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指数(CI)对期刊评价的影响分析——以《陶瓷学报》为例

2018-12-25 06:11吴庆文
学报编辑论丛 2018年0期
关键词:影响力学报学术期刊

吴庆文



影响力指数(CI)对期刊评价的影响分析——以《陶瓷学报》为例

吴庆文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1)

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相关数据为基础,择例《陶瓷学报》2011—2016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CI对期刊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CI除了可以较全面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也能够改善期刊影响力指数排序的合理性;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体系对我国学术期刊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指导意义。

CI;期刊评价;TC;IF

学术期刊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因此期刊的学术质量已成为论文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长期以来,由于SCI、SSCI等国际学术评价指数对我国期刊的片面评价,人们曾一度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地位和发展信心不足。2013年,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成立的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首次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方法,连续几年应用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遴选,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和结果都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基本认可[1]。科技类期刊评选结果发现:“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SCI收录的期刊有87种,非SCI收录期刊有88种;“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SCI收录的期刊有17种,非SCI收录期刊有158种。遴选结果表明:我国已有一批非SCI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达到甚至超过了SCI收录的中国期刊。这些入选期刊中,科技类期刊非SCI收录期刊的总被引频次高于1 239种SCI收录的国际期刊;人文社科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也高于120多种SSCI收录的社科类国际期刊[2]。上述情况表明,部分我国优秀的中文学术期刊可以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期刊。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正式将CI列入各学科期刊排序指标。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择例《陶瓷学报》2011—2016年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和2014—2016年影响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力指数对期刊评价的影响。

1 常用的文献计量指标对期刊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

常用的文献计量指标有期刊的总被引频次(TC,评价对象为期刊已发表的所有文献)、影响因子(IF,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之前两年发表的文献)、即年指标(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文献)等。

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与办刊历史、发表论文数量、所在学科、论文类型和内容质量等直接相关。一般来讲,质量越高、办刊历史越长、累计发表文献或单位时间里出版的文章数量越多的期刊,总被引频次越大。因此,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与发文量密切相关。如我国少数期刊以收取版面费为主要盈利手段,审稿不严,大量刊发水平不高的论文,却获得较高的总被引频次。因此,以总被引频次单项指标来评价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会严重挫伤学术期刊的积极性,助长学术浮躁之风,也不甚客观、科学[3]。

影响因子也并非一个最客观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一般来说,期刊评价体系都是以影响因子来说明期刊的影响力。有些期刊研究领域广,引用率自然会较高。例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一般情况下较易获得很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期刊学术质量的高低,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不呈线性正比关系。因此,影响因子也不具备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同样,即年指标也是如此[4]。

上述指标的评价对象是期刊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献,且评价角度、计量方法各不相同,任一指标都不能全面反映期刊的影响力。期刊评价中片面强调其中某个指标,都容易导致期刊出现不良发展倾向,甚至引发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干扰期刊正常发展。

2 CI的具体统计方法

CI是反映同一学科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他引总被引频次(TC)和他引影响因子(IF)指标进行组内线性归一化后向量平权计算所得的数值,用于对组内期刊排序。CI的科学性在于,首次综合使用了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两种计量指标,从文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角度,全面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5]。其计算公式为:

CI是一个较全面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数,可以给出同一学科领域期刊的影响力排序。它只可用于同一学科期刊排序,不可用于跨学科比较。

2.1 统计源文献

为了突出反映期刊对中高端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计算构成CI的TC、IF时,选用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各学科期刊综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前60%的期刊以及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

2.2 他引频次、他引影响因子

为了体现公平计量,CI计算中,TC为他引总频次,IF为他引影响因子。

2.3 量效指数(Journal Mass Index, JMI)

为了解决某些期刊盲目扩大发文量,追求高的TC而忽视学术质量的问题,引入量效指数(JMI)。JMI是某刊影响因子对应的发文量与该刊影响因子的比值[6]:

JMI越小,表明该刊发文规模大而影响力不大。为了全面反映期刊的量效关系,JMI计算中采用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公布的复合影响因子。

2.4 JMI对CI的修正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对量效指数低于阈值期刊的CI进行了修正。JMI阈值分别是取JMI最小的5%的科技期刊临界值,如果其可被引文献量大于平均可被引文献量,则对其TC所占权重进行修正。修正前CI中的TC和IF的权重比例为1∶1,修正后TC权重根据JMI大小分别降低至0.2~0.05。具体调整方法为:

