National Digital Platform:The State of Digitization in US Public and State Libraries[R/OL].OCLC Research.[2017-05-20]http://www.oclc.org/content/dam/research/publications/2017/oclcresearch-advancingthe-national-digital-platform-2017.pdf.

[7]Keith Knop.MusicLibraryPatron MaterialPreferences:Use and Discovery of Resources in Print and Digital Formats[J].Music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2015,18:79-99.

Collection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Music

ZOU Ziyan,LIU Hua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strategy for libraries building independent music collections.This paper studies the experience of independent music in foreign libraries,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dependent music in China.Chinese independent musicians have also been interviewed.The research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music libraries,and sums up the suitable strategy for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music library collection.Independent music coll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usic libraries.The collection can provide empowerment and support to music artists in their creation.The author suggests libraries to build digital resource-based independent music collections for instilling an atmosphere of art and culture.

independent music;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library resource utilization

格式 邹子研,刘华.独立音乐馆藏建设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8(1):107-11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学术图书馆云存储联盟模式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T007)研究成果。

邹子研,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硕士研究生;刘华,博士,研究馆员,上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2017-06-08

吴卫娟;英文编辑:杨继贤)

猜你喜欢
厂牌馆藏图书馆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B站《说唱新世代》收官 总播放量3.5亿
综艺报(2020年21期)2020-11-30 08:36:49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太合音乐发起“独立音乐联合体”
综艺报(2018年24期)2018-12-27 02:41:16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飞跃图书馆
摩登天空加入 Apple Music
消费电子(2016年10期)2016-11-10 15:53:30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