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育
服务主编学术引领的主编团队建设
朱建育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期刊社《应用技术学报》编辑部,上海 200235)
针对高校期刊主编以兼职为主、投入精力不足的现实情况,提出建构主编团队,发挥主编学术引领作用,提升期刊的学术内涵和影响力。分析高校期刊编委会组成、解构期刊主编功能,提出设置执行主编配合主编管理、青年编委辅助主编学术拓展。建设以主编为学术中心、编委为学术支撑、执行主编为期刊出版、管理中心的主编团队,构建融学术、出版、管理为一体的办刊模式,以真正体现主编学术视野、发挥其学术资源优势、落实期刊定位、提升期刊影响力等。通过合理搭建编委会框架,设置以执行主编为管理、协调核心,主编为学术中心,青年编委等的主编团队,有效地发挥主编的学术引领作用,促进期刊发展。
主编;学术引领;执行主编;主编团队;团队建设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主编是指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出版物全体编辑人员的领导者。期刊主编按定义,是期刊和学报的编辑事务主持者、总策划和总设计师,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知网出版类期刊中,以主编为关键词检索,有超过4 000多篇涉及主编的相关研究,如:主编的角色定位、责任意识、岗位职责等以及如何切实发挥主编作用等。韩燕丽等[1-5]从发挥主编的作用和角色定位等角度提出,期刊主编决定了期刊的学术水准、质量,决定了期刊在该学术领域的地位。闫群等[6]通过对办刊队伍建设研究提出,主编需要角色定位,要组建团队,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期刊发展搭建一个互动交流平台。陈志贤等[7]从主编的职责、管理能力以及学术把关、学术监督等,提出主编对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性。谭本龙等[8]从高校学报兼职主编的现实出发,提出兼职主编有存在在位缺失无法履行职责现象,不利于学报发展和办刊质量提升,建议实行主编实职制,或设立执行主编,明确各自职责。丁洁等[9]从学术期刊创刊的角度,探讨了主编在创办新刊中的重要职责,包括组建编委团队、约稿组稿、把握热点策划前沿专题等,提出采用聘用制和业绩考核机制,以提升主编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莫弦丰等[10-11]认为主编是更名学术期刊转型期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提出建立包括编委的主编团队是更名期刊发展的关键因素。廖智宏等[12]从学理上,梳理了主编与学报整体水平和内在质量间的关系。
毋庸置疑,主编是期刊的灵魂和统帅,有什么样的主编就有什么样的期刊,一个优秀的主编对于期刊的定位、目标与发展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编,不仅需要了解学术前沿、为期刊寻找学术前沿,确定主题和专题定位,同时,还要积极组织编委开展专题组稿工作,展示学术前沿,宣传、推广期刊。
本研究则通过对学报主编职责从学术和管理2个方面进行解构,提出主编团队概念。通过建设主编团队,发挥主编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由青年编委协助落实,执行主编以期刊出版管理为主,做好服务、沟通、联系工作,服务主编和编委。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我国新闻出版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有各类期刊10 000多种,其中科技期刊5 000余种,学术类科技期刊2 000余种,高校学报1 300种。
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科研成果展示、学术传播交流、促进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报编委会章程明确规定,学报主编兼具学术影响力和管理能力,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和精力方能胜任的专职岗位。
诸多期刊发展案例显示,一位优秀的主编能够引领期刊走出困境走上发展的道路。主编如何真正发挥其作用,制定期刊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出版方针,掌握学术发展动向,对于学报定位以及专业化转型发展尤为重要。2015年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报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在政策引领下,许多高校已思考学报转型发展和专业化建设,从内向的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的学术期刊转型,期望通过转型实现发展。转型学报不同于新刊,面临着转型定位和学科取舍、原编委的去留等问题,这就要求主编兼具学术能力和魄力。此外,开放办刊,编委间的沟通和联络、组稿约稿以及出版、宣传等工作,也需要主编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主编能够长期兼顾管理和学术,在国内学术出版界较为少见。