式中,为他引频次调整系数。

3 从提高CI视角分析《陶瓷学报》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

3.1 2011—2013年《陶瓷学报》的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统计,《陶瓷学报》2011—2013年影响因子等计量指标如表1。由表1可知,《陶瓷学报》复合总被引呈上升趋势,复合他引影响因子除了2013年略下降外,也是呈上升趋势。经检索2012—2014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所有陶瓷类期刊,按影响因子排序,2011年《陶瓷学报》在陶瓷类期刊排名第一;2012年、2013年《陶瓷学报》在陶瓷类期刊排名第二。

表1 2011—2013年《陶瓷学报》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

3.2 2014—2016年《陶瓷学报》的影响力指数等文献计量指标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于2014年将影响力指数(CI)正式列入各学科期刊排序指标。《陶瓷学报》2014—2016年影响力指数等文献计量指标如表2。由表2可知,2014—2016年《陶瓷学报》复合总被引和影响因子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2015年复合总被引上升幅度较大,2016年复合总被引略有下降。CI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略有下浮)。经检索2015—2017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所有陶瓷类期刊,按影响力指数排序,《陶瓷学报》除2014年排名第二外,2015年、2016年上升至第一。

表2 2014—2016年《陶瓷学报》影响力指数等文献计量指标

3.3 《陶瓷学报》提高影响力指数(CI)采取的相关措施

论文质量是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基础。《陶瓷学报》围绕如何提高自身影响力指数(CI),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一是紧紧依托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秘书处常设《陶瓷学报》所在期刊社的优势,每年协助陶瓷分会承办国内外陶瓷行业研讨会等活动,关注专业研究动态,了解前沿学术成果,从会议论文中遴选优质稿件;二是聘请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任《陶瓷学报》编委,要求编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在《陶瓷学报》发表1~2篇高质量的文章并积极向期刊推荐优质稿源,提高了《陶瓷学报》在学科领域的知名度;三是《陶瓷学报》从近年来在本刊发表论文的作者中遴选出文特质优、职称学历较高且承担过国家重点攻关课题项目或基金项目的专家学者,不定期向他们约稿,从中挑选出优秀稿件;四是为提升《陶瓷学报》的国际影响力,期刊每期刊登1~2篇优秀英文论文;五是编辑部建立了严格的审稿制度,并不断采取举措提高编辑人员自身的文字功力和专业素养,从投稿中慧眼识珠,发现好稿件,择优录用。通过上述措施,《陶瓷学报》稿件质量不断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指数(CI)逐年提升,使《陶瓷学报》在陶瓷类期刊中近年排名第一。

4 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影响

目前,我国有6 000多种学术期刊,其中科技期刊数量以及学术论文的产量已排名世界第二[7]。相对于学术期刊和论文的数量,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获得了期刊界、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一定认可。该评价体系可以公平公正地评价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引导我国优秀成果少外流并吸引国际优质稿源;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同行中的话语权,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学术期刊自我综合操行,起到了引领中国学术期刊不断提升学术质量的“指挥棒”作用。我国学术期刊应借助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跻身国际期刊发展行列,拓宽期刊发展空间,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水平。

5 结论

(1) 影响力指数(CI)综合使用了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两种计量指标,从文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角度,全面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8]。CI作为全面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指标,借助“他引总被引频次/他引影响因子双指标归一化向量平权统计模型”,明显改善了期刊影响力指数排序的合理性,打破了以影响因子为单一指标的学术评价方式,对全面客观评价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地位,具有指导意义。

(2) 围绕提高影响力指数(CI)这根“指挥棒”,《陶瓷学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稿件质量不断提高,刊物的影响力指数(CI)逐年提升。因此,《陶瓷学报》近几年在陶瓷类期刊中排名第一。

(3)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公平公正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引导我国优秀成果少外流,吸引国际优秀稿源,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步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地位。

[1] 徐艳霞.全面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指标CI发布[EB/OL].(2014-01-02)[2018-06-02].http://www.gzpopss.gov.cn/bjb/201417104750.asp.

[2]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遴选办法及结果简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12-31.

[3] 伍军红,肖红,张艳,等.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J].编辑学报,2015,27(3):214-218.

[4] 丁佐奇,郑晓南.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证次数与学术质量评价的矛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 286-288.

[5]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R].2012-2017.

[6] 肖宏,伍军红,孙隽.学术期刊量效指数(JMI)的意义和作用[J].编辑学报,2017,29(4):340-344.

[7] 宋亚珍,刘枫,许育彬.对“中国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J].今传媒,2017,25(4):114-115.

[8] 温晓平,郭柏寿.2013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学术期刊的现状及思考[J].编辑学报,2014,26(6): 612-616.

猜你喜欢
影响力学报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致敬学报40年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学报简介