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琼 胡穗
摘 要:“通过校企合作的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文献研究,同时以湘南学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新思路:牢固树立“应用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培训机制;构建校企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关键词: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 “双师型” 湘南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c)-015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务院2015年11月5日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指出,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地方高校差别化发展和转型发展急需一大批“双师型”教师来有力支撑。
校企合作教育能将传授间接经验的教学环境与获知直接经验的生产现场环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方面上的不同优势,培养出有企行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以及市场需求的学生,校企合作是“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有效方法。
1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缺乏对“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深入认识
部分地方高校对“应用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不全面,重视不够,价值观念上重理论知识考核、轻实践知识考核,重学历学位、轻实质业绩,不利于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称评定上强调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主导,重研究、轻应用, 重文凭、轻能力,在这种价值导向下,“双师型”教师必须将主体精力放在科研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写作等硬性条件上,这就直接导致“双师型”教师存在不足的现状。
1.2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培训机制
大部分地方高校并没有将工资待遇、培养培训、人才工程建设与“双师型”教师建设联系在一起,同时在职称评聘中没有做好分类评审工作,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双师型”教师评审标准和评价机制。在日常管理中,缺乏系统性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一方面,学校因为认识不到位,对自有“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对企业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师范素质、教学质量监控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培养不够。
1.3 校企资源共享机制不畅通,“双师型”教师培养效果显著降低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虽然有与所设专业相对应的合作企业,但由于没有成立专门的协调部门,没有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校企人才双向流动不顺畅。在实际合作中,企业一些技术部门和生产工艺不欢迎高校教师学习,最新的企业技术和知识有很多老师无法跟上,同时企业生存压力大以及对科学研究效益要求高,因此,校企合作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效果显著降低。
2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
2.1 牢固树立“应用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应树立“应用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凝练特色,集中精力发展应用型优势、特色学科,争创应用型特色一流学科,培养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帮助教师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整合,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在教学改革上,要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模式。地方高校学生学习阶段分为校内学习阶段(2.5年)、企业学习阶段(1.5年),校内学习阶段,重新构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涵盖学科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课程、工程设计课程与工程创新课程,工程实践课程授课教师必须由近5年来在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1年及以上教师担任,加强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合作教学、科学研究。
企业学习阶段,深入企业学习最新生产技术知识、企业实践操作课程和企业文化,企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实践,指导学生的论文毕业,论文须与企业生存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成为既有工程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教学改革为抓手,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形成一支具有丰富企业、行业经验“双师型”专任教师为主,高级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为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2 创新管理模式,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培训机制
2.2.1 构建“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学校先后制定了《湘南学院关于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湘南学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办法》、《湘南学院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明确规定 “双师型”教师队伍认定条件和奖励条件,奖励“双师型”教师每人5000元到10000元不等,对符合奖励要求的二级学院奖励每个单位20000元,鼓励教职工积极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截至目前,湘南学院有“双师型”专任教师共348人。同时,学校对“双师型”教师实行政策倾斜。在高层次人才工程推荐、师资培养培训人员遴选以及职称评审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实施优先推荐和加分政策,大力实施百名教师下基层挂职锻炼工程,有效的激励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2.2.2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机制
充分发挥职称评价导向作用,明确“双师型”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和应用性研究的评价导向,考核评价从以科研项目、论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科技成果、技术服务为主,克服唯论文、唯奖项、唯职称、唯学历倾向,探索代表业绩评价体系。同时对于特别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设立职称直通条件。教师已有职称并聘任在岗,申报同一等级另外一个系列(专业)职称,不受所在单位评审职数限制,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机制。
将“双师型”教师评价结果与待遇相关,“双师型”教师每年必须指导学生参与工程设计或者指导学生取得科研项目一项或者指导学校参加行政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一项,且担任相关实践课程一门,满足上述条件者才能给“双师型”教师相应奖励待遇。
2.2.3 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出台相应的“双师型”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百名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制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培训等文件、制度。对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的教职工提供全额工资资助;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所有培训开支,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对大赛取得成绩予以奖励,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机制,大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实施专职“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培养工程,工程涵盖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学院每个学期举办教学技能竞赛,并每年组织对“双师型”教师能力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学校对企业兼职教师每月进行教研室教学观摩和学习,每年组织教师教学比武,每年为兼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能力培训。校企双方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校企“双向交流、双向培训”的机制。
2.3 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企资源共享流程和管理制度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制定。
通过互派专家常驻模式,学校派教师常驻企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企业前沿技术开发与研究,负责企业的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企业安排技术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践课程授课以及论文指导,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人才资源的共享。
通过资源共建模式,共同投资建立实验室,实现资源集约和资源共享。同时,校企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特色实训教材,共建体现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相统一的课程标準,共担教学任务。学校与企业联合搭建产教研平台,校企积极开展多项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实现校企共建教学和科研建设。
3 结语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急需一大批“双师型”教师作为有力支撑,地方高校面临着“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的现状,寻求符合地方高校发展实际需要且可行的“双师型”教师建设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剖析了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可以为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谢广霞.应用技术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视角[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5-108.
[2] 邢赛鹏.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29):4-8.
[3] 杨新焕.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综述[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