事实上,目前高校以兼职主编为主的现实,从客观上已经无法保障主编完成其相应的岗位职责,迫切需要组建强有力的主编团队协助主编完成其职责,实现学报功能定位,顺利实现转型发展。
国内学术期刊编委会的构成常见的有4种模式(见图1),主编、编委是编委会的2个基本组成部分,图1虚线框中为非必备要素,不同组合形成编委会的4种模式。模式1,编委会由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组成。在此基础上,或设置主任委员会的管理团队、或设置执行主编、或者同时设置主任委员会和执行主编,组成了其他3种编委会模式。
学术期刊主编,一般由院士、单位领导或知名专家担任。执行主编、执行(常务)副主编,由期刊出版管理人员担任,作为管理性职务。主任委员一般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主管领导任,主编同时还兼副主任委员。一般这类期刊的重大决策由主任委员会决定。
采用电话访谈、调研等方法,分析汇总了上海地区18所高校主办的46种科技期刊(含科技类学报22种)的编委会框架构成、主编人选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从表1和表2可见,46种期刊包含了全部的4种模式。其中有19种期刊(含学报12种)编委会设有主任委员会,14种设置执行主编(副主编)。主编中63.04%的期刊由院士和领导(校长)担任,学者担任的,占36.96%。有13.04%的期刊,通过设立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使得期刊专业管理人员能协助主编完成其岗位职责中的出版和管理工作功能,甚至落实组稿等学术方面的工作。有30.43%的期刊设置执行主编(常务副主编或副主编),这些期刊已意识到兼职期刊主编的精力投入不足,设置了执行主编或副主编,由期刊专业管理人员担任,参与出版管理;有69.57%的期刊,编辑部管理人员和编辑出版人员没有在编委会中担任副主编或编委,这些期刊编辑部看似没有参与期刊管理,而事实上却负责期刊出版。
图1 期刊编委会模式(虚框中的部分,为非必备要素)
表1 上海地区高校学术期刊编委会设置和主编情况
注:*表示编辑部管理人员任职情况,截至2017年12月。
表2 编辑部管理人员担任期刊编委会相关情况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报主编由校(院)长聘任,其任职条件包括:政治理论水平、学术造诣、作风正派,同时精通编辑出版业务。学报编辑部实行主编负责制。高校学报主编肩负着领导管理和编辑出版的重任,不仅应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同时也应该是编辑出版的业务带头人。主编是我国高校学报管理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学报主编一般由单位领导(校长)、院士或知名学者担任。校领导、院士等专家,事务繁忙,很难按照编委会章程规定承担主编工作。导致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 主办单位对主编岗位重要性认识不足。主编岗位多为兼职,职责不明,目标任务不明。主编的岗位仅以编委会章程宏观要求,没有具体的考核要求。
(2) 兼职主编投入时间、精力不足。在期刊的发展、定位、目标等关键问题上缺乏系统的思考和规划;专题策划、组稿、邀稿工作投入精力不足。
(3) 主体责任不明。兼职主编对期刊出版规律和新技术、新媒体等传播模式了解不多,缺少专业的办刊经验和精力。主办单位期刊发展等要求考核对象是编辑部。编辑承担了保障期刊按时出版和出版编校质量的首要任务,其中不乏有些学报编辑已成为办刊的主体,他们更加关心的是稿件的数量。
主编职责和功能主要包括期刊出版的全部:学术影响力、期刊管理(目标、规划等)、出版(编辑出版管理)以及影响力提升(发行和推广)等。
主编职责编委会章程中明确规定,主要为:主持刊物的编辑、出版和发行、推广工作,贯彻办刊方针,把握办刊方向;主持制定刊物的选题策划、栏目设置和组稿、发稿计划;复审、终审或加工重要稿件,把好稿件质量关;系统地收集和研究刊物所涉及的学科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对编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或方案,不断提高刊物质量。
按照职责要求,目前兼职主编的模式很难符合上述要求。而通过解构主编的职责,将其分为学术和出版管理2个方面:与学报定位、发展、目标等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内涵建设相关的,由兼职主编承担;而与期刊管理、出版、发行等出版管理、服务社会的期刊出版方面的具体实务工作,则由执行主编负责。执行主编承担起协调、落实期刊出版管理等重要职责,为主编搭建平台,发挥主编的学术优势特点;同时建立青年编委团队协助主编,帮助主编落实组稿、约稿等的学术方面具体工作。
主编团队组成:主编、执行主编、青年编委。主编宏观把握学报,了解行业专业前沿,负责确定期刊的定位、专题、组稿、约稿等学术工作,以及学术宣传等。有号召力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名人担任。执行主编(常务副主编)或副主编负责期刊出版和管理,服务主编和编委决策。由具有管理经验、学科背景等的高级专业技术期刊出版管理人员担任。配合主编制定学报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落实主编的学术思想,实施期刊出版和发行等相关工作,落实编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题组稿、约稿工作。管理期刊编校质量和出版质量,负责学报的宣传、推广等具体活动,无缝架起学术和出版的桥梁。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担任编委,青年编委则有一定的学术发展前景和科研成果,热心期刊出版的年轻学者,富有活力和精力充沛。针对青年编委有激励和推出机制。开展专题组稿、策划等工作,协助主编,落实主编的组稿计划等。
通过主编团队,全方位关注学报学术质量方面、学术影响力、组稿约稿、推广宣传,以及期刊出版管理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科学有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学报主编的作用,继而实现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升,实现期刊转型,促进发展,弥补兼职主编在办刊上的投入精力不足的不利因素。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主办的学报编委会自创立时设有主任委员,2013年起设置执行主编,由期刊社负责人担任。《应用技术学报》创刊后,建立以主编为学术中心、青年编委为生力军以及编委为学术支撑的主编团队[13],以执行主编为期刊出版、管理中心,融学术、出版、管理为一体的办刊模式,主动组稿约稿。通过主编和编委专家的学术影响力,产学研合作等渠道,扩大组稿范围,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服务学科发展。执行主编密切与主编联系,共同制定期刊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推荐编委人选和青年编委人选,组建与期刊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的编委团队。主编的工作重心为编委组建、期刊定位、学科和专业方向取舍。主编的学识、影响力、人格魅力以及人脉关系作用,为学报创刊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通过主编团队,学报真正解决了以往主编、编委等名人效应短期明显,长期时间精力投入不足等的制度性问题。《应用技术学报》转型发展中,通过合理编委会设置和主编、编委人选的选择,以及青年编委的增补和退出等的激励制度,学报在建设发展中,以主编为学术核心,执行主编融合学术、管理、出版,协调学报发展。主编清晰的办刊目标、主办单位的投入、办刊人员的配合,执行主编积极探索出版规律,形成专题组稿模式等服务学校应用技术定位,实现良性循环。
[1] 韩燕丽.主编在学术期刊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与出版,2012(9):32-35.
[2] 刘明寿.科技期刊主编的角色定位[J].编辑学报,2015(12):522-524.
[3] 王金莲.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主编的贡献意识[J].编辑学报,2013,25(6):514-517.
[4] 邝幸华.论科技期刊主编的多重角色[J].编辑学报,2001,13(2):96-97.
[5] 刘炳琪.论科技期刊主编的管理能力对提高科技期刊品质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6(s1):74-76.
[6] 闫群,张晓宇,刘培一,等.中国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7(7):104-107.
[7] 陈志贤,黄仲一.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出版的立体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7):605-609.
[8] 谭本龙,钟昭会.高校学报主编在位缺失与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239-1243.
[9] 丁洁,王晓峰,胡艳芳,等.主编在学术期刊创刊中的职责与工作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8-12
[10] 莫弦丰,葛华忠,郑琰燚,等.更名学术期刊转型期影响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7(10): 47-50.
[11] 冯秀兰.充分发挥主编和编委作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 2017,35(3):76-78.
[12] 蔡斐,李明敏,徐晓,等.青年编委的遴选及其在期刊审稿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9): 856-860.
[13] 朱建育.综合性学报专业化转型及思考——以《应用技术学报》为例[M]//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第11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32-38.
上海高校科技期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HGX2016C